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爱人从何消失

爱人从何消失

收录日期:2025-11-20 20:35:25  热度:9℃

共同拥有一个故事的两个人,往往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即使在最亲密的关系中,也能讲出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美国电影《消失的爱人》说的就是这样一对夫妻。尼克和太太艾米从纽约搬到密苏里州居住。两人表面上看是一对典型的中产夫妻,生活体面,感情和谐。尤其是艾米,一头美丽的金发,举止优雅端庄,完美的中产阶级主妇形象。

艾米有写日记的习惯。她记得自己和尼克第一次见面就一见钟情,尼克风趣幽默,深情款款,让艾米不能自拔。结婚五年,每年结婚纪念日,艾米都会和尼克玩寻宝游戏,留下各种线索,让尼克沿着线索寻找礼物。

尼克在自己家的酒吧上班,妹妹是他的助手。结婚5周年纪念日,他下班回家发现大门没关,客厅零乱,妻子不见踪影。尼克马上报警。警察在侦查中发现尼克对艾米一点都不了解,他不知道她有没有朋友,不知道她每天都在做什么,也不知道她的血型。他口中讲述的艾米,与大家认识的艾米,几乎不是一个人。

在警察寻人的过程中,尼克回顾和寻找与艾米在一起生活的记忆。他们的婚姻并非看起来那样完美,经历了家庭危机后,两人的关系愈加冷淡,除了性,彼此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尼克出轨了。

孤独中,艾米提出要个孩子。尼克拒绝了,不想用孩子作为拯救婚姻的工具。他们为此激烈争吵,尼克将艾米狠狠推倒,还骂了她。艾米将这一切都写进了日记,“让我感到害怕的并不是他推了我,而是他还想再伤我多深,我对自己的丈夫感到恐惧了。”

随着警方调查的深入,尼克杀害艾米的可能性逐渐浮出水面。艾米失踪前买了一把枪,尼克的出轨,艾米的怀孕,家里的血迹,他为艾米买的高额保险,以及他购买奢侈品而欠下的累累债务……艾米那些记载着婚姻中黑暗历史的文字,透露出这个家庭不为人知的暴力与肮脏,字字直指尼克是真凶。尼克又被曝出一连串的谎言、骗局和不得体的行为,让他的处境雪上加霜。一切证明都指向尼克。因为如果离婚,按照婚前协议,尼克将一无所有。尼克百口莫辩,连他的妹妹都不相信他了。他从人人称羡的幸运丈夫变成镁光灯下无处可躲的可怜男人。

电影的后半部分,失踪的艾米上场。原来一切她都是她的设计,为了报复尼克对她的冷淡、疏忽和背叛,“尼克夺去了我的骄傲、我的尊严、我的希望和我的金钱。”她精心伪造了一场证据缜密、令人信服的“谋杀”。“我那懒惰成性、说谎成癖、劈腿不忠、健忘麻木的丈夫,会因为谋杀我被关入大牢。”这是艾米要达到的效果。

尼克无法理解,艾米竟然恨他到如此程度,而他竟然全然不知。不,也不是一点不知道,只是不愿意去想,这样就不必承担挖掘一个人精神世界的麻烦。开篇,尼克的内心独白就说:“当我想到我的妻子时,我总是在琢磨她的脑袋,我想象着敲开她美妙的颅骨,试图找到答案。”

答案并不在这个美丽的脑袋中,而在她日常的每个举动中。可惜,尽管他渴望知道她的想法,却不愿意付出精力去沟通。当婚姻出现问题时,他做到的只是逃避、出轨。他肤浅地爱上了艾米的外壳,“尼克爱上的只是我当时假装的‘酷女孩’。”他背弃了誓言,开始厌倦曾经喜欢的艾米,无视艾米所有的努力。艾米看着他爱上了一个当年的自己,又在情人身上施加了在自己身上表演过的风趣和深情,她感到蒙受了莫大的耻辱。

