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你真是个好老婆

你真是个好老婆

收录日期:2025-11-20 12:52:53  热度:9℃

马后炮30岁了,有个嗜酒的习性,常常喝得杨树不认柳树,一直没相上媳妇。

他爸妈急坏了,跑遍了附近的几个村庄,又是托亲戚、找朋友说媒。经过七筛八选,他相中了一位叫陈真的姑娘,还答应了戒酒的承诺。姑娘天生丽质,一副好身段,泼辣灵巧,还有一个养宠物狗的爱好.

过了半年,他们就结婚了,小俩口恩恩爱爱过上了甜蜜的生活。从此,他们挪到一笔钱,就跟着“舅罐子”(老婆的哥哥)学起了做生意。

后来,他们赚到了一些钱,陈真能干,又睿智过人,还开了一间连锁店。

从做生意那天起,生意场上的朋友说,看马后炮的面相,是一个能喝酒的人,怎么不会?是不是怕……有没有“气管炎”吧?(妻管严)马后炮曾想过,一次次的和朋友进酒楼,总是闹的一脸的尴尬。在这后面,谁也不知道我马后炮不喝酒的事?在我相亲的那天,陈真给我开了一个条件,就是戒酒,我答应了她。要不然,陈真她是不会嫁给我。

常言道:“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陈真对自己的老公,是看在眼里,爱在心里,他是一个能守承诺的人,既厚道,又听话。陈真也是个懂道理的人,想着:“一个男人在外面混,该喝点酒的就喝点酒,来显示出爷们的味儿。”从此,马后炮喝酒事就开了绿灯。

中秋的一天,一位朋友的小孩摆百日宴,他们都去凑了热闹。巧的事在宴席上遇到了老友钱娃子哥,这家伙能喝酒,还会吹牛,我马后炮不是他的对手。“马后炮,你取了老婆,忘记哥了吧?”钱娃子哥眯着眼睛笑哈哈地说.

“哪里哪里,钱哥钱哥,我一直惦记着你呢!”

“马后炮,我们哥两有缘份,来来,我跟你酌满酒.”

“钱哥,谢谢你!应该由我来酌。钱哥,我先敬你一杯!”

“马后炮,不用客气,今天我们哥两在这里喝个痛快!”

他们两人一边喝,一边聊,席上的客人也为他们喝彩。这时他们已经喝的是面红耳赤,连说话都结结巴巴了,还说出了小时候夜晚去偷西瓜,滚上了一身的牛屎的事。坐在一旁的陈真,歪着脑袋看着他们的一副丑态,忍不住地捂着嘴巴“扑噗扑噗”笑着。

散席了,大家走出了酒楼。

陈真扶着马后炮回到家。刚打开门,马后炮晃了晃就倒在地板上了,就吐了一地。陈真赶紧到洗手间拿来毛巾,只看见家里的雌性宠物狗“绵绵”,不停地摇着尾巴,在给他舔脸巴上和嘴边上的液体。这时的马后炮哼了哼,说:“嗯,老婆,你还给我擦脸擦嘴,不嫌脏不嫌臭?你真是个好老婆!”

这时的陈真气呼呼的,又是捶胸,又是跺脚,说着:“你这个死马后炮,原来喝酒,就是罪成这个样?真是杨树不认得柳树了.胡言乱语!”话音没落,她跑到洗手间端了半盆水来,就泼到了马后炮的脑壳上。

“哎哟哎哟!下好大的雨,老婆,伞伞伞!伞伞!快拿伞来呀!”在马后炮睁开眼睛时候,看到的是“绵绵”还在一个劲地舔着自己的脸巴。

猜你喜欢

  • 田朴珺:我不是“王的女人”,他才是“田的

    田朴珺:我不是“王的女人”,他才是“田的男人”作者:于丽丽在北京十余年,田朴珺的生活地图却只圈定在南起双井富力城,北抵三元桥的狭窄区间,而且只认三个支点:家,公司和谈事场所。日常大部分时间,她都以打鸡血般的亢奋投入她的各种角色:演员、制片人

  • “走廊医生”兰越峰

    “走廊医生”兰越峰作者:李淳风 王瑞峰因举报医院存在医疗腐败、过度医疗,兰越峰坐在医院走廊“上班”已达700余天,被称为“走廊医生”。兰越峰是个偏执得可畏的人——她的对手们这样强调,她也这样承认。偏执意味着执著,所以她有的是耐心和时间,同你

  • 里基回国记

    里基回国记作者:宣金学里基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美国与中国,现在与过去……她一直在找一个答案:我到底是谁?3年前,这个美国味十足的黄皮肤、黑眼睛的姑娘踏上了来中国寻根的路。这是为了兑现一个承诺,她的美国养父母曾答应她的中国亲生父母,等

  • 杨永春选择决定了人生的走向

    杨永春毕业于东北师大,这是一所一类大学,但是在此前的人生规划中,杨永春是打算考北大的。“我从小就爱争强好胜,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给我的数学卷子批错了,扣了我0.5分,其实我那道题答对了。我去找老师让她把分数给我改过来,老师说:就算扣了这0.

  • 杨杨,钓鲨鱼的男人

    杨杨,钓鲨鱼的男人作者:王瑶杨杨,本名杨帆,一个生活被钓鱼占据了大半的人。一张照片上,杨杨坐在船边,两只手一上一下地扶着横放在腿上的一条大鱼,一条在我看来有一头猪那么大的鱼。然后,他嘴巴咧开,露着白白的牙齿。很显然,他极为开心。好奇是人的天

  • 鲍鲸鲸:金马奖编剧的萌世界

    鲍鲸鲸:金马奖编剧的萌世界作者:陈敏2009年,和男朋友吵了架的姑娘“大丽花”从北京来到上海,她无聊地在网上找帖子看,想稀释自己悲伤的情绪,但一无所获,于是她自己发帖,名为“小说或是指南”。帖子连载3个月,人气不断上升,吸引无数“花粉”,最

  • 李雁雁:洞亮命运的盲点

    李雁雁:洞亮命运的盲点作者:杨达李雁雁:洞亮命运的盲点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就在当时的《九华周刊》上看到过对他的专题报道,知道他是一个求学海外的盲人留学生。而得知他已是学成归来的亚洲唯一盲人医学博士,则是在此次残联组织的报告会上。中等

  • 默克尔的“稍后”学问

    默克尔的“稍后”学问作者:陈柏清四十年前可没人认为默克尔会成为带领日耳曼人跨出经济危机的人,当她还是一个小姑娘时,同学和老师对她的普遍评价是木讷、谨慎过度、平淡无奇。这个孩子在十二岁练跳板的时候,甚至能穿着泳衣站在跳板上,盯着水面,不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