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古今第一廉吏于成龙简介 历史上真实的于成

古今第一廉吏于成龙简介 历史上真实的于成

收录日期:2025-11-20 23:52:37  热度:9℃

最近看央视电视剧频道播放的四十集古装连续剧《于成龙》,深深折服在于成龙的人格魅力之中,让人不禁好奇,在真实的历史中,于成龙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吴子牛导演执导,由成泰燊主演的电视剧《于成龙》中,以于成龙为官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在他的为官生涯之中,为民做主、为民请命、为民除害、为民造福的故事。历史上真实的于成龙,是否像电视剧中展现的那样,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呢?

历史上的于成龙,的确以清廉能干著称,曾经三次评卓异政绩,被康熙帝赞扬: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

于成龙生于明朝末年,是山西永宁人氏,字北冥,号于山。于成龙在家排行老二,母亲田氏在他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父亲继娶了一位妻子,于成龙与继母生活和谐。

崇祯十二年,于成龙参加乡试,痛陈科举舞弊的问题。因此未能入正榜,被列入正榜,仍能参加会试。会试及第之后,腐朽的统治让于成龙不愿意出仕做官,于是以父亲老病为由回到家乡。

清顺治早期,于成龙也曾经参加过科举。但是第一次科举失败了,而那个时候于成龙已经三十五岁,家庭的重担落在肩上,使他无法专心学习,于是就暂时放弃了科举。

当时于成龙长兄去世,父亲老病,需要汤药,母亲虽然康健,但是却也是暮年。上有老,下有小,家中大大小小都指望于成龙养家糊口。所以生活清贫,也无法专心学业。

父亲去世之后,守孝期满,于成龙才得以在顺治十八年,继续到国子监学习,准备出仕做官。也是这一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县令。为了心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的抱负,于成龙辞别妻子,来到有名的贫困县罗城,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罗城县是于成龙的起点,也是他清廉为民最主要的体现。在这里担任县令期间,于成龙可以说将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罗城县当时只有六户人家,土地贫瘠,就连县衙也就是三间破茅草屋。于成龙最后只能寄居在关帝庙中,在这里办理事务。

罗城的前两任县令,一死一逃。而于成龙到了这儿之后,随从的无名仆从也一样死的死,逃的逃。于成龙到这儿不久也生病了,但是他却带兵坚持工作。

为了吸引外来人民定居,恢复农业生产,下令切实解决新附百姓的定居和垦荒中遇到的问题。

穷山恶水出刁民,罗城县穷困落后,自然也不怎么服管制。所以除了贫困是罗城县的大问题之外,犯罪率高也是当时的主要问题。深知乱世用重典的于成龙,建立保甲,严惩缉获案犯,大张声势地严禁盗贼。

当时领县常来侵扰,于成龙一介书生,召集壮士,训练民兵。最后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决定亲自带兵前往缴杀邻盗。于成龙如此决心,让邻盗惊慌,最终主动求和。于成龙因此,保护了罗城县的安宁。

在于成龙的治理下,罗城县逐渐恢复生机,渐渐的富裕起来,于成龙因此受到上峰赏识。此后在各地任官,于成龙都坚持自己在罗城县的作风。办事为民,大公无私,为百姓谋福利。

他一生清廉为官,去世之后,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清廷上谥号清瑞。正是因为他的清廉正直,一心为民,所以才受到百姓的爱戴。就像电视剧演的那样,当他重新回到当初任地之时,老百姓们纷纷将他包围,像是对待亲人一样,关心他的生活,与他说些家长里短。

猜你喜欢

  • 周文王访贤

    很久以前,周文王出外访贤,途经到一所村庄,觉得肚子饥饿,口中发渴,实在难忍,就坐在大树下休息。正巧,一位农妇,手提一瓦罐稀面糊糊,从这里路过。文王连忙问农妇道:大嫂手提稀饭,去哪里呀?”农妇告诉文王:丈夫在田间劳动,时已过午,去

  • 国王巧选太子

    远古时候,有一个国王非常英明,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一片繁荣景象。可是有一件事,使他愁眉不展,那就是他年至花甲,膝下仍无一子。有一天,国王想出了一个办法,说:我要亲自在全国挑选一个诚实的孩子,收为我的义子。”他吩咐发给每一个孩子

  • 兵士智斗大臣

    从前,有一个皇帝很爱戴戒指,他还在他最喜欢的一枚戒指上刻了名字。有一次,他戴着这枚戒指到国内游玩,可是不知怎么搞的,竟把它给丢失了。他回到京城,立刻命令通告全国臣民:谁要是找到了皇帝的刻名戒指,并且送到他手里,皇帝绝不吝惜金银,赏给来人一笔

  • 花木兰攻山

    相传,在很早以前,承德东北边的黑山叫摩天岭,这里地势险峻,很难有人能攻下。摩天岭的西面是悬崖峭壁,东面与大山相连,只有南边的龙潭洼一条山路可通。在花木兰抗击匈奴那阵,这里住的是匈奴的先锋官右贤王。匈奴兵将把守住南山口,只要有兵马攻山,滚木擂

  • 一文钱难倒赵匡胤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据说,当他还是一名武将时,就已名扬四海、威震八方了。可是,这样一条英雄好汉,曾因一文钱竟被逼得就地打滚。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有一次,赵匡胤领兵打仗,因寡不敌众,吃了败仗。他单枪匹马冲出重围,跑了一段路程,只觉得又饥又渴

  • “光棍节”的由来和故事

    光棍”最初并非指单身而是流氓地痞光棍”一词在中国最先出现于元朝。元朝萧德祥的杂剧《杀狗劝夫》楔子”里写道:却信着这两个光棍,搬坏了俺一家儿也。”这里的光棍”就是流氓、地痞、无赖、人

  • 吴王夫差的故事

    从前,扬州这个古城属于吴国的地盘,非常荒凉,处处杂草丛生,蚊虫成群。而现在,这里却是一个花红柳绿、稻谷丰产的宝地,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里流传着一段很有趣的故事。那还是在远古时候,中国被分成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国家,它们之间连年不断地打仗,老百姓

  • 岳阳楼的传说故事

    唐朝开元四年,有个姓张的大官被贬到岳州(今岳阳市)来当太守。张太守到了岳州之后,愁眉紧皱,痛苦不堪。有一天,他带着几个人出去巡视,顺便散散心,可是转了半天,也没找到个风景好的地方。太阳落山的时候,太守带着随从转到西门外湖边上,看见前面有个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