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孝”是很难做的一个字

“孝”是很难做的一个字

收录日期:2025-11-20 21:49:45  热度:10℃

“孝”是很难做的一个字

母亲去世以后,老家便只剩下年近70岁的父亲。我不忍他孤零零地留在乡下,便把他接到桂林跟我们一起生活。

老公是个极敦厚的人,对老人自然孝顺,刚上幼儿园的儿子受我们的影响,对外公也非常恭敬。由于工作比较清闲,那段时间,我总是提前下班,尽量多陪老人说话。本以为,这样舒坦的日子会让父亲满意,然而,几天新鲜劲儿过后,老人家就嚷嚷着要回老家了。

我想,一定是我上班的时候老人独自在家太寂寞吧!那么,除了给他一个舒适的家,还得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帮他和邻居生活到一起才行。于是,我在小区里找了几个外地的老爷子,请他们和父亲一起喝茶,介绍他们认识,并私下拜托他们陪父亲玩玩牌、说说话。很快,父亲便有了几个老年玩伴。

然而,父亲仍然不大开心。有人告诉我,别是老头子丧偶以后,想找个老伴但又不好意思开口吧?我觉得此话有理,便做了几番试探,却发现他并没有这个想法。

我记忆中的父亲率性随和,要强,还稍带点大男子主义,可如今到我家,却终日沉默着,习惯于看我们的脸色。跟我们说话,他竟跟小媳妇似的,怯声怯气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这个家里受尽了虐待。

不管我们付出了多少孝心,还是没能让老人家快乐起来。父亲脸上终日挂着忧伤,身子越来越瘦弱,经常唉声叹气地说:人老了,真的不中用了!

唉,这个老父亲,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难伺候了呀!我第一次感觉,“孝”是多么难做的一个字。

孝顺也需要智慧

不久,父亲提出要去看望哥哥一家,去他家住上一段日子。我不甚赞成,父亲在我家尚且唉声叹气不能习惯,到了长沙后,恐怕更难适应那里的生活吧!

然而,父亲执意要去。于是,我只好对嫂子千叮万嘱,希望她对老人能多一点包容。

没想到,哥嫂并没如我希望的那样善待父亲。听一个亲戚说,父亲去哥哥那里没多久,就去工地帮哥哥守材料去了。其时正是冬天,北风刮得呼呼响,工棚的条件差,一到晚上,被窝里一丝热气也没有。父亲还得半夜里爬起来执勤,也太辛苦了。不仅如此,听说老人家每天还要骑着自行车跑十几里的路去菜市场给工地的食堂买菜,下雨天气,天冷地滑的,万一不小心摔一跤,那可怎么办?

我一听说这事就沉不住气了,立即打电话质问哥哥,并请他让父亲马上来桂林。哥哥却说,是父亲执意要去工地帮忙的,他在那里干得开心,不肯来桂林。

我不大相信,便直接打电话给父亲。可父亲的耳朵有点背,我说东他说西,交流起来非常困难。于是,我连夜坐火车赶去了长沙,想亲自把老人家接回来。

见到父亲的时候,是在第二天上午。在工地上,我见到了买菜回来的父亲。初春的天气,虽然不热,可他却忙得汗流浃背,但精神却很好。没想到,在这里忙活了个把月,他的面色反而变得红润,身体比过去更硬朗了。

见我到来,父亲非常高兴。他一边招呼我去简易的工棚坐,一边指挥别人搬走买回来的菜。哥哥笨手笨脚去帮忙,父亲将他推到一边。猛然间,我惊奇地发现,从前那个开朗乐观有点大男子主义的父亲又回来了。

我很不解,难道父亲真是劳累命,一辈子要忙忙碌碌才会高兴吗?

哥哥狡黠地说:你也看到了,老爷子比在你那边过得更开心吧!那么,还怪我剥削老人的劳动吗?其实,孝顺也是需要智慧的。只有给老人最好的尊严,让他觉得自己的存在尚有价值,才是真正的孝顺。在母亲去世之前,老人家一直觉得自己是家庭的支柱。可母亲走后,他到你家处处受到照顾,便开始认为自己是个负担是个累赘,进而产生内疚心理,随之而生的便是畏惧……

