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鲁迅和梁实秋

鲁迅和梁实秋

收录日期:2025-11-20 19:09:31  热度:7℃

鲁迅和梁实秋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文化名人。只是,这两个人却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层次和境界。

鲁迅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锋芒毕露的人物,他敏锐的目光时刻在关注着社会和人性最疼痛最真实的地方,这是人们喜爱、佩服鲁迅的所在。

梁实秋是当时流行的散文作家,他的目光所及,多是对柴米油盐酱醋茶充满了小资情调的感悟,深得许多时尚男女的青睐。

人生态度和生活立场的不同,使得鲁迅和梁实秋之间并不和睦,他们曾经有过非常激烈的论战。

当年,梁实秋从美国回来后不久,在北京的《晨报副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卢梭论女子教育》的文章,把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得一无是处。鲁迅对梁实秋的观点深为不满。一个月后,鲁迅写下了《卢梭与胃口》的杂文,发表在《语丝》周刊上,从而揭开了鲁迅和梁实秋论争的序幕。随着论争的深入,鲁迅对梁实秋的不满迅速由对卢梭的不同看法进入了“人性论”的问题。鲁迅写了《文学和出汗》、《拟豫言》等文章,把梁实秋狠狠嘲弄了一番。要说起来,鲁迅是正确的,因为卢梭是永远值得后人景仰的伟大的思想家。梁实秋出于一己的偏见而攻击卢梭,引起鲁迅的愤慨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鲁迅以横扫千军、所向披靡的如椽大笔,情绪亢奋地和梁实秋争论着。在不太长的时间内,鲁迅写出了一大批关于对人性的思考的文章,有专门针对梁实秋的,也有针对梁实秋确实存在的精神贵族化倾向的,充满了铮铮之气。接下来,对翻译的不同看法又使得鲁迅与梁实秋的矛盾更为深化了。于是,双方都动了肝火。论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随着论争的不断深入,不同文学思想的争论也越来越明朗化。为此,鲁迅写下了著名的杂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篇杂文影响深远,多年来被奉为典范之作。,在这篇文章中,鲁迅以形象化的语言、逻辑推理的方式,把“丧家的”用“乏”了的资本家“走狗”的称呼,毫不留情地给了梁实秋。鲁迅写道:“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不知道谁是它的主子,正是它遇见所有阔人都驯良的原因,也就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证据。即使无人豢养,饿的精瘦,变成野狗了,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不过这时它就愈不明白谁是主子了。”不过,高潮实际上也是结束。此后,鲁迅和粱实秋虽然时有论争,但那只是一场激烈大战后的余波了。

对于鲁迅,梁实秋写过一篇

《关于鲁迅》的文章,曾经比较客观地对鲁迅作了评价,也相对中肯地说了他和鲁迅的关系。梁实秋很长寿,在活到老的时候,还有心思来翻翻旧账。鲁迅活的时间太短,梁实秋写了文章,鲁迅却无法自己辩驳。

其实,鲁迅和梁实秋本就不是一类人。梁实秋是很懂得享受生活的,而鲁迅却是雷厉风行的战士。梁实秋称得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人,鲁迅也是一个真正的文人,只是鲁迅做的事情更多一些。这就是彼此的差别。梁实秋很擅长写作,读他写的文字总让人感到很舒服、很惬意,仿佛天下歌舞升平,一派风雅。读鲁迅的文字却会让人很激愤、很心痛。原来,鲁迅是在教人们怎么去看透社会和人性的本质,怎么去战斗。

就文学才华而言,现代的作家出梁实秋其右者并不多。就做人做事而言,具有鲁迅那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的文人很少。所以,不同的入有不同的选择,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要说起来,梁实秋是一个有福气的人,他遍尝美食,著作等身,得享高寿,老年时还得到年轻美女的爱,而且这爱还有了结果,真是福气不浅。鲁迅却在为了一种美好的理想不断损耗着自己的生命,他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鲁迅是坎坷的,也是崎岖的,更是有棱角的,鲁迅的棱角硌着了别人,也使自己痛苦。梁实秋以惯有的、轻松的幽默态度来做人、行事,时刻都显得和善,儒雅。

