典蕴文化网>故事>“富二代”海归:戴着“金镣铐”跳舞

“富二代”海归:戴着“金镣铐”跳舞

收录日期:2025-11-20 13:12:40  热度:9℃

留学欧美,买超级跑车,开派对……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在互联网上,富豪第二代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多是70后或80后,尤以80后居多。虽然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据,但很多现实的案例证明,“富二代”留学回国继承家业,几乎是不二的选择。然而,“富二代”因与其父辈生活环境完全不同,尤其是创富者往往给予了他们远超社会常规的优越生活条件,塑造出一代自我优越感极突出的孩子,这样的孩子的能力、魄力与见识足以担当继富重任吗?年纪轻轻的他们能否顺利接棒?

杨惠妍

2007年碧桂园于香港上市,彼时,比上市更引人注意的是,碧桂园的财富与此同时顺利地从第一代创始人向第二代转移。

杨惠妍——杨国强的二女儿,有着国外留学背景的25岁年轻海归,得到了来自父亲59.5%的股权转让。上市后,作为大股东的杨惠妍,一度成为中国首富。

“杨惠妍做事千练、机敏,有控制能力,她将使碧桂园完成从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碧桂园人如此期许。

碧桂园的设计风格也开始突破土气的特性,呈现出个性的风貌。

杨惠妍前面的路并不太平坦。

宗馥莉

作为80后的海归派代表,宗馥莉从2006年起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目标。那是宗庆后第一次试探性地透露,欲将权杖移交给当时年仅24岁的独生女儿时,外界反应并不乐观。后来种种迹象表明,宗庆后一直没有停止为女儿掌权做积极的造势和铺垫。

从高中起就留学美国的宗馥莉,2004年才从美国留学归米。2005年3月起,宗馥莉进入娃哈哈管理层开始“熟悉业务”,目前兼任杭州娃哈哈童装有限公司与杭州娃哈哈卡倩娜日化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让娃哈哈童装像娃哈哈饮料一样深入人心,是宗馥莉眼下最切实的努力目标,也是宗馥莉的一份问卷,是否能得到高分,将决定她能否顺利接掌帅印。

汤小姐

看着教学部主任递过来的教学改进计划,汤小姐的心里满是无助。尽管已经回国一年了,但是面对一份字面上看上去无懈可击的计划书,她依然给不出一点意见。

对于一家私立学校来讲,所谓教学计划远不是讲课本身这么简单,必须随着各种环境变化而不断做出改变来留住生源,生存下去。“不能简单以教育本身的理念来判断一份计划书的好坏。”在这一点上,她早有领教。于是以“明天我再给你意见”为托词,汤小姐将教学部主任打发走了。转身走进隔壁的办公室,她将这份计划书交给自己的母亲,也就是这所私立学校的创始人、校长。果然,又像一年前一样,母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将其中的关键分析给汤小姐听。

这份副校长的差使,将汤小姐刚回国时的自信打击得无影无踪。今年30岁的汤小姐曾有10年的海外留学经历,刚出国时,母亲的私立学校刚刚起步,只是租了两个教室,几十个学生,并没想到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当初,汤小姐出国的目的是希望能在国外开拓出另一番天地,甚至把父母也接出去享清福。汤小姐也很争气,无论是上大学还是读研,功课总是非常优异。研究生毕业后,学习金融的汤小姐开始在一家证券公司打工。然而,几年过去了,汤小姐的职业生涯还在原地踏步,而国内母亲的事业却越来越红火,其学校已经成为上海有名的私立学校之一。拿着家里越来越多的汇款,汤小姐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英国的收入无足轻重,此时也并无男友牵绊,于是2008年5月,她回到了中国。

作为独生女,母亲当然很高兴看到她回来继承家业。然而,当初帮着母亲一道辛苦打拼的亲戚们也都已经身居高位,尤其是她的一位表哥,跟她一样,也任副校长,能力很强,在学校极有威信。如果汤小姐选择留在国外,继承家业的将是她的这位表哥。她心里一直认为,获得表哥对她能力的认可非常重要。于是;在汤小姐任副校长之后的第一次中高层会议上,她就对一位招生部负责人送上来的看似严谨的招生计划大加赞赏。之后,汤小姐看到了表哥不屑的眼神,作为校长的母亲也立即指出这份招生计划不合时宜。

从那次以后,汤小姐明白了,自己对中国国情太不了解,对教育这个市场的潜规则更是一无所知,她需要学习的还太多。不仅在教学工作方面,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汤小姐也有太多的不适应。怎么可以像这样不按规定办事呢?最初她常常发出这样的疑问和感叹。她已经认识到,在英国的学历在这里一文不值。

“本以为出国是镀金,现在才知道,没人重视你的金边,更没人为你镶上光环。只有脚踏实地重新深入了解这个行业的法则才有前途。”一年的时间过去后,她终于理顺一些了,甚至,谨小慎微渐渐成为习惯。

接棒之路任重道远

中国有句古话说“富不过三代”。麦肯锡的一项研究表明,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7%未能传到第3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4代及以后还在经营。德国有3个词——“创造、继承、毁灭”,被用来代表三代人的命运。

