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芙蓉街66号

芙蓉街66号

收录日期:2025-11-20 21:00:55  热度:9℃

不是“虚拟”空间,而是“形象”工程。

小王是市民政局地名处的一名干部。这天,他正在办公室查资料,一抬头,见一位老汉在门口探头探脑,一副想进又不敢进的样子,就忙热情招呼道:“大爷,您有什么事吗?”老人受到了鼓励,脸上挤满笑容,小心地问:“同志,这里管门牌号吗?”原来是来办理门牌号码的,小王忙把老人请进屋。

老人进来后,小王才发现,老人原来是个瘸子,个头不高,满脸皱纹,上身穿一件藏青色的中山装,虽然皱巴巴的,但成色还新,估计是为办事特地换的。小王和气地问:“大爷,您身份证和房产证带来了没有?”老人从怀里掏出身份证递过来,小王一看,老人姓赵,是外地人,猜想他大概是在本市买了房子,所以要来办门牌。小王又问:“房产证呢?”老人讷讷地说:“我没有房产证。”小王一怔:“大爷,您没有房子,那还来办什么门牌呢?”谁知老人却又说:“我有房子。”

这事儿奇怪了!小王想:在城区建房,事先都要申请门牌号码,这有房而没门牌号码,估计是违章建筑,于是就说:“大爷,那您就让单位或者居委会开一个证明来吧!”谁知老人连连摇头:“我没有单位,那地方也没有居委会。”这下小王愣住了:“那……大爷,您到底住哪儿?”老人赶紧回答:“城南,龙河边。”

龙河边?小王搞区划工作多年,说他是“活地图”一点不夸张。他知道,龙河在市区最南边,再往北就是环城路,而环城路跟龙河之间,是一条二十米宽的绿化带,那里只有一片小树林,哪来的民居呀?小王把身份证还给老人,抱歉地说:“大爷,对不起,根据规定,您这种情况,不能办门牌啊!”老人恳求说:“同志,你就给办一个吧,为了办这个门牌,我已经跑了不少地方了,人家都不管。你就行行好,给办一个吧。”他一边说,一边哆哆嗦嗦地从怀里摸出一包烟来,递给小王。

小王的心猛地一抖,老人这张饱经沧桑的脸,让他不知怎的突然想起了故去的爷爷。小王是爷爷带大的,爷爷操劳了一辈子,他不图回报,就是希望孙子有了本事后能为老百姓做些事。小王不忍心让老人这么失望地离去,想了想,说:“这样吧,大爷,我跟您去您家看看,只要可以办,我一定帮您办一个。”老人听了顿时喜上眉梢,对小王千恩万谢。

于是,小王就跟随老人来到城南龙河边。当老人把自己的家指给小王看的时候,小王惊呆了:这是一个建在郊外的公共厕所,旁边用石棉瓦搭了一个几平米的小棚子,走进小棚子,只见里面堆满了纸箱、塑料瓶等破烂。小王心中一酸:“大爷,您就住这?”老人说:“我住外面,里屋我女儿住。不瞒你说,隔壁厕所,还有这河边的卫生,都归我管,我就在这落脚,也图个方便。”

小王探头朝里面看了一眼,所谓的“里屋”里除了一张小小的床,地上几乎堆满了杂七杂八的东西,墙上还挂着一张照片,照片上,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正靠着老人甜甜地笑着。老人乐呵呵地对小王介绍说:“这是我闺女,叫小雪,书读得可好哩,今年要考大学了!”

小王很惊讶:老人怎么还有这么小的女儿?他们老小就这么过着清贫的日子?小王看着,看着,鼻子发酸,眼窝发热,差点涌出泪来……

老人见小王不出声,有点儿着急,就问:“同志,你看,我没有骗你,我有房子,能办门牌吧?”小王实在不忍心拒绝老人,可像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替他办什么门牌,别的不说,如果老人以后不做这份工作,有关部门肯定不会让他继续在这里住下去。可是,怎么对老人说呢?

小王想了想,不解地问老人:“大爷,您……您为什么非要办门牌呢?”老人看了一眼照片上的女儿,忧心忡忡地对小王说:“同志,我女儿马上就高考了,将来上大学,学校要发录取通知书,到时候没有地址,收不到可就耽误事了。”小王恍然大悟,怪不得老人这么着急呢!可这问题不难解决啊,他说:“大爷,您别急,录取通知书可以直接寄到学校啊,您让您女儿到学校去拿不就行了?”

老人连连摇手,说:“那可不成!听说去年有个学生让把通知书寄到学校,结果弄丢了,连大学都没上成。”老人顿了顿,又说,“还有,小雪上大学后,肯定要填这表那表的,要是连个家庭地址都没有,会让人瞧不起的。对了,以后小雪上了大学要给我写信,没有门牌号,我咋能收到呢?”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门牌号,对老人来说有这么重要!

小王太为难了!他十分同情这一对老小,可他是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办事,这是原则。小王只好狠狠心,对老人说:“实在对不起,您这种情况,真的不能办门牌号码!”

老人的眼神直了,呆了片刻,突然泪流满面,失声痛哭:“同志,小雪命苦啊,我跟你说实话吧,她是我捡来的孩子啊!”怪不得他们年龄不对嘛!小王心中百感交集,他沉吟半晌,说:“大爷,您别着急,我回去再想想办法吧!”

