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危桥探险

危桥探险

收录日期:2025-11-20 12:04:51  热度:9℃

成海涛干了一年多的探险导游后,忽然辞职不干了。

因为他看到时下探险旅游方兴未艾,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果再不下决心,恐怕连汤都喝不上了。

于是,成海涛将自己关在屋里,拿出一年来做导游的所有日记,开始研究从哪里起步。登山探险和洞穴探险是不行,搞的人太多,弄不好要亏本。

再说,方圆百十里连块大石头都没有,要搞也不现实啊。想来想去,还是要因地制宜,在门前这条大河上做文章。

成海涛沿河走了几十里,最初的热情渐渐冷却。你想,这河虽然也有一百多米宽,但既无大的落差,也没陡峭的岸,怎么探险?他正想打退堂鼓,忽然抬头看见几百米远的一座大桥,不觉心中一喜。这座桥因为施工质量不合格,被上级主管部门禁止使用,现在如同鸡肋,是市里的一块心病。当初主持建这座桥的“腐渣”建筑工程公司董事长窦福皮也因此锒铛入狱。按当时施工人员的说法,这座桥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所以,即使上头不下命令,也没有几个人敢从桥上过。

事不宜迟,成海涛立即找到在市里当办公室主任的舅舅,又通过层层关系,将这作为桥承包下来。

开业那天,报名的人出奇的多,成海涛高兴的张罗着给报名者发探险工具。其实,这探险工具就是一个降落伞包,发完了,成海涛走上桥头,指着一个大牌子说:“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先介绍一下这次探险的步骤:大家准备好后,依次从桥上通过;工具有自行车、手扶拖拉机和一辆吉普车。当然,也可步行。但要注意,降落伞要背好。现在,第一批十个人去那边学习降落伞的用法,其余的人耐心等候,都有机会来一次真正的探险!”

人们都背好降落伞,跃跃欲试。

这时,市电视台的记者李诗也来到现场,并在各个角度摆好摄像机准备作现场报道。趁着还没开始,李诗走到一个准备上桥的中年男子跟前,问:“你以前参加过探险吗?”

“参加过几次。”男子边认真地学习降落伞的用法,边回答记者的提问。

“感觉如何?”

“其实山洞探险和登山探险都不够刺激。”

“可这座桥这么平坦,有什么刺激的?”李诗一头雾水。

“外行了不是?”那人一指桥头上的大牌子,“看见上面那个人像了吗?”“看见了,那不是建这座桥的窦福皮吗?他和探险有关系?”那人鼻子里哼了一下,然后说:“只要他建的桥,一般人是不敢走的。你说,刺激不?”

李诗抬头看了一眼大牌子上窦福皮的画像,窦福皮微笑着看着他,好像在说:“年轻人,好好写吧,这可是我市第一个大型探险项目!”

猜你喜欢

  • 七匹狼创始人周少雄 创建自己的品牌文化

    七匹狼: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男人不只一面,今天你秀哪面?”七匹狼的电视广告向“奋斗中的男士”传播着他的生活主张,提出了“男士族群新文化”。七匹狼创办以来,着眼于创立自主品牌,凝练自身价值观,创建自己的品牌文化。同时,也在摸索着国

  • 张雪林的传奇创业故事

    张雪林没有想到,从“个体老板”到“企业老总”,看似只是名称上的小小变化,竟疏通了其产业发展的瓶颈:销路扩大了,品牌知名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也明显提升。他的产品,正实现从“价格取胜”向“品牌制胜”的华丽转身。张雪林的“转身”,就是办理了“个转企

  • 老何从农民到千万老板的转变

    “尽管今年服装市场整体行情不好,但我的工厂仍然不错,年收入200万肯定是没问题的。”接受记者采访时,在广州沙河服装市场做了10多年生意的服装店老板老何说。从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打工仔,到身家过千万的服装店老板,老何用了整整18年的时间。老何出

  • 工地上的雷锋

    老板雷霆震怒,只有他明白企业立足发展的真谛,这一次,他决定要学一回“萧何月下追韩信”。张长军是一个民营路桥工程公司的老板,这年40挂零,身家超过了几个亿。现在,他放下公司一大摊子事不管,正心急火燎地驾着奔驰汽车疾驰在高速公路上。干什么?要追

  • 一个小小善举的改变

    公交车站台在人们的印象中,往往是人群排长队、贴着小广告、摆着脏兮兮椅子的地方,永远的一尘不变,甚至有些人把自己顺手涂鸦的大作也发表在上面,让人惨不忍睹。不过,英国康沃尔郡一个小镇公交站台却有点另类,成了小镇人们等车时的最爱,时尚雅致,成为小

  • 就业的“四吃”精神

    陶小姐长得一表人才,人也纯朴善良勤快,美中不足,就是文化程度稍微低了点,什么样的招聘考试,笔试这一关硬是闯不过。没办法,只能做些技术含量较低的粗活脏活累活,好在她能吃苦,不至于找不到事做。我们已经有很长时间没见面。那天,碰巧在黄州桥头遇见她

  • 画家的败笔与妙笔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他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家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中着上记号。晚上,画家取回了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画家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画

  • 得人才者得天下!

    谨以此文,抛砖引玉,期望能帮助企业思考真正的留人之道,真正设计留人之策,共同努力营造中国和谐的人才环境,促进企业与人才双赢!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是企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降低员工流失率,确保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