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植树节的由来

植树节的由来

收录日期:2025-11-20 15:54:45  热度:11℃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其实这天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孙中山先生从小就喜爱植树,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长着一棵已满百岁的檀香山酸豆树。这是1883年,年仅只有18岁的孙中山,千里迢迢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幼苗亲手栽种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终于成材。

孙中山也是我国近代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他亲自起草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植树造林的计划。1924年,他在广州一次演讲中强调:我们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断植树造林,而且要造大规模的森林。此外,他还在许多著作和演讲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并且身体力行,亲自植树。

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我国曾于1915年7月30日首次规定,每年清明为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纪念他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猜你喜欢

  • 一个无需解释的故事 ​

    有个寺庙,因藏有一串佛祖戴过的念珠而闻名。念珠的供奉之地只有庙里的老住持和7个弟子知道。7个弟子都很有悟性,老住持觉得将来把衣钵传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光大佛法。不想那串念珠突然不见了。老住持问7个弟子:“你们谁拿了念珠,只要放回原处,

  • 人无所舍必无所成!

    没输过的人,常常会输得一塌糊涂;没摔过跤的人,跌倒了往往爬不起来;没体会过饥寒的人,贫困注定会成为你的归宿;没历经拼搏的人,属于你的多数不会长久。什么被你轻视了,终会被你看重;你专注于一个方向,终会比别人走得远些。花香,常在夜色中;奋进,常

  • 禅来禅往 ​

    禅的本怀在于启迪人生的精神,历经风雨的随缘,人生悲欢的平和,让生命充满积极动力的信念禅法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式和状态,它是一种内心平和的初衷,积极昂扬的向善,对人生启迪更活泼的生命力,佛法的积极意义也就在于此,从思想和生活的相互适应,对生命质量

  • 先种树再说

    吴佩孚原是直系军阀中的一个,后来势力逐渐强大,成为权倾一方的人物。吴佩孚少年时的同学王兆中看他的权势很大,前来投靠。吴知道他的才能平平,看在同学份上,只好安置一个上校副官的闲职。但是,王却想过过县长的瘾,要求派往河南。吴佩孚在他申请书上批“

  • 先把事情做对

    一个小徒弟拜师学理发。徒弟很聪明,学得很认真,手脚也灵活,深得师傅喜欢。学习刮脸刮胡子时,师傅先让他在一个大葫芦瓜上练习。小徒弟一招一式地练,动作很细很轻,颇得师传。就是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每次练习完毕,刮刀总是往瓜蒂上一甩,将刀留在瓜的蒂头

  • 一个人的影响力

    有一次,达尔文来到非洲的一个原始部落,那里的人还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达尔文在那里住了几天,吃惊地发现:当气候恶劣人们找不到食物时,就将老弱病残的人分而食之。达尔文非常吃惊,他决心对他们进行文明改造。他把当地一个男婴带回英国,16年中,他

  • 县令买饭

    南宋嘉熙年间,江西一带山民叛乱,身为吉州万安县令的黄炳,调集了大批人马,严加守备。一天黎明前,探报来说,叛军即将杀到。黄炳立即派巡尉率兵迎敌。巡尉问道:“士兵还没吃饭怎么打仗?”黄炳却胸有成竹地说:“你们尽管出发,早饭随后送到。”黄炳并没有

  • 红白脸

    历史上独揽大权的丞相高欢临死前,把他儿子高浪叫到床前,谈了许多辅助儿子成就霸业的人事安排,特别提出当朝唯一能和心腹大臣相抗衡的人才是慕容绍宗。说“我故不贵之,留以遗汝。”当父亲的故意唱白脸,做恶人,不提拔这个对这高家极有用处的良才,目的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