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吼出来的力量

吼出来的力量

收录日期:2025-11-20 16:16:54  热度:9℃

美国著名音乐家鲍勃·达林,在19岁时去斯蒂夫音乐俱乐部求职,遭到了现场数名音乐人的阻拦。理由是,他们还从没见过身体这么虚弱的音乐人,不但气喘,走路似乎一阵风都能吹倒。

鲍勃·达林生活在纽约最北区的布隆克斯,7岁时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心肌炎,医生预言他只能活到15歲。但是他却坚强地挺了过来。

他的父亲遭遇车祸离去后,原本体弱多病的母亲,也因过度忧郁而去世。由于多难的家境,穷困潦倒的他,不得不去音乐俱乐部唱歌,以便利用微薄的收入,来维持生活兼治病。可是,唱歌这碗饭不好吃,尽管他的音乐天赋极高,但每当主考人看到他体弱多病的样子,便没心情对他面试了。

斯蒂夫音乐俱乐部,是鲍勃·达林在布隆克斯,最后一个能去的地方。在此之前,他已去过了许多地方,没一个地方肯收留他。

走出斯蒂夫音乐俱乐部的大门时,鲍勃·达林很不甘心,他突然灵机一动,回过身来对着俱乐部大吼了一声。所有的音乐人都以为来了一只老虎,顿时整个音乐厅里一片混乱。当所有人安静下来后,才发现那声虎吼,竟然来自这个年仅19岁的体弱少年——鲍勃·达林。

斯蒂夫音乐俱乐部的老板,正好经过音乐厅,于是当场拍板留下了鲍勃·达林。原来,鲍勃·达林从小就爱好音乐,还喜欢去树林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他学鸟叫时,便会引来很多鸟儿;他学虎吼时,便会吓走很多动物。一般情况下,他是不会学虎吼的,因为善良的他,害怕虎的吼声吓着小动物。可是,在嘈杂的音乐大厅里,没人听得到他的鸟鸣声,出于无奈,他只能用虎吼声,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没想到,这一声虎吼,为他带来了好运。他不但得到了老板的赞赏,也得到了许多乐迷的追捧。一年后,他成为音乐界一颗耀眼的新星。

猜你喜欢

  • 不因人热的故事

    不因人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性情孤傲,不仰仗别人的权势。这个成语来源于《东观汉记。梁鸿传》,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东汉时,有个爱读书的人,名叫梁鸿。他出身于官宦家庭,因父亲去世,家里日渐贫穷起

  • 兔死狗烹的故事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春秋时期,吴越之间经常起争端。公元前497年,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委曲求全向吴国求降,去吴国给吴王夫差当奴仆。在大夫范蠡的帮助下,越王勾践终于骗得夫差

  • 大笔如椽成语故事

    出处《晋书·王助传》殉(xun)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说议皆淘所草。释义用来赞誉写作才能极高,并用来称颂着名的作家和作品、故事东晋的文士王玖从小才思敏捷,胆量很大,散文和

  • 分庭抗礼的故事

    分庭抗礼”这则成语的抗”原作伉”(kang),是对等、相当的意思,表示宾客与主人分处庭中两旁,相对行礼,以示平等对待。后来比喻地位平等,互相对立。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

  • 分崩离析的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春秋时,鲁国的大夫季康子住在费邑(今山东费县),他虽然名位是卿大夫,但权势极大,甚至超出当时国君鲁哀公。季康子为了进一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

  • 赴汤蹈火的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嵇康,字叔夜,谯国铨(今安徽宿县西)人。他曾与山巨源(山涛)等七人一起游于山林,被称为竹林七贤”,司马氏专权后,嵇康不

  • 蓝田生玉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吴书.诸葛烙传》,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权见而奇之,谓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三国时,东吴大将军诸葛瑾,字子瑜。他有个儿子叫诸葛恪(ke),从小聪明伶俐,口才极好,善于言辞,孙权对

  • 一决雌雄的故事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王令壮士出挑战。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