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大黄

大黄

收录日期:2025-11-20 17:45:59  热度:9℃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故事是大黄!

在人类豢养的动物中,要说狗是忠臣,估计没有人反驳。这是因为狗对主人有一种无限依恋和忠心耿耿的感情,它甚至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回报主人。

其实,不仅仅是对豢养自己的主人,即使对自己有过点水之恩者,狗狗亦会念念不忘。

有一次,听朋友大章讲了一个捡狗的故事。

那是在大章一家人驾车出游的途中,他们正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看见一条半大的黄狗逆道奔跑,而且跑跑停停,看上去似乎十分焦虑不安。出于好心,大章设法将狗引上车,并带回了家。

大章由以往接触过狗的经验判断:这条黄狗不像是一条流浪狗,而是家狗,因为它不怕人、肯与人靠近,这是与流浪狗截然不同的。后者总是远远地就避开了人,它们或许知道:人类其实是最可怕的动物。

黄狗被大章带回家后,逐渐消除了紧张的情绪,跟大章一家人友好起来:舔他们的手、向他们摇尾乞怜。不过,它似乎依然保持着对原来主人的思念,总是向着远方眺望。

大章曾经反复地猜想过:“它是自己走失的?还是主人遗弃了它?或是主人发生了意外?”

后来,大章发现,黄狗每天深夜都会离开院子,等到天蒙蒙亮时,它就又回来了。不过,这时它显得精疲力尽,一副长途奔波之后的样子,卧在地上,满脸的失落。

这样持续了十几天。有一天晚上,它又出去了,可是第二天它却没有回来。一天、两天、十天、半月过去了,依然未见它的踪影。

大章心想:“或许是黄狗已经回了自己的家;或许它……。”不得而知,于是,他们一家人渐渐地淡忘了黄狗。

这一天,大章正在院子里忙乎,忽听院外有犬吠声,他打开院门一看,竟是那条黄狗站在门外,它看见了大章,激动得直摇尾巴,嘴里还发出“呜呜”声。在它的身后,站着一位清瘦的老人,他身旁是一辆装着西瓜的农用三轮车。

“你好!是你收留过我家的大黄吧?”老人指了指黄狗,向大章笑着问道。

听到大章肯定的回答后,老人千恩万谢地直说客气话,并从车上抱下两个大西瓜递给了大章,显然这是送给大章的礼物。

接着,老人讲了大黄如何走失,以及这一段时间它的异常表现。

前一阵儿,大黄到了发情期,外面有一条狗总来引逗它,一来二去,它竟然跑丢了。老人本以为大黄再也不回来了,可是过了半个来月时,有一天早上他听见门响,开门一看,竟是大黄!

老人讲到这里,大章明白了:大黄在他家时的十几天里,每天晚上都出去,原来是在苦苦地寻找回家的途径,真难为它了!

接着,老人继续讲道:

他是瓜农,今天拉了一车瓜到这附近卖,大黄也跟着。过了一会儿,大黄不见了;又过了一会儿,它又回到了车旁。不过,它显得有些心神不定,冲着这边直叫,还拽他的裤脚,似是要领着他去一个地方。

忽然,他想起:大黄曾经失踪了十几天,但是并没有瘦了,显然是有恩人收留了它,有吃有喝的,自然不会瘦!估摸着大黄的恩人就在附近住,看着它急躁的样子,准是要去找恩人报答的。

于是,他就由大黄引路来到了大章家。

听完了老人的讲述,大章不禁感慨万分!

小编总结:中国传承五千年,每个朝代都在讲礼仪忠孝、讲知恩图报。可是现如今,很多追求现实的人们,却已经渐渐地忘了这个古训,甚至还可能以怨报德。而大黄这一条狗却不忘恩人,懂得拽着主人过来看看,如此忠狗,当羞杀那些忘恩负义的小人。狗都如此,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反省反省!

猜你喜欢

  • 失斧疑邻的故事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原文:人有亡斧者,疑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

  •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

    公元前十一世纪时,八十老人姜子牙曾任商朝下大夫,因见纣王荒淫无道,便弃官逃往西岐本想自投西伯姬昌,又怕被人耻笑,所以暂时隐居在渭水河边的小村庄里,以待时机。 一天,他正在渭河边钓鱼解闷,有一樵夫武吉担柴路过,见他竟用直钩钓鱼,还离着水面三

  • 夜郎自大的故事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

  • 墦间乞余的故事

    齐国有一个人,家里有一妻一妾。那丈夫每次出门,必定是吃得饱饱地,喝得醉醺醺地回家。他妻子问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么人,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他妻子告诉他的妾说: 丈夫出门,总是酒醉肉饱地回来;问他和些什么人一道吃喝,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

  • 坚壁清野的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军占领了兖(yǎn)州地区后,雄心勃勃地准备夺取徐州要地。那时,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有个名叫荀彧(yù)的人,非常有才能,为避董卓之乱迁居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他看出袁绍不能成就大事,就投奔到曹操门下

  • 围魏救赵的故事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故事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选自《论语·第十八章·微子篇》。《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

  • 嗟来之食的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发生严重的饥荒,很多人被活活地饿死,贵族钱敖想发点善心,他在大路上摆上食物,准备施舍给饥饿的人群,当有难民经过时,他傲慢地喝道:喂,来吃吧!”谁知那饿汉表示宁愿饿死也不吃这嗟来之食【拼音】jiē l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