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宋朝著名词人秦观有没有入朝为官?秦观的代

宋朝著名词人秦观有没有入朝为官?秦观的代

收录日期:2025-11-20 17:12:59  热度:11℃

秦观,北宋时期著名词人,被后世人尊为婉约词派一代词宗。秦观生于公元1049年,去世于公元1100年,字少游、太虚,别号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

有一代词宗之称的秦观,在诗词方面的成就自然不低,相反可以说很高。但也正是因为他在诗词上的地位过高,容易让人忘记在是一位词人的同时,他还是古代文人。对于古代大部分文人而言,科举取士,进入仕途这才是读书的主要目的。像作诗写词什么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平时有感而发的时候,用以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志向。

后世人认识秦观这个人,大部分都是因为他的诗词,诸如《鹊桥仙》等等。在人们感叹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时候,对于秦观此人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秦观是诗词大家,但同时他也是北宋时期的大臣。政治上的不出彩,使得他的诗词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但是他诗词的光辉却也遮盖了他也是一名官员的事实。

熙宁十年,苏轼改知徐州,秦观上门拜访。也正是这一次对苏轼的拜访,让秦观开始了自己的科举道路,一直到进入仕途。

苏轼十分欣赏秦观的才学,所以一直鼓励他能够参加科举,取得成就。在苏轼的鼓励下,秦观开始勤奋学习,专心备考。但是世事无常,命运不济,两次考试秦观都以失败而告终。

在秦观对于接连两次的失败心灰意冷的时候,又是苏轼多次写信给秦观,一边勉力他继续参加考试,一边为秦观抱不平。为了让秦观能重新振作起来,苏轼甚至专门写信,将秦观举荐给王安石。

王安石看过秦观的文章之后,也表示了对秦观的赞扬。正是在两位前辈的鼓励下,秦观才重拾信心,参加科举考试,最终在元丰八年进士及第,入朝为官。

秦观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 曾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

秦观仕途可以说非常不顺,因为新旧党争的关系,时起时伏。秦观被认为是苏门中人,自然与苏轼一样被看作是旧党人氏。所以在新党当政的时候,他曾经与苏轼一样遭到贬谪。后来最高统治者更换,旧党重新受到重用之后,又被启用。不过可惜的是,没有多久他就寿终正寝,安然去世了。

不管他的仕途有多么不顺,但是秦观不止是一位词人,同时也是北宋一朝的官员这一点却是无可争议的。

上文已经多次强调秦观个人在诗词上面的成就极高,被称为北宋婉约词派一代词宗的他,所作诗词到底有多优美呢?

《纳凉》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猜你喜欢

  • 孙立雪耻

    北宋年间,琼州北三十里处有个孙家寨,寨内有户人家,姓孙名琼,妻子早亡。孙琼祖祖辈辈务农为生,交了租粮后,所剩无几。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孙立,二儿子叫孙新,他带着两个儿子过活。哥儿俩虽穷,但十分要强,看不惯本村财主孙新祖霸道。由此引出了孙

  • 童威、童猛砸牌

    童威兄弟跟着大闹江州上梁山两年后,李俊忽然想起家乡,要返乡看望,童威兄弟、穆弘兄弟,一同前往。这一日天刚黑来到揭阳岭,童威兄弟二人没停,往山下童家庄赶去。他兄弟俩来到叔父童仁的破门外,一推走进,见院里荒草丛。生。连喊"叔叔&quo

  • 石勇挥掌击巨碑

    大名府城北五十里,有个石家镇,这镇三千余户人家,有石、赵、钱三大姓,还有其他杂姓。镇中有个小伙子叫石勇,他自幼家贫,随父亲卖豆腐为生。母亲死得早,无人管教,又性情刚烈,讲义气,成了镇里小孩头,他自称"将军"。因此小伙伴们

  • 孙新下饭铺

    小尉迟孙新上梁山后,为山寨立下了汗马功劳。有个《孙新下饭铺》除肉霸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着。话说这一天,宋江派孙新到济州打探官军动向,急急向梁山返回禀报。来到梁山南五十里的徐家镇,走进一家饭铺,想吃些饭赶路。进得店来,往桌前一坐,喊道:&quo

  • 施耐庵初事张士诚

    苏北一带管鲫鱼叫刀子鱼”。虽说这个名称有点怪,却是有来历的。本来,张士诚在草埝带领盐民造反,靠着十八条扁担起家后,有人劝张士诚赶紧打高邮,占个大些的零零碎碎池,好称王点将打天下。张士诚觉得人手单薄,又没有刀枪,不敢轻举妄动,就找

  • 水战登瀛桥

    张士诚聚合盐民起义后,打算攻打盐城。盐城巡抚探得后,十分惊慌,水陆两路都作了防备。登瀛桥在城西,是进坜城的水上大门,巡抚加派重兵日夜盘查过往船只。这时,张士诚请来施耐庵,商量计策。施耐庵对大将卞元亨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通,张士诚、卞元亨都连连点

  • 解宝斩蛇

    双尾蝎解宝斩蛇的故事鲜为人知。要知道他为啥斩蛇,还得从梁山义军准备抗击官军围剿说起。宣和三年的夏天,一日,聚义厅内声音忽高忽低,不知何故,只听李逵怪叫:"为何不让铁牛下山?"却原来宋江、吴用正在派头领们下山,分散组织渔民

  • 解珍巧戏毛太公

    登州山下有一解家庄,解家庄有双尾蝎解宝、两头蛇解珍兄弟两个,练就一身好武艺,打猎为生。兄弟俩性格耿直,有勇有谋,为人非常讲义气,又很机灵,最好打抱不平。同解家庄一路之隔有一毛家村,村里有一毛太公,他有良田千顷,骡马成群,是远近数十里最富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