现在,改革开放以后造就的第一代富豪们就面对权力向第二代交接的关键阶段。这批80年代出生、将传承巨大财富的年轻群体——“富二代”,将成为经济版图上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有优势:从小就接受了国际化的教育,他们的知识底蕴和国际化视野,已远远地超过了父辈。但他们也有劣势,太过年轻,未曾遭遇挫折,呆在国外的时间长,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也不太了解国情市情。更严峻的是,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实体经济深受其害,特殊时期临危受命,掌舵企业,富豪第二代们任重道远。

有关人士认为,有三大因素令富豪第二代“海归”的发展面临困惑:

一、国外所学知识国内难以致用。富二代在高中、初中甚至小学时就被父母送到国外读书,接受的是西方教育,西方的意识形态、行为规范深入头脑,成为了人们常比喻的“香蕉人”(黄皮白心),因而与国人思想意识有较大的差距。

二、缺乏实战经验。不少富二代缺乏对中国历史、现代国情、当代经济等方面的了解。此外,对本地经济发展战略的认识也不足,缺乏实战经验。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贸然将江山交给第二代,可能会造成决策失误。

三、父母给子女的时间太少。“第一代企业家太忙,花在第二代身上的时间太少。”力帆掌门人尹明善说出了众多企业家的心声。不少民营企业家并不懂得如何在实践中培养第二代。他们大都在第二代回国后,立即授予企业高层职位,无形中给第二代营造出一个高高在上的氛围,脱离企业实际,远离企业基层员工。

为确保中国民营经济后继有人、健康发展,小天鹅集团董事长廖长光建议,对民营企业家第二代有针对性地开展“再教育”。“再教育”内容以中国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314”总体部署、科学发展观为基础教育,通过中国现代经济、民营经济政策、相关法律法规、政府职能设置、办事指南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系统了解国情市情。此外,还可开展各职能部门领导与第二代之间对话,联系党和政府与民营企业新生代的情感,坚定他们报效祖国的信念,通过学习班集中学习,加深第二代之间的情感联系,促进民营经济在本行业间、跨行业间的相互沟通。可以让第二代到基层去锻炼,深入掌握经营一线情况,成熟之后再升到高一级职位,也可采用隐姓埋名的形式,让第二代到其它企业去聘任工作,让他们更多了解中国国,隋和中国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真实状况。

金融危机,这个金融业的死亡之神降临之际,接受过西方经济教育和管理思想的“富二代”们应该把它当成证明自己和寻找未来的发力点。能否将父辈们辉煌的财富故事延续下去,假以时日,我们会看到“富二代”们交出的答卷。

猜你喜欢

  • 如何运用心锚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东西当我们一看见,便会油然兴起各种不同的。像这种能刺激产生特别感觉的东西,不管它是好是坏,我们称之为心锚。心锚有的深奥,有的浅显,它可能是一句话、几个字、一个动作或一个东西,让我们或看、或听、或想、或嗅、或尝,在一眨

  • 学会承受压力

    一个人要想做本钱身的事,必须面对竞争压力的磨练,这是一个充满竞争压力的社会,无论在竞争中得到乐成照旧遭受失败,大家都要蒙受压力。实际生存之中,谁也逃走不了这种压力的束缚。欲成大事者,因目的高远,压力大概会更大。但若欲成大事,你就要必须承受这

  • 明天的太阳是新的

    明天的太阳是新的,明天的夕阳仍旧美丽,明天的小鸟叫声仍会响起,明天的落叶还未飞尽,明天的生命依然绚丽,明天的我仍在努力。心情短语一天天过去又过去,一次次失败与成功,一回回痛苦与欢笑,离别的诗句一年年希冀又希冀。将来的任何时历,太阳依旧升起,

  • 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算起来从我大三实习开始到今年,我已经进入职场十年了。虽然自己不够出类拔萃,但周围总是会有那种三五年当上总监,十年当上董事总经理的人。仔细偷偷的看看他们的日常,不得不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每天拉开一点点。今年豆瓣日历的第一句话叫做你怎么过

  • 角度与目标

    自己的命运应由自己创造。契诃夫角度与目标这里是国境线。当然,这里不是您在地图上所看到的朱红色虚线,而是一条掩映在密林里的恬静而安详的小河,河面不足10米宽。他们的家就在国境线附近。因此,他们常到这条小河边来他们饮用的就是这条小河里的水。方才

  • 结束也是意味着开始

    不是在为自己而我活而是为了我身边的人再活,那么你了?(五年时间我才理解到这句话)在美国,毕业典礼被称作commencement ceremony而commence,表示开始,倡导所以说毕业也就是意味着才开始,很多大学生都以为大学毕业了就是

  • 在淘汰自己中飞翔

    【故事】20世纪90年代的一天,美国总统克林顿携夫人希拉里出席一个为残疾人谋求的仪式,与此同时,一名美国运动员退役的新闻发布会正在美利坚大地的另一处举行。身为一个球迷,克林顿也未能免俗做到心无旁骛,他忍不住仪式上说了毫无干系的一番话:在我的

  • 生活的偶然,成功的开始!

    哈姆威是西班牙的一个只做糕点的小商贩。在狂热的移民潮中,他也怀着掘金的来到了美国。但美国并非他想象中的遍地是金,他的糕点在西班牙出售和在美国出售,根本没有多大的区别。1904年的夏天,哈姆威知道美国即将举行世界博览会,他把自己的糕点工具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