经哥哥这么一说,我想,从今以后,我便知道该怎么去孝顺老人家了。

老人家就是用来麻烦的

父亲再次来桂林看我们的时候,又过了一年。

这回,我可不能让他光享清福了。院子里杂草长出来的时候,我会递给老人家一把锄头,说:老爸,我正忙着,麻烦您给我锄一下草好吗?我教会了父亲使用煤气灶,出去上班时,不再匆忙地赶回来,而是交代老人家说:老爸,我今天下班迟点,麻烦您帮我先做好饭,宝宝特别喜欢您烧的鱼……

老公则更会“麻烦”父亲,他说:老爷子,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饲料鸡太难吃了,能不能麻烦您把买回来的那几只再养上十天八天的?于是,父亲立即找来工具和材料,做了个漂亮的鸡笼,白天提上鸡到楼顶去放养,晚上再收回来。在老公的要求下,父亲还找来大大小小十几个花盆,全部种上青葱大蒜等能拿进厨房的东西。每天看着我们美滋滋地吃着他亲手种的菜、做的饭,父亲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成就感。

在我们的带动下,儿子也不怕“麻烦”外公了。他再不肯坐校车上下学,每天坚持要外公接送。父亲在单车后面加了个小座椅,风雨无阻地接送儿子。从幼儿园到家里,一路上,每天都能听到一老一小两个人叽叽咕咕,说说笑笑。

父亲在我家终日忙碌着,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多,说话也变得响亮了,再不提要回乡下老家的事。年前哥哥请他去长沙,他环顾我家四周,满眼的不舍,并说:我去长沙,你们能行吗?我和老公忙说:不行不行,老爷子,我们这么需要您,您老早去早回啊!

猜你喜欢

  • 大唐才子踏歌来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在《世说新语》的字里行间,魏晋名士对浙东山水赞羡不已。流风所及,有唐三百年,无数文人骚客踏歌而来,其中不乏如卢照邻、骆宾王、宋之问

  • 幸福照相馆

    我叫赵增强,算是现在大北照相馆中还冲”在一线的老师傅了。当年服务学校毕业的摄影系学生,能进大北工作是种荣幸。我是1975年进入大北实习,半年后留下来了。听老一辈说,当年做学徒很苦,不仅要学技术还要打扫卫生,遇上狠点的师傅打骂也是

  • 照相

    一天,春草风一般地从家里跑出来,看看旁边没别人,她从兜里掏出一张纸片,神秘地说,给你们看我的相片。纸上真有一个春草,那个春草捧着个大苹果,咧着嘴——是在笑,可龇牙咧嘴的,一点也不像平日里那样自然、好看。我们一群小伙伴

  • 刀客遁

    多出来的那个刀客只有一条腿,他没有和别的刀客一起去河边溜达,他独自坐在河边的一面石崖下眯着眼睛晒太阳。谁家多请了一个刀客,谁家干的?双方互相质问,互相都不承认是自家所为。刀客们还在河边言笑晏晏,杨白两家眼看要动手了。争吵声惊动了在河边的刀客

  • 戏子

    她的母亲是个戏子。她长得象母亲一样梨花带雨,娇怯妩媚,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牵惹着人的幻想。她不知道父亲是谁。家里的男人走了一个,又来了一个,看着母亲用脂粉供养的青春都给了那些不相干的人,她渐渐长大的心便有了难以言诉的凄皇。?她的母亲要她学戏,

  • 梧桐下的“戏子”

    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顺着弯弯曲曲的小巷涌进了整个小镇。绯红的云霞下,小镇被淡淡的炊烟簇拥着,仙境一般在阳光、炊烟调和成的朦胧的橙色中静静摇晃。此时,镇东的一座大院里传出窦娥悠悠的哭诉声。镇上的人们早已习惯了每天黄昏时分沉浸在亦欢的吟唱中。不

  • 蛇腹脱险的士兵

    清朝光绪年间,甘肃兰州有个中年军官张营长(千总),面目狰狞可怖,野兽一般五官不全,面目全非。他没有耳朵、鼻子、嘴唇,脸上、头上的皮肤疙疙瘩瘩的,只有眼睛炯炯发光,洁白的牙齿森森然。有人问他为何弄成这样一副相貌,他向人讲起他一段传奇经历。张千

  • 大太监

    1长安的雪足足下了三天三夜。小太监急匆匆跑进梓橦宫,喘着粗气对趴在软榻上浅睡的洛枝说:娘娘,皇上驾崩了!太子爷和无宴总管起了争执,在钟离宫里闹得不可开交,太子爷说要杀了总管大人!”洛枝一下子站了起来,飞快地跑出梓橦宫,小太监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