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认识自已,善待自己

认识自已,善待自己

收录日期:2025-11-20 14:39:24  热度:8℃

我想人一辈子最难对付的人就是自己吧,尽管我们一辈子抱怨的都是别人,或者另外一个谁也没见过的命运。

注意,当你一旦要想试图思考终极问题的时候,你一定要首先检查一遍你此时的状态,你喝多了吗?你失恋了吗?你是处于正常状态吗?……否则,免谈。你的思考多半是情绪与酒精的作用,没有多少真实的价值。

人是高级动物,但人还是动物,不要指望人有多少比动物更高级的判断与决策。人类的智者会有灵光一现的顿悟,告诫自己的同类,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我们曾经以为物质是决定动物生存质量的惟一指标,即便是贵为高级动物的人类也是同样。因为动物的生存依赖于食物的存量,匮乏则悲,富裕则喜。

这样原始的法则,对于人类,特别是占当今世界人口最大比例的中国人,在50年前依然是铁律。

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但中华民族不愁吃喝的历史却不足百年。我很惊异于人的健忘。

当人类一旦摆脱饥饿的时候,首要的目标就是告别贫穷,而贫穷与饥饿相比,它没有刚性的生理指标,唯有永远难以平衡的心理参数。

当人们津津乐道于富士康的N连跳,当《非诚勿扰》火遍中国大地,当人们对月薪2000元以下的男人理所当然的嗤之以鼻的今天,我不知道人幸福的指标该如何界定!如果一个社会,月薪不足千元的大学毕业生与一个房产身价过千万的中年人同样对未来的生活没有安全感的时候,这个社会的价值观一定值得我们质疑。

人生无榜样,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它体现着人价值的沦丧,人生的虚无,人格的真空。

在物质时代找寻人类诗意的生存,良性的发展,是我们今天首要的任务。

幸福在哪里?幸福在每个人的心里。幸福在我们整体社会的正常价值观里。

今天一个人被饿死很难,而被吓死却很容易。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想不通的事。

我们还是回到自身,不要自己为难自己,不要自己苟责自己。满意自己,宽容自己,善待自己,自己好好对自己,这才是幸福的起点。

猜你喜欢

  • 李清照爱国的故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1130年11月,皇上看到身后跟随的人太多不利逃跑,干脆就下令遣散百官。李清照望着龙旗龙舟消失在茫茫大海中,就更感到无限的失望。就按封建社会的观念,国家者国土、国君、百姓。今国土让人家占去一半

  • 李清照买书的故事

    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十分爱读书,常常因得到一本好书而不食不眠。她从不像其它的女儿家对胭脂水粉兴趣浓厚,反倒痴迷醉心于读书。所以平时李清照出门逛街的时候,很少买针线首饰之类的东西,她最爱去的地方便是书市。有一年清明前,李清照的姨母给她做了一件漂亮

  • 诸葛亮的故事四则

    神机妙算救后代这件事情的真否无法考证,从记载来看,可能性还是有的。相传,诸葛亮在临死前对后代说:“我死后,你们中的一个将来会遇到杀身大祸。到那时,你们把房拆了,在墙里面有一个纸包,有补救的办法。”诸葛亮死后,司马0打下天下当了皇帝。他得知

  • 项英小故事:斯诺送的派克钢笔

    军事博物馆珍藏着一支埃德加·斯诺赠给项英的"派克"钢笔。这是一支老式的"派克"钢笔,长12.5厘米,暗红色的塑料质笔身镀有金色的圈纹,已经有些变黑的金黄色笔头上依稀可以看出"PARKERJ

  • 邓小平的三次婚姻

    1939年8月邓小平与卓琳在延安结婚对于邓小平个人生活方面讲,第三次回延安的收获是最大的,因为他结识了终身伴侣卓琳,此后共同走过了风风雨雨的58年,共同经受了政治上的第二次、第三次“落”与“起”的惊涛骇浪。邓小平不愿谈往事,不愿谈自己的过去

  • 苏东坡与王安石是一对仇敌

    说到苏东坡的敌人,最难措辞的莫过于王安石了,然而事实上又绝对无法回避王安石,因为两人不但分属两个政治营垒,而且彼此之间还有纠缠不清的私人恩怨。 苏东坡一入仕途就陷入了新旧党争,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他敬爱的朝中元老、他的亲朋好友,几乎无

  • 蒲松龄宴请宰相

    蒲松龄屡考不中,回至家乡蒲家庄除了教书之外,便是将满腔的忧愤都倾注在《聊斋志异》上,从不与官场来往。一日,忽然接到宰相一份请帖,上面写着:“请吃半鲁。”蒲松龄对此类请帖,深恶痛绝,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当官的还只顾吃喝玩乐。于是,对送请帖的来

  • 毛泽东“心软”的两个小故事

    一九四八年五月,毛泽东乘吉普车由城南庄去西柏坡时,在平山县境内发现有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躺在路边茅草上。身边坐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农村妇女,一圈人正围着她们在着急。女孩子双眼紧闭,脸色蜡黄,鼻子里不时地往外流血,已经奄奄一息了。“停车!”毛泽东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