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宽厚

宽厚

收录日期:2025-11-20 17:44:02  热度:10℃

芬森是丹麦的著名医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临床医生,到了晚年准备寻找接班人。在助理乔治的配合下,芬森从众多慕名而来的医学界才俊中选了一个叫哈里的年轻医生。但是芬森知道医学研究是十分枯燥的事情,担心这个年轻人不能坚持。乔治建言说:“先生,据我所知,哈里家境贫寒,你不妨请你的朋友假意出高薪聘请哈里,看看他会不会动心。如果他被金钱所诱惑,那自然不配做你的弟子。”可芬森没有采纳乔治的建议。他说:“我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俯视别人,也永远不要去考验人性。他出身贫寒,怎么会不对金钱有所渴望。如果我们一定要设置难题考验他,说,给你一个高薪的轻松工作你干不干?而且答案必须是否定的,那么,对他来说,内心肯定是纠结的,因为,他要在现实生活和梦想面前做出两难的选择。而他跟我研究医学,根本不必到那一步。”由于芬森的宽厚,哈里最终成了他的弟子。若干年后,哈里也成了丹麦最著名的医学家。

后来,哈里听说了芬森当年拒绝考验自己的事情,不禁老泪纵横。他说:“如果恩师当年用巨大的利益做饵,来考验我的人格,我肯定会掉进那个陷阱。因为,当时我的母亲患病在床需要医治,而我的弟弟妹妹们也等着我供他们读书,如果那样,我就没有今天的成就了。”

当我们对别人宽厚一点,能原谅同事、朋友、下级的缺点和错误,这也是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因为,专讲竞争,抓住别人的错误不放,这个人心胸就不会宽广,他的人缘也不会好。久而久之,人们也就会不与之为伍。这种没有宽厚人格的人,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不会有真正的朋友,也不会赢得人心,所以,他的事业一定做不大。

猜你喜欢

  • 吴牛喘月

    西晋初年,朝中有位大臣名叫满奋。他身材高大魁梧,看上去体格似乎很健壮,但事实并非如此。他生来体弱,尤其怕冷。每当冬天来临,京城洛阳北风呼啸,雪花纷飞时,他就整天待在家里。在这些寒冷的日子里,他住的房屋不但门窗关得严严实实,而且还要挂上厚厚的

  • 先发制人

    秦始皇是我国的第一个皇帝,可他只当了十二年的皇帝就死了,把皇位传给了二儿子胡亥,也就是秦二世。秦二世当了皇帝,和他的老爹一样横征暴敛,老百姓的生活很困难。大家再也活不下去了,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率先在大泽乡造反,天下群雄纷纷响应。项梁

  • 先声夺人

    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的宋国。宋国的司马华费遂有三个儿子,分别叫华驱、华多僚和华登。人说多子多福,可惜华费遂这仨儿子,净给他添乱了,因为他的三个儿子一向不团结。其中华多僚最爱挑事儿,偏偏宋国的国君元公最信任他,华多僚就使劲在元公跟前说自己两个

  • 相见恨晚

    西汉时,原来齐国临淄这个地方有个人,名叫主父偃。他早年曾学习纵横术,后为纵横术没什么用处了,便开始学习《周易》、《春秋》等儒家学说。大概因为半路出家,修养不够,所以受到当地儒生的排斥。汉武帝初年,主父偃听说大将军卫青爱惜人才,就长途跋涉,来

  • 心腹之患

    春秋时期,越国和吴国是邻国,越国趁着吴国忙于进攻楚国而经常出兵去袭击吴国的边境。吴国被惹烦了,就出兵讨伐越国,不料却吃了败仗,吴王阖闾也因为受伤而死去。他的儿子夫差继承吴王之位后,为报父仇,励精图治,后来大败越国,并乘胜攻入了越国的都城。越

  • 青云直上

    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叫范雎(jū)的人,因为家境贫穷而在大夫须贾门下当食客。有一次,范雎跟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非常欣赏范雎的才华,就暗中送他许多金银珠宝。虽然范雎婉言拒绝了齐王的礼物,但是须贾仍然怀疑他与齐国有勾结。所以回国之后,须贾就向朝廷

  • 取而代之

    项羽是秦朝末年一支主要起义军的领袖。他出身于楚国的旧贵族,少年时候,既不愿意好好读书,也不愿意练习剑术。他的叔父项梁对此很不满,经常责备他。项羽却说:读书认字多了有什么用呢?只需要记住姓名就可以了,学习剑术也只能抵挡很少的几个人,不值得学。

  • 如出一辙

    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威名显赫、功高盖世的著名将领,然而其中有不少人到了晚年却以失败而告终,这都是因为他们居功自傲和轻敌造成的。宋朝学者洪迈写过一篇读书随笔《名将晚谬(miù)》,举例分析了这一现象。首先是关羽。三国时期的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