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行走的棕榈树

行走的棕榈树

收录日期:2025-11-20 12:05:55  热度:8℃

在南美洲厄瓜多尔大森林里,生长着一种很神奇的棕榈树,这种棕榈树能从一个地方行走到另一个地方,一年最多可以行走20米。很多游客都对此感到迷惑不解:这种棕榈树到底是怎样行走的呢?它们为什么要行走呢?

皮特·维森是斯洛伐克国家科学院资深的植物学家,一直热衷于对棕榈树行走之谜的研究。皮特·维森和助手深入厄瓜多尔大森林腹地,通过数年的追踪和探查,终于揭开了棕榈树行走之谜。

几年来,皮特·维森一直把厄瓜多尔森林里的几棵棕榈树作为指定的研究对象。皮特·维森先在这些棕榈树身上画上了符号,并把见到棕榈树的最初位置做了标记,然后在这些棕榈树的附近安装了几台摄像装备,一天24时从不同角度严格拍摄着棕榈树细微的变化,并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

通过多年的追踪观察,皮特·维森发现,这种神奇的棕榈树是靠树根的根须完成行走的。跟其它那些树根完全藏在地下的树木不同,行走的棕榈树有着悬空根系,从树干的下端开始分叉,看起来就像是一把扫帚。然而,就是这些类似扫帚的根须,帮助高大的棕榈树完成了行走的整个过程。棕榈树的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和充足的阳光和水分,随着土壤的侵蚀和养分、水分的消耗,棕榈树为了满足自身生长对养分。水分的需求,便会不断地长出新的根须,而这些新根须会主动寻找更加坚实和肥沃的土壤扎根进去。随着新根须扎入新的土壤,这棵棕榈树会逐渐向新根须那边弯曲,老根须也随之慢慢抬起。当新根须不断向新土壤伸展、逐渐变得粗壮,并深深扎进泥土足以支撑和供应一棵棕榈树的生长需要时,那些老根须便逐渐地退化、枯萎、腐烂,最后全部死亡,化为肥料融入泥土。如此的循环往复,日积月累,棕榈树就在不经意间实现了它的行走目的。而棕榈树整个行走过程的大政方针就是趋向更好的光照和更坚实肥沃的土壤,使得棕榈树获得更好的阳光、水分以及土壤里的养分,长得更加茁壮和高大。

行走的棕榈树也给了人类启示:不要固步自封,要大胆走出去,积极汲取别处的“养分”,才能更利于自己的成长。

猜你喜欢

  • 苏联植物育种学家米丘林果园抓贼的故事

    一天,一群小调皮偷偷钻进果树实验园,狼吞虎咽地吃起了果子。他们开心地说笑着,还忘形地追逐打闹。这时园主出现了,孩子们一片惊慌,丢下手中的果子,没命地四处逃跑。园主只是逮住了他们的小头领,让他乖乖跟着走。小头领害怕极了,心想:这下可闯祸了。然

  • 卓别林的故事-理发

    说起卓别林,想必许多人都知道吧,他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喜剧大师。现在,我给大家讲个卓别林理发的故事。但要请各位注意,等会儿有个问题要你们来回答。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天,卓别林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小镇

  • 机智的卓别林

    天才幽默大师卓别林曾被歹徒用枪指着头打劫。卓别林知道自己处于劣势,所以不做无谓抵抗,乖乖奉上钱包。 但是,他对劫匪说:这些钱不是我的,是我老板的,现在这些钱被你拿走了,老板一定认为我私吞公款。兄弟,我想和你商量一下,拜托你在我帽子上开两枪,

  • 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陈景润是国际知名的大数学家,深受人们的敬重。但他并没有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而是把功劳都归于祖国和人民。为了维护祖国的利益,他不惜牺牲个人的名利。1977年的一天,陈景润收到一封国外来信,是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写给他的,邀请他出席国际数学家大会

  • 炸药之父诺贝尔

    提到诺贝尔这个名字,全世界几乎无人不知没人不晓。诺贝尔是瑞典籍的科学家、发明家,他因发明炸药、雷管并经营、生产这两样东西而成为富豪。诺贝尔临去世前留下遗嘱,决定在他死后把遗产的一部分作为基金,以其全部利息分成五等份,作为对人类幸福最具贡献者

  • 乐观的拿破仑

    拿破仑在一次与敌军作战时,遭遇顽强的抵抗,队伍损失惨重,形势非常危险。拿破仑也因一时不慎掉入泥潭中,被弄得满身泥巴,狼狈不堪。可此时的拿破仑浑然不顾,内心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打赢这战斗。只听他大吼一声,冲啊!&rdqu

  • 牛顿的故事

    少年牛顿后来,迫于生活,母亲让牛顿停学在家务农。但牛顿对务农并不感兴趣,一有机会便埋首书卷。每次,母亲叫他同她的佣人一道上市场,熟悉做交易的生意经时,他便恳求佣人一个人上街,自己则躲在树丛后看书。有一次,牛顿的舅父起了疑心,就跟踪牛

  • 牛顿三轶事

    怀表成了鸡蛋 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 正在聚精会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