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拜师学艺

拜师学艺

收录日期:2025-11-20 13:44:35  热度:10℃

刘伟爱好写作,经常写一些文章给杂志投稿。

那天写完稿后,他和往常一样来到书店,翻遍所有的杂志后,也没发现有他的名字和作品。就在他要转身离开时,突然被两个人拦住了去路,其中一人掏出证件说,他们是警察。

刘伟很奇怪,警察为什么要拦住他。刚想发问,警察就说:“我们怀疑你跟最近的书店失窃案有关,请你配合我们调查!”

原来警察是把他当成贼了。刘伟急忙解释:“我不是小偷,我是来买书的。”警察问:“那你买的书呢?”

其实,刘伟每次到书店里来,是想翻看看有没有他以前发表的文章被转载,还可以得些稿费。只要杂志上没有他的名字,他是不会买的,可没想到来得次数太多,又没有买书,反而被书店老板当成了踩点的小偷。

警察说:“把你身份证拿出来!”刘伟连忙掏出了身份证,并解释起他没有买书的原因。

“你是作家?笔名是?”警察问。“我不是作家,也没有笔名,只是偶尔发表几篇小稿,用的就是本名––刘伟!”

警察听后冷笑道:“能不能给我们看一下你带了多少钱来买书?”刘伟心中顿时一惊,因为今天他压根儿就没想要来买书,只是来逛逛,谁知道会碰上这种事?

就在他不知该如何解释时,突然有人拿了本杂志从围观的人群中挤了进来:“您就是刘老师吧,我刚在杂志上看到您的作品,没想到就在这儿遇到您了!”

“杂志上有我的文章?刚才我怎么没看到?”刘伟奇怪地接过他手中杂志看了看,原来只是一个同名同姓的作者,并不是他写的文章。警察看过杂志后,抱歉地说:“啊,您还真是位作家,误会误会!”说完,警察便和刘伟握起了手,再三请求他的原谅。而刘伟怕脱不了身,始终也没有说出真相。

等人群散去后,刘伟感激地对那人说:“大哥,多谢你帮忙,其实那篇文章不是我写的,让您见笑了!”

那人也笑道:“我一看就知道不是你写的,所以才帮你!”然后又压低了声音说,“其实我们是同行!”

“同行!”刘伟惊喜地说道,“我刚入行没多久,每月只能收入千把块,大哥一个月能挣多少?”

“也不是很多,三四千吧!”“哇!这么多!高手啊!”刘伟惊叹道。

虽然网上有许多写手一个月能挣到上万元,但毕竟离自己太远,而这位高手就站在身边,刘伟怎么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便请求他收自己为徒,而那人也很爽快,答应第二天就开始教他,而且免费。

第二天一大早,刘伟就来到了他们事先约定好的地方。刚一见面,师傅就塞给了他一个钱包,并吩咐他一定要收好。刘伟心中顿时一阵激动,这师傅可真好呀,昨天看他没带钱包,今天特地给他准备了一个。就在刘伟感激涕零时,突然有三个大汉从后面扑了过来,将他师傅压倒在地。

师傅挣扎着朝刘伟喊道:“把钱包扔掉快跑,别管我!”师傅有难,徒弟怎么能袖手旁观,刘伟连忙拿起手机报警,之后便又冲上去和那三个大汉搏斗起来。一阵恶斗之后,刘伟终因寡不敌众败下阵来,而那三个大汉也被他打得鼻青脸肿。师傅看着束手就擒的刘伟,叹了口气说:“你讲义气是没错,但我叫你把钱包扔了怎么就不听呢?要不然也不会有证据落在他们手里!”

“为什么要扔?那钱包不是你给我的么?”刘伟奇怪地问。

就在这时,警车呼啸而来,从车上下来的正是昨天在书店里盘查他的那两位警察,刘伟一看到他们,就兴奋地叫道:“警察同志,快抓住他们,他们是抢劫犯!”

警察微笑着向他走来,掏出了手铐,将他和他的师傅一块儿铐了起来,说道:“原来你们俩是一伙的,昨天我怎么就没看出来呢?”

刘伟被搞得一头雾水,连忙说:“警察同志,你铐错人啦,应该去抓他们!”

师傅听后,捅了捅他:“哎,徒弟,现在说什么都已经迟了!要知道你这么笨,昨晚就应该先给你上堂理论课,干我们这行的,可千万不能打警察,要不然以后还怎么出来混?”

刘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师傅是个贼师傅,不是自由撰稿人啊!看着被他打得鼻青脸肿的那几位便衣,刘伟这回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了!

猜你喜欢

  • 一朵玫瑰花

    一朵玫瑰花谢沁珏在这个平凡的小镇上,有一道美丽的玫瑰花墙——它足有半人多高,每到春天便开满了美丽的玫瑰花,它是这家的男主人克利夫先生生前种植的。可是,克利夫太太的脾气却是出了名的不好,她常常和克利夫先生为了一些琐事争吵。克利夫先生去世后,她

  • 笨小孩

    笨小孩彭海清小时候,我在村里是出了名的笨孩子。6年级时,父亲带我去交公粮。出纳算了账,父亲觉得不踏实,便又偷偷叫我重算了一遍,结果和出纳的数目相差十几块!父亲在得到我的肯定后和出纳吵了起来,目不识丁的父亲只相信自己的儿子,居然和相交几十年的

  • 五元钱的故事

    五元钱的故事李丛峰5元钱能够干什么那一天我突然问自己。我4岁的女儿听见了,大声地说可以买两支冰淇淋。我什么也说不出来,我想起了父亲和5元钱的故事。那一年父亲上完小学,并以优秀的成绩考取了县一中。正当他满怀希望地迎接新学年到来的时候,我爷爷对

  • 借条的故事

    借条的故事公孙燕妈妈在整理书籍时,发现了一张借条。一看,惊讶不已。这是一张20年前的借条,是张大可立的。那时,他向我们家借了200元钱。那时的200元钱可不是小数目,爸爸妈妈至少要省吃俭用一年多。我们家的日子现在仍不宽裕,爸妈在工厂倒闭后就

  • 女教师的爱心

    女教师的爱心有个男孩子一向淘气,作业总是写得乱糟糟,常打架骂人,还总是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但女教师从不歧视他,因为她知道,男孩子没有妈妈,爸爸是个养鸡专业户,他必须听爸爸的。爸爸心急火燎地忙,他也就必须忙,这也正是他不能遵守纪律的原因。一

  • 1元钱的故事

    1元钱的故事一天,在书上看到一道选择题,觉得很有意思,便把它带到单位,让同事做出选择:1、今天一次性给你100万元。你会选哪一个?结果所有的同事都选择了1.智慧语录:今天成功的起点再低,哪怕低到仅有“1元钱”,但只要你今天比昨天努力一点,明

  • 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智慧

    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智慧安文和郝东是中专同学,五年前两人毕业后一起到珠海找工作,由于学历低,加上所学专业不是热门,所以接连碰壁,十多天也没找到工作。为了生存,他们只好到一家生产皮鞋的台资企业打工,每天起早贪黑工作八九个小时。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后,

  • 童年的馒头

    童年的馒头聂作平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