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西门庆的确有能耐

西门庆的确有能耐

收录日期:2025-11-20 16:27:37  热度:9℃

西门庆在清河县只是公安局副局长,局长姓夏,但是西门庆却一手遮天,判案件他直接就表态,受贿赂谁也不害怕,玩女人老少通吃,高低贵贱不拘,财色兼收,县令和夏局长都对他多有不满,苦于一时找不到机会收拾他。

县令本来有心收拾西门庆,但是自己是一个文官,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何况西门庆是流氓,比当兵的可厉害千百倍,别打不到狐狸惹一身骚,所以也就隐忍不发。

夏局长心有不甘,想自己好歹科班出身,弄一个局长多么不易!西门庆那厮既没文化又没职称,凭啥一手遮天?于是私下里派出几个心腹四处调查西门庆的劣迹,材料很快就收集上来了。

第一,他网络清河县一帮流氓,有应伯爵等十人,平日里为非作歹,撩男掐女,无恶不作;

第二,谋财害命,谋杀花子虚夺取其巨额财产,谋杀武大郎,迎娶奸妇潘金莲;

第三,嫖宿王召宣遗孀及儿媳、逛妓院、与手下长工韩道国老婆玩后庭花并将其小叔子非法拘禁;

……

夏局长拿着这些材料觉得哪一条都够西门庆喝一壶的,于是有一天在家里设宴把西门庆请来,边喝酒边对西门庆说:“哥们,你我同僚一场,我不想害你,就你所犯这些事,我要是向上面一捅,别说你官职不保,小命也要玩完,你自己看看吧!”

夏局长本意是敲山震虎,以后西门庆贪腐就得分自己一杯羹,比如玩女人时是不是也让夏局长分享一二。

西门庆接过纸条看了看轻描淡写地说:“夏长官,属下不识字,麻烦你给念一念,没有的事我不害怕,就是有的事情我也不害怕,实话对你说吧,太师府管家老翟是我的儿女亲家,太师是我干爹,法律能大得过权势?法律也是人执行的,只要上面有人,我怕谁?”

夏局长立刻就感觉到自己一番心事枉费了,西门庆的话说得在理,自古以来官场无非如此,上下勾结,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自己的根基还没有西门庆硬,拿什么跟他斗?于是换了一副面孔说:“老兄啊,学生就知道你有能耐,以后还望老兄照顾一二。”

西门庆埋头喝酒头也没抬一下,然后又夹了两筷子菜塞进嘴里,慢慢咀嚼,吞咽下去以后,用手绢擦了擦嘴手才说:“夏长官要是缺钱,我这就让来宝去给你取五百两纹银先花着;要是想玩女人,喝完酒我就带你去,任他是良家妇女还是妓院姑娘,就是尼姑,只要你喜欢,我都给你弄两个你慢慢消遣。”

西门庆一席话说的夏长官目瞪口呆,不知道如何回答,他想,流氓当权千万别惹他!

猜你喜欢

  • 美女为啥不让座

    万师傅调到公交公司开特2路车,往返于闹市区和工业园之间。这是他上班的第一天,万师傅调转车头,刚在起点站台边停下,就上来一个打扮时髦、衣着光鲜的年轻女子,紧靠前门临窗的那个位子坐定。到了第三站,车厢全都坐满人,最后上来一名乘客刷的是老人卡&r

  • 肖琳是名漂亮的女刑警,穿上警服更是英姿飒爽,别有一番韵味,因此队里队外追她的人很多,可她却一律拒绝,快三十了还没有谈婚论嫁的迹象。联想到她平时不苟言笑,给人的感觉是冷冰冰的,局里的同事背地里都叫她冷美人”。但冷美人”

  • 生死迎亲路

    新娘消失熊牛山这一带年轻人结婚的习俗是,女方先将嫁妆送到婆家,证明心甘情愿嫁给男人的那份诚意。结婚那天由新郎官独自骑着高头大马迎娶新媳妇上门,是给两个新人走到一起,亲密接触的机会。婚后两天,由婆家人亲自上门把女方的亲戚朋友,浩浩荡荡地接过来

  • 烟枪村长

    古均州盛产烟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男人,几乎个个都会抽烟。要说烟瘾最大的,当数罗汉村的罗二爷了。他的烟瘾到底有多大?凡见过罗二爷的人,是早看他在吸烟,晚见他在吸烟,就连吃饭,也没见他的烟枪熄过火,吃饭吃到一半,还忍不住停下碗筷,拿起烟枪来吸

  • 公公爱吃臭豆腐

    春妮嫁给黑石堰的石大奎是经过千寻思万琢磨的,大奎人好,相貌俊,又不少挣钱。可是黑石堰这个地方她相不中,本来富裕的鱼米之乡,偏挨着一条还乡河。这条河平时没什么,就怕下大雨,一下雨就变成了害人河。她还记得九岁那年,去大奎家玩,正好遇到还乡河发大

  • 隔墙叔嫂

    一道破落的半截高院墙,隔开了东西院落里住的叔嫂两人。嫂子人漂亮,走在路上让男人十步九回头,小叔子原来是个唱戏的,因嗓子突然变哑,便被县剧团炒鱿鱼”了。小叔子的媳妇是剧团的主角儿,两口子结婚两年一直没要孩子。小叔子被炒鱿鱼&rdq

  • 神秘之镖

    清朝康熙年间,山西太原府有一家镖局,名叫神龙镖局。在当地的镖局中,神龙镖局的声望最高,押镖很少失手,因此生意最好。镖局的总镖头叫邹仕龙,此人使一把大砍刀,武艺高强。这一天,镖局里来了一个主顾,长袍马褂,长得挺富态,一看就是有钱的主,身后有四

  • 古泉镇的佃户摆不平

    一民国时期,胶东地界上曾有过这样一段民谣:官儿清,娘子横。古泉镇的佃户摆不平。”说的就是民国初年发生在胶东即墨的一桩奇案。这一年夏天,古泉镇上的佃户宋士秀正在田间劳作,一名乡邻气喘吁吁跑来告诉他:你的儿子把汪家三代单传的小少爷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