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诸葛亮的故事四则

诸葛亮的故事四则

收录日期:2025-11-21 12:43:02  热度:8℃


神机妙算救后代

这件事情的真否无法考证,从记载来看,可能性还是有的。

相传,诸葛亮在临死前对后代说:“我死后,你们中的一个将来会遇到杀身大祸。到那时,你们把房拆了,在墙里面有一个纸包,有补救的办法。”

诸葛亮死后,司马0打下天下当了皇帝。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员将军是诸葛亮的后代,便想治治他。有一天,司马0找了个借口,把这个将军定了死罪。在金殿上,司马0问:“你祖父临死前说了些什么?”这个将军就一五一十地把诸葛亮的话说给他听。司马0听后,使命令上兵们把房子拆了,取出纸包。只见纸包里面有封信,上面写着“遇皇而开”。土兵们把信递给0,0打开信,只见里面写道:“访问后返三步。”0立即站起身退后三步。他刚站稳,只听“咔嚓嚓”一声响,0龙案上面正对的房顶上,一根玉掉下来。把桌椅砸得粉碎。0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反过来再看信后面写道,“我救你一命,请你留我后代一命。”看完这封信,暗暗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来.他把那个将军官复原职

吃瓜留子

诸葛亮不仅能种出好庄稼,而且还有一手种西瓜的好手艺。襄阳一带曾有这么一个规矩:进了西瓜园,瓜可吃饱,瓜子不能带走。传说这条“规矩”也是当年请葛亮留下来的。

诸葛亮种的西瓜,个大、沙甜、无尾酸。凡来隆中作客和路过的人都要到瓜园饱饱口福。周围的老农来向他学种瓜的经验,他毫不保留地告诉他们瓜要种在沙土地上,上麻饼或香油脚子。好多人都来问他要西瓜种子,因为以前没有注意留瓜子,许多人只好扫兴而归。第二年,西瓜又开园了,他在地头上插了个牌子,上面写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诸葛亮把瓜子冼净、晒干,再分给附近的瓜农。现在,汉水两岸沙地上的贾家湖、长丰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气,个大、皮薄、味沙甜。有些地方还遵守那条“吃瓜留子”的老规矩。

诸葛亮的鹅毛扇

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

关于鹅毛扇,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黄承彦的千金小姐黄月英并非丑陋,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姑娘。黄承彦怕有为的青年有眼不识荆山玉,故称千金为“阿丑”。阿丑黄月英不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她曾就学于名师。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来蜀国丞相诸葛亮。结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孔明对鹅毛扇爱如掌上明珠,形影不离。他这样作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要的是熟练并运用扇上的谋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

清朝康熙年间,襄阳观察使赵宏恩在《诸葛草庐诗》中写道:“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就足以证明诸葛亮手执鹅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离扇的原因。

诸葛亮的八卦衣

在戏剧和图面中,诸葛亮都是身披八卦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姿态。据民间传说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勤奋好学,师母所赏赐。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德操赏识,连司马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诸葛亮天资聪颖,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不解求知饥渴。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呜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司马先生在上课时,就问学生,鸡为什么不按时叫鸣?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个诚实的人,就如实地把鸡快叫的时候喂食来延长老师授课时间的事如实报告了司马先生。司马先生很生气,当场就把他的书烧了,不让他继续读书了。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

司马先生盛怒之下烧了诸葛亮的书,后经夫人劝解,又同意诸葛亮来继续读书。可没有书怎么读呢?夫人对司马先生说:“你有一千年神龟背壳,传说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晓五百年未来.不妨让诸葛亮一试.如果灵验,要书作甚?”司马先生想到把书已烧了,也只好按夫人说的办。

诸葛亮将师母送的神龟背壳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终身服饰——八卦衣,昔日所学,历历在目,先生未讲之道,也能明白几分。

猜你喜欢

  • 同高手过招

    一日,偶遇一位朋友,他供职于广州某大企业,该企业业务蒸蒸日上,生意十分兴隆。他问我最近打什么球,这年龄需要锻炼身体,不能再提吃老本,要创活力。我十分同意他的观点,说自己不打高尔夫,没有那种消费能力,而且那玩艺儿跟小时候玩玻璃珠入洞差不多

  • 撒切尔“投机”上大学

    一天,玛格丽特拿着一道非常简单的化学题请教父亲,父亲耐心地讲解完,疑惑地问:眼下战事正酣,你不觉得此时报考不合时宜吗?玛格丽特毫不犹豫地说:报考牛津是我的志向,每次机会都不能错过。父亲接着问:可化学并非你所擅长,为何非要选它呢?她笑了:

  • 爱与亲

    那年,她和他相识于工厂,他对她一见钟情,利用一切机会接近她。都是青年男女,时间久了,情愫渐生,她觉得他是真心的,便接受了他的爱。她带他回家,父母却不看好他,但她坚持要跟他在一起,为此跟父母闹得很僵。 他对她是宠爱的,他不让她做任何

  • 儿子搭起连心桥

    小儿一岁多的时候,我家对门搬来了新邻居。新邻居家的女主人不苟言笑,很内敛很冷峻的样子。见面和她打招呼,只嗯一句,算是搭讪了。 邻居家有个漂亮的小女孩,比小儿大一岁,长得像爸爸,性格像妈妈。才两岁半的小人儿,大模大样的,可矜持了。

  • 重点请放在最后

    日文里有个特色,就是句尾比句首重要。也就是说,愈是后面出现的内容愈重要。因此,绝对不要将人们喜欢看的或是宣传重点放在句首,一定要放在句末。 比方说,卖和服给京都人时,要说这是使用大阪的丝线,但是在京都织成。相反,卖和服给大阪人时要

  • 别太把自己当主体

    应朋友之邀,参观了他的奇石收藏。两间不小的房子里到处摆放着奇珍异石。惊叹大自然天然成趣的奇妙,也赞叹朋友慧眼识珠的匠心。看完了,朋友要我写几个字,我便写了人藏石原自爱好,石藏人却在精神赠他。我告诉朋友,在你收藏石头的同时,石头也收藏了你

  • 计时人生

    数日前,我到一文友家做客。该君写得一手好文章,时常有大作见诸各大报刊。一番寒暄过后,我表达出了自己的疑惑:要想写出好文章,除了学会观察生活和运用一些写作技巧外,您还有什么真经?对方颔首一笑,帮我续满茶。我又说:我每天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好几

  • 不计算=轻松

    我不计算,也就是说,对事情我不再精打细算。 过去,我习惯计算许多事儿在任何受邀的晚宴上,我计算吃掉的炸薯条的数量和第二天需要花多少时间在跑步机上才能将其消耗掉;我以朋友公寓的面积和可能的购买价格推算她的薪水,比较我们之间的差距;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