一个星期过去了。这天,小王来找老人,果真将一个门牌送到老人手里,还帮他钉在小屋的门檐上。老人不识字,小王就解释说:“大爷,这门牌上写着:芙蓉街66号。这就是您家现在的地址!我把这个门牌号通知邮局了,以后小雪上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小雪给您写的信,都会送这儿来,您就只管等着收吧!”老人没想到事儿这么快就给办成了,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声说共产党的干部好。

晚上,老人的女儿小雪放学回来了,一看到门檐上崭新的门牌,乐得跳了起来。可再仔细一看,她脸上的笑容凝固了,满眼疑惑地问道:“爸,为什么叫芙蓉街呢?”老人往身后的龙河边一指,说:“民政局那位姓王的同志说了,这不栽着一排芙蓉树吗?所以咱这儿叫芙蓉街。嘿嘿,这名字好听!”小雪又问:“那……咱是66号,65号在哪里呢?”老人一怔,挠挠头:“这我倒没问。小雪,人家王同志一看就是个好人,不会骗咱们的。王同志说了,照这个地址寄信,保证能收到。”

可是,小雪还是有点将信将疑。第二天,她悄悄按这个“芙蓉街66号”的门牌地址发了一封信,没想到放学回家,远远的,就看到老人手里举着信,像个孩子似的直朝她嚷嚷:“小雪,快来看,谁这么快就给咱家来信了?”小雪眼里涌出泪花:“啊,真的!这门牌号是真的!”

时间过得很快,星期天的一个下午,小王正在家里上网,突然门铃响了,开门一看,是个不认识的女学生。他愣了一下:“请问,你找谁?”姑娘羞怯地问:“您是民政局的王叔叔吧?”小王心里一动:“你……是小雪吧?怎么找到这儿的?”小雪点点头,说:“王叔叔,我就是小雪,我是按您给我们家的门牌地址找来的。您看……”她抬起头,指指小王家门口的门牌,“我们家的跟你们家的一模一样:芙蓉街66号。”

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小王忙将小雪让进屋,解释说:“小雪,按照规定,不可能单独为你家规划命名一条街道,也根本不可能为你家办一个门牌号,而你爸爸为了你,他的心情比山还重啊,所以我就……请原谅,我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

小雪满含着感激的泪水,问:“王叔叔,那封信,一定是您特地让人送去的吧?”小王点点头:“小雪,你放心,这个门牌号咱们两家共用,如果有你们的信,不管多忙,我都会马上给你们送去,绝不会耽误的。”小雪低下了头,说:“可是,王叔叔,那多麻烦您啊!”小王望着这个懂事的姑娘,疼爱地说:“小雪,一点也不麻烦。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把我当成你的亲叔叔。和你爸爸那儿一样,这里也永远是你的家。”

小雪心里一个颤栗,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忽闪着,惊喜地问:“王叔叔,真的可以吗?”小王使劲地点点头,真诚地说:“是的,只要你愿意,芙蓉街66号,就是我们共同的家。还有,好好学习,好日子还得靠自己去实现!”小雪泪眼蒙眬,似乎听懂了小王叔叔的话……

猜你喜欢

  • 学霸,别让自己成为“享受无力”的人

    学霸,别让自己成为“享受无力”的人我中学时代有个同桌,每次发试卷就爱跟我比分数,有一次她考了140分,她说:“哎呀好低啊!”然后我141分的卷子发下来了,她说:“哎呀好高呀。”我说:“你考的也好啊。”她说:“差死了差死了……”我当时觉得她就

  • 螺蛳粉先生:小本创业玩转“微营销”

    螺蛳粉先生:小本创业玩转“微营销”创业:从兴趣出发我比较喜爱美食,尤其是螺蛳粉。2010年,我在北京开了一家实体店叫“螺蛳粉先生”。店铺很简陋,在海淀区一个菜市场里,当时只有5张桌子,连我一起只有4个员工,投入的资金也不到10万元,但是却占

  • 请记得带上勇敢

    请记得带上勇敢我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保险推销。为了激励员工勇往直前,公司每天都会开早会,不但销售达人可以做激情澎湃的演讲,新人也可以上台诉说心得体会。尽管氛围很好,新人还是有些腼腆,至少,我就一次也没有上过台。但是,和我同时入职的一个女孩却总

  • 撒娇也是生产力

    撒娇也是生产力日本内衣品牌Triumph推出一项“撒娇模式”:女性可以在其网站上挑选喜爱的商品放入“撒娇购物车”,填好自己的收件地址,然后由系统发送到男友邮箱。男友可以选择付款还是拒绝。八成以上的男人都会选择付款,撒娇支付成为这个品牌销量迅

  • 你打算什么时候从重复中惊醒

    你打算什么时候从重复中惊醒人最大的惰性在于学会“习惯”,当习惯了上班睡觉再上班再睡觉的重复生活后,似乎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可内心深处总是会有一丝不安,生活似乎不应该如此……大四时,我全职实习,每天早晨坐两个小时公交车上班,忙忙碌碌的一天之后,

  • 那个吃着好炖流着泪的姑娘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高二的暑假,在7-11当收银员,老实说,我并不怎么缺钱花,也不是要打着“体验生活”“自强自立”的幌子来提早感受这个社会,我会这样折腾自己是为了一个“姑娘”,这“姑娘”是我逛街时偶遇的,她光芒四射,线条婀娜流畅,美得简直不可

  • “空盒子”靠近成功

    “空盒子”靠近成功20岁时,胡震生从成人大学会计系大专毕业,进入秦皇岛税务局做电子报税员。三个月后,他不满足于每月800元的薪水,毅然辞职加入“北漂”。刚到北京,他没钱没朋友也没关系,找工作接连受挫。不久,他注意到中关村新开了很多公司,于是

  • 人这一生为什么非要努力不可

    原本这是“知乎”上很火的一个问题,每个人的答案,没有相同,却有一句话,直戳心底:别忘了,当年你是第一名。至少初中以前,我是从未奢望过考第一名的,不是不敢想,是没想过。父亲早期是个木匠,为有钱人家打打家具,刷刷涂料。母亲则守在家里,照看我和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