所以,鲁迅是斗士,梁实秋是绅士,他们是终究无法真正互相赏识的。虽然他们成为对手也是互相赏识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但是,他们的心灵终究是无法相通的。毕竟,鲁迅是棱角分明的天才,梁实秋是温和小资的文人。

乱世里,梁实秋用心营造的是一个小小的桃花源,在国破家亡之际写着风雅纯美的东西。然而,可惜的是,那是乱世,桃花源只是想象中的虚幻世界,在当时非常不合时宜。身处风雨飘摇的乱世,鲁迅和梁实秋的人生态度是截然不同的。鲁迅挺身而出,他用瘦弱的身躯慨然前行,面对伤痕累累的社会,他非要把社会的恶疮挑破不可。鲁迅有的是刮骨疗毒的勇气,他不要无病呻吟的心理安慰,也不要天真的梦幻。

鲁迅的骨头很硬,梁实秋的腰很软。不过,鲁迅和梁实秋也有相同之处,他们都是心不硬、膝盖不软的人。其实,一个人若是能够做到心不硬、膝盖不软,已经非常难得了。

猜你喜欢

  • 黑带的真义

    黑带的真义一位武学高手在一场典礼中,跪在武学宗师的面前,正准备接受得来不易的黑带,经过多年的严格训练,这个徒弟武功不断精进,终于可以在这门武学里出人头地了。“在颁给你黑带之前,你必须再通过一个考验。”武学宗师说。“我准备好了。”徒弟答道,心

  • 木桶的容量

    木桶的容量管理学中有个木桶原理: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组成木桶的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一个企业好比一个大木桶,除非这个企业人浮于事,否则每一个员工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

  • 老农与石头

    老农与石头有一位老农的农田当中,多年以来横亘着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碰断了老农的好几把犁头,还弄坏了他的种耕机。老农对此无可奈何,巨石成了他种田时挥之不去的心病。一天,在又一把犁头打坏之后,想起巨石给他带来的无尽麻烦,老农终于下决心要了结这块

  • 风险诱惑

    风险诱惑主人外出,召来三个仆人,按他们不同才干分配银子:A五千、B两千、C一千。主人走后,A、B二人用所得银子做生意,分别赚了五千、两千,C仆人胆小慎微,为显示对主人的忠诚,将一千两银子埋了起来。主人回来后,对A、B二人赞赏有嘉,说:“好,

  • 宰相教子

    宰相教子有一个宰相妻子非常重视儿子的前途,她每天不辞劳苦地劝告儿子要努力读书,要有礼貌,要讲信用,要忠于国君等。而宰相却是早上离开家去上朝,晚上回来则看书。爱儿心切的夫人终于忍不住说:“你别只顾你的公事和看书本,你也该好好地管教管教你的儿子

  • 开源节流的故事

    开源节流的故事六十九看不见的资产:退休员工本书前面提到的老生常谈中,包括一个“眼不见,心不想”的格言,但是直到最近我才了解它的真谛。有一年我们的营业状况极佳,但是销售量的窜升、订单的增加,加上因加工所带来的人力不足,使得“阿姆斯壮机器工厂”

  • 重视小事的故事

    重视小事的故事六十六红、白、蓝国旗国旗是一个意义非凡的象征,但是最近我发现它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有一次当我在办公室附近巡视时,我注意到挂在我们大楼前的那面国旗,边缘已经磨损,而且有点褪色了。我立刻将这个情形告诉户外维修人员。结果他们当天就

  • 促进沟通的故事

    促进沟通的故事六十二老客户与闪光电控部的人很惊讶,身为销售经理的比尔竟然要将一个已作废的功能重新加装在该部门新开发的鱼测器上。比尔很清楚电控部一向以推出最新、最尖端产品的策略攻占市场。尽管如此,他还是要求在新的鱼测器上加装一个“闪光显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