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向一只猫吐舌头

向一只猫吐舌头

收录日期:2025-11-20 19:40:01  热度:10℃

楼下的那只白猫有点波斯血统,眼睛是灰蓝色的,性情温和,态度从容。它喜欢蹲在楼道口的门檐下,我常常在下班回家时遇见它。那时,它蜷缩着,默默地瞅我一眼,就偏过脸去;但是,如果我在与它对视的时候目光不移,它也会一直瞅我,灰蓝色的眼球有点冷漠、深邃,但又有点悠闲,像是在思考,毛茸茸的身体微微散发着哲学气息。

我喜欢这只猫,我和它之间渐渐产生了默契,彼此是信任的。有一天,就在我们对视的时候,我忍不住向它吐出了舌头,希望它更在意我。果然,它的眼神激灵一下,很专注地盯着我。我非常高兴,笑眯眯地进了楼道,向四楼爬去。当时有一个中年汉子正好下楼,经过我身边时,出乎意料地向我点头微笑,令我茫然。这个人我遇见的次数多了,好像就住在五楼,以前我们从没打过招呼,今天他为什么对我如此亲切呢?

是的,因为我对猫吐舌头后的笑容一直保持在脸上,让这位汉子产生了美好的误会。我的心情更加开朗,一直到进了家门,我的微笑都没有消失。

自那以后,我产生了一种结识这座楼全部住户的愿望———通过微笑。我曾经对着镜子练习微笑,但效果不理想,因为这样的笑容比较做作,我自己都不满意———镜子里的那个家伙好像想求我办什么事似的。于是我又想到了猫———向它吐舌头的时候,我能发出真正的微笑,而且能在一分钟内保持在脸上不变味。

这个方法的确很棒。只要进楼前看见猫蹲在门檐下,我就有向它吐舌头的欲望,然后,我就忍不住微笑了。这个微笑伴随着我上楼,而且遇见陌生的邻居时,我就主动向他们点头,通常都能得到友善的回应。有一次,擦身而过的是个美女,我的微笑使她愣了片刻,而后,她不仅向我点头微笑,还问候了一句:“下班了?”

在这件事的鼓舞下,我用了不足两个月的时间,终于结识了整座楼的住户。我们相处融洽。我觉得自己够聪明,因为我将原本广阔而荒凉的住宅楼变得有人情味了,而方法又是那么简单。但比我更聪明的,是那只懂哲学的猫,以及它瞅着我吐舌头时的眼神。

猜你喜欢

  • 袁崇焕的故事:宁远大捷

    为了保卫辽阳,明军在城墙周围挖了三四道宽宽的壕沟,注入河水,城上又安置了火炮,但还是没有阻挡住努尔哈赤的进攻。就在明军出城与敌军作拼死战斗时,混入城里的奸细突然放起火来,城内城外的明军一片混乱,城池很快被敌人占领。辽阳的高级官员、将领们,战

  • 吴三桂的故事

    农民军打进北京,结束了明王朝近三百年的统治,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他们的进军,受到北京百姓的热情欢迎。各行各业很快安定下来,明朝的大部分官员也都归顺了农民军新政权。李自成和他的战友们都非常兴奋。农民军迅速建立新的国家机构,国号大顺,任命了内阁、

  • 史可法的故事:血战扬州

    当崇祯皇帝自杀的消息传到南京,这座明朝的陪都陷入了惊恐和慌乱之中。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立谁做皇帝、继承明朝皇室的血统呢?南京的大臣们分成了两派。一派以正直爱国的官员、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为代表,另一派是腐败乱政的官僚,凤阳总督马士英是他们的头。

  • 郑成功收复台湾岛的故事

    江南人民与清军浴血苦战的时候,福建的隆武政权在张肯堂,黄道周等大臣的操劳下,也在积极准备北伐。但是,掌握军事实权的将军郑芝龙,心怀不轨。郑芝龙本是福建南安人,是来往于福建沿海与南洋一带的大商人兼大海盗,势力很大。后来受明朝招安,做上了福建总

  • 揭秘:“白卷英雄”张铁生的故事

    每年初夏的“高考”,它绝非某一个高中毕业生入学考试那么简单,背后牵涉的是他一生的前程和整个家族的期待。在“高考指挥棒”的挥舞下,我们现代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本不完善,而如果把高考换成在一个非以成绩、而是靠出身的年代,它就会演绎出更多荒唐、离奇

  • 林则徐的故事:虎门销烟

    道光年间,江南暴雨成灾,一时饥民遍野。户部尚书潘世恩正在苏州家乡守孝,家中囤积了白米数万石。这天,有江苏按察使登门求见,请求潘大人开仓救济灾民。潘世恩眼珠一转,推托说:“开仓济民,义不容辞,只是不巧得很,仓库上月就空了!”来人沉稳地一笑,说

  • 曾国藩的故事:镇压太平军

    清朝的正规军——绿营兵有六十多万,在太平军的冲击下损失惨重,集结在南京城外的江南大营、江北大营也只能采取守势。这样,清政府不得不把挽救危局的希望,寄托在地主武装——团练身上。曾国藩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起家发迹的。曾国藩以他的亲友、师生、同乡为骨

  • 李鸿章办洋务的故事

    慈禧上台以后,清王朝同西方列强的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清朝统治者由排洋、恐洋转变为媚洋;外国侵略者也认识到清政府可以作为他们奴役剥削中国老百姓的驯服工具,因而将对华政策由打转向了拉。清朝官员从西方引进军事工业,用以镇压国内民众起义,这就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