这是一个叫人后背发冷的故事,把婚姻中的某种不易被人觉察的狡黠或无奈推到了极致。它对于现实生活的提示则是:所有站在自己角度讲诉的故事,都不是故事的原貌。

影片用极端的手法,表现了人和人之间会被蒙蔽到何种程度,而生活中到处都是这样微观缩小的案例。

太多人的情感问题都出自对对方的不够了解,他们讲述自己感情的困境,却只有自己一方的感受和心理分析,完全没有把握对方思想的能力。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对方的感受。这种不了解,已经从侧面证明问题出现的根源了。

《消失的爱人》里,尼克说出了婚姻中人们首先应面对的三个问题,“你在想什么?你的感受如何?我们都对彼此做了什么?”这些问题应该是双向的,我们既要明白自己在想什么,也应该努力去感受对方的想法。爱人的消失,不是从他或她离开这段关系开始的,而是从你已经不愿意去了解对方开始的。

猜你喜欢

  • 90后王锐旭:从网瘾少年到总理的座上宾

    1月27日上午,中南海的一间会议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正在主持召开科教文卫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的座谈会。与另外9位与会代表诸如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作家王蒙、篮球明星姚明、演员陈道明等“大咖”相比,90后大学生创业者代表王锐旭显得非常稚嫩,但他毫

  • 饶宗颐自述家学经历

    家学是做学问的方便法门我家以前开有四家钱庄,在潮州是首富,家人很会做生意,积攒了大量的钱财。家庭条件非常好,可以玩儿的东西很多,按理似乎可以造就出一个玩物丧志的公子哥儿,但命里注定我要去做学问,我终于成了一个学者。我小时候十分“孤独”,母亲

  • 宇野千代的人生幸福论

    宇野千代的人生幸福论作者:唐辛子宇野千代是个幸福的女人。年轻时千代只有一件和服,晚上打工回家后,将那件和服撑起来去除汗味,好第二天接着穿。穷得买不起鞋,又舍不得花钱买电车票,于是每天光脚步行去东京市区打工。大冬天穿一件单衣和服,光着一双脚沿

  • 李光耀的“五张面孔”

    新加坡“国父”、强权者、周旋于大国之间的两面派,世人加诸李光耀的标签很多。这些标签反映了人们对李光耀治理新加坡方式和结果的解读:美誉之下亦有指责之声。“国父”:开创新加坡模式新加坡,一城即一国,可谓“弹丸之地”。而就是这样一个被强敌环绕的小

  • 李宇春,一个人花开

    某时尚杂志采访李宇春时用到黄庭坚的一句诗:“江湖夜雨十年灯,桃李春风一杯酒。”云淡风轻却道尽孤独。荣耀十年,她是孤独者。早前的一次采访中,记者问她:“在北京你最喜欢的地方是哪儿?”李宇春笑而不语。记者再次追问,李宇春认真地说:“我不会告诉你

  • 汉普顿:寂静会滋养我们的灵魂

    早上被闹钟叫醒,上下班路上被各种汽车喇叭催促着,夜生活的喧嚣让你无法入睡,噪声裹挟着浮躁,让人们的内心无法平静……你会不会有一种强烈的愿望——给耳朵片刻的安静!为了寻求来自自然的寂静,一个叫戈登·汉普顿的美国人,读研究生时就辍了学,走遍全世

  • 老师!老师!

    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在今年正月的阳光里,也在正月的冬寒中,我回家奔赴我三叔的喜丧事,也去赴办我大伯逝世三周年的庄重礼俗和纪念。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

  • 一次意外的指导

    1930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教授刘文典到北大图书馆,借校勘古籍用的参考书。他一进图书馆,便把书单给了一位年轻的管理员。只见书单上列的都是些珍贵的古书,末尾还备注着“为校注书籍所需,请馆长准予借取”。管理员不敢怠慢,赶紧去请示馆长。馆长担心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