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收录日期:2025-11-20 14:55:55  热度:9℃

朋友之间,一是相互欣赏,二是相互激活,三是彼此交流。因为哪怕一个再用功的人,也不能穷尽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再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也无须人人成为饱学之士。一个人在某个方面的建树,取决于他能否打通、激活生命,释放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能做到这样,就是真正的“成功人士”!

在近代史上,春晖中学的教工宿舍恐怕是最值得拿出来说的事情之一。春晖中学是浙江上虞乡下的一所中学。当年在该校校长经亨颐的努力下,才将一批优秀的文人聚集到这里,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匡互生、王任叔(巴人)是任课老师,蔡元培、俞平伯、刘大白、叶圣陶、胡愈之、陈望道亦曾应邀来讲学,还有一代宗师李叔同、何香凝、张大千、黄宾虹、柳亚子也曾在这里小住。

春晖中学最值得一提的区域,要数后门的宿舍区,沿着白马湖边是一排粉墙黛瓦的房子,这里有李叔同的“晚晴山房”、朱自清的老屋、丰子恺的“小杨柳屋”、夏丏尊的“平屋”等。

由于当时一股灭佛逐僧的风气,让李叔同处于“云水萍踪,行无定所”的苦漂之中,这时候他的挚友夏丏尊、经亨颐和他的学生刘质平、丰子恺等人便募款集资在这里为他筑屋三间,取名“晚晴山房”,谱写了一段师友情的佳话。

丰子恺“小杨柳屋”里的一间小客厅,就是被朱自清称为“一颗骰子似的客厅”,是当年文艺沙龙的活动中心。正是在这间屋子里,丰子恺、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以及两刘(薰宇、叔琴)等人,相聚在一起,切磋“狂辩”,研讨文学。要是风和日丽,他们便在那棵杨柳树下,摆上一张八仙桌,炒一碗螺蛳什么的,喝点黄酒,边吃边谈文学与艺术,谈东洋与西洋,海阔天空,无所不谈。

其实这些文人,不但志同道合,他们之间还有亲戚关系,比如经亨颐与廖仲恺、何香凝是儿女亲家,夏丏尊和叶圣陶也是儿女亲家。朱光潜后来回忆白马湖这段往事时,曾这样描述:“这批布衣先生,每在课余获得闲暇的感觉,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追求一种美丽的趣味。”事实上,正是他们有着共同的文学主张、相同的审美情趣,终于形成一个崭新的散文流派——“白马湖派”。

无独有偶,20世纪50年代,北京东城芳嘉园15号的四合院里,住着收藏家王世襄一家。据有心人回忆,这个院子里种满紫藤,竹篱笆上爬满牵牛花和癞葡萄。王世襄还用青石板做了一张桌子,配上几个瓷墩儿,夏天可以坐在院子里乘凉、喝茶、聊天。

没想到1956年,国家开始对私房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按人口计算,如果有多余的房子就要出租。当时房管局和居委会天天有人上门动员王世襄将房子出租,不然就要在他家办食堂或托儿所。试想一下,若是办成食堂,整日吵吵闹闹,四合院里就没有一天安静的日子了。无奈之下,王世襄只好找自己的朋友来住,比如画家黄苗子和郁风一家,比如创作《大闹天宫》的漫画家张光宇一家。

正是有这几位艺术家住在芳嘉园15号,这里就成了北京文艺圈人士的聚集地,像文博界的张珩、启功、朱家溍等几位老人常来。画家叶浅予、丁聪和人艺的演员吕恩也常往这儿跑。

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王世襄、黄苗子、张光宇三家联合请过一次客,屋里坐不下,就把桌凳放在院子里。王世襄把家里的大桌子全摆出来,一共坐了四桌,电影界、话剧界、美术界的人来了好多,可能有四十几个,比如导演谢添、张正宇、吴祖光和丁聪等,三家人分头做菜,然后端出来大家一起吃。但在那个年代,客人都自己带粮票——那会儿粮食都是限量供应,客人来了可以不给钱,但要交粮票。

在那个年代,尤其是“反右”之后,文艺圈的政治空气很紧张,然而正是这种民间友情,把这些人联系在一起,也正是这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激活,让这些人在艺术上都各有成就,并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艺氛围。

猜你喜欢

  • “死前”九秒在世界之巅遭遇雪崩

    近日,年仅23岁的女孩王回忆了自己被埋在雪中的惊魂一刻。从出发时兴奋、被埋雪中无限悔恨到最终获救后对生命的敬畏,她以这样无畏的方式仓促迎来了自己的成长——安纳普尔纳峰是尼泊尔境内一条享誉全球的徒步线路。今年的除夕夜,我选择在安纳普尔纳大本营

  • 站远了看

    那一年,她的人生遭遇重创——她挚爱的男人背叛了她,无论她怎样流泪乞求,他都不曾回头再看她一眼。他的冷酷,恍若寒冬里的一盆冷水,将她心头的柔情浇灭;她的恨,如烈火一般在心头燃烧。于是,她开始了疯狂的报复……她的报复,令那一对男女异常狼狈;而她

  • 棉手闷子

    北方的冬天异常寒冷,我接二连三买了几副款式新颖的手套,轮番试戴后觉得都不够暖和,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当年母亲手工精心缝制的棉手闷子。母亲生就一双纤细的手,白皙、细腻、柔软,谁看了这双手都会认为那是一双养尊处优的手。然而正是这双手,为我们编织缝

  • 不是所有父亲都高大伟岸

    兄弟姐妹六人,他是老幺,算得上聪明伶俐,却不是最吃苦耐劳的。他一生命运的悲苦,皆因娶了一个不会持家且胆小怕事的妻子。妻子年轻的时候很爱打扮,20世纪70年代初就烫着大波浪,穿红色的细高跟鞋招摇过街。在一个以朴素著称的年代,他觉得丢人,就偷偷

  • 我的爱情非诚勿扰

    梁桔报名参加电视台的相亲节目的消息无异于在家里投放了一枚重磅炸弹,把哥哥梁桑炸得目瞠口呆。梁桔十多岁时父母出车祸意外去世,由哥哥带大。特殊的家庭背景使得梁桔的性格敏感脆弱,梁桑大包大揽,对她一切照顾周到,怕她受到伤害。即使这样,梁桔也曾在一

  • 夜晚的星星

    “吸进新鲜空气,吐出二氯甲烷。”走出工厂的大门,拎着小号,在去往江堤的路上,范磊心里默默地在说。下班后,只有江边的这一片天地好像是属于他的,因为这里没有人会嫌他吹得太吵闹。三年多来,除非是特别特别大的雨雪天气,范磊总要在江边大堤上吹上一个小

  • 父亲都是“反动派”

    自打从电影上看过“反动派”之后,他立刻跟父亲对上号了。如同一句名言,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可是,父亲却岿然不动,说一不二,这让他有些不甘心,不过,后来他离开了父亲,虽说背井离乡,却有种想撒欢的感觉。他在城里成家立业,父亲在老家慢慢变老。时间

  • 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

    韩国导演陈模瑛跟拍一对老人15个月,制成纪录片《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影片上映3个月,900多万人观看,该片成为韩国最成功的独立电影,且几乎每位观众都看得泪流满面。片中主角98岁的爷爷赵炳万来自中国。他和老伴究竟有着什么故事,让那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