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光棍节”的由来和故事

“光棍节”的由来和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5:30:29  热度:8℃

“光棍”最初并非指单身而是流氓地痞

“光棍”一词在中国最先出现于元朝。元朝萧德祥的杂剧《杀狗劝夫》“楔子”里写道:“却信着这两个光棍,搬坏了俺一家儿也。”这里的“光棍”就是流氓、地痞、无赖、人渣、烂仔的意思。

明末凌蒙初的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卷27:“元来临安的光棍,欺王公远方人。”

清朝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第46回:“恐怕是外方的甚么光棍,打着太尊的旗号,到处来骗人的钱。”也是这个意思。(呵呵,即使从今天来看,这个最初的意思也还是有一定道理哟!)

只是到了明朝以后,“光棍”才指没有老婆的单身成年男人。明朝冯惟敏的杂剧《僧尼共犯》第一折:“哄俺弟子都做光棍,一世没个老婆。” 清朝洪楝园的杂剧《后南柯·招驸》:“妹妹已有人家,阿兄犹然光棍,岂不愧煞人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此外在一些方言里,“光棍”还有聪明人、好汉、识趣者的意思,如“光棍不吃眼前亏”的说法。

更有意思的是,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有种树也叫“光棍树”。

民间传说故事

传说中,有四个男人,当然都是光棍,也就是没老婆没女朋友没情人也没某某伴侣的那种。

他们聚在一起搓麻将。从上午11点打到晚上11点。输赢倒是次要的,奇怪的是,搓麻过程中,不论是谁和牌,自摸或者接炮,都是和四条。于是自始至终,都在,四条,四条,四条。最后有输得多的人火了,拍桌子说,四条四条,四条什么啊?另外三个说,四条就四条,还四条什么。

四条什么?这本来不算个问题,麻将牌里,四条就是四条,没有四条什么的说话。不过,打完麻将,他们一起去冲澡,把衣服裤子一脱,答案很快就出来了。输钱的那个人,十分兴奋,边冲水边欢呼,我知道四条什么了,我知道四条什么了!

后来,这四个光棍为了纪念终于知道四条是什么,特把这个设为光棍节。事有凑巧,这天刚好是11月11日,日历上,刚刚好,不多不少,也就是四条……

相传当天光棍们都要吃糖葫芦,而且要一口气吃光,这叫“脱光”,要不然,来年还是光棍。

猜你喜欢

  • 离家出走的兔子

    花格兔一边收拾行李,一边气鼓鼓地说:“哼,就因为多吃了一块糖就骂我,我要离家出走。”“哼,等你们找不到我的时候就该着急了。”花格兔看了看厨房里的妈妈和在书房里的爸爸,生气地把两个腮帮子鼓得像青蛙一样。花格兔决定先去田鼠家住几天。田鼠很愿意邀

  • 小圆圈要当警察

    在呼啦啦农场,有一只小猪叫小圆圈。他是呼啦啦农场出生的第39只小猪。和其他小猪一样,他每天都要上圆滚滚幼儿园。新年的第一天,小猪们在讨论自己的新年愿望。“我想增肥三十斤!”“我想学会滚泥巴!”……大家七嘴八舌说个不停。突然,小圆圈说:“我想

  • 玉米风铃

    秋天来了,狗熊先生的玉米丰收了。狗熊先生掰玉米的时候,不小心掉下了一些玉米粒儿。一只青蛙跟在他后面捡。“一颗、两颗、三颗……一下子捡到这么多金元宝。我发财啦!发大财了!我要给小鱼儿买一栋别墅、一艘游艇、一辆汽车、一架飞机——带鱼池的空中客机

  • 小跟班米粒

    淘淘狗和小老鼠米粒是好朋友,米粒就像小跟班一样,总是跟着淘淘。好朋友之间会闹矛盾吗?会啊!原来,最近米粒很喜欢模仿淘淘:淘淘伸着鼻子东闻闻,西嗅嗅,米粒也东闻闻,西嗅嗅;淘淘唱歌,米粒也跟着唱;淘淘说话,米粒也跟着说同样的话;淘淘不小心摔了

  • 鹈鹕妈妈的大嘴巴

    河岸边,老牛在吃草,小羊在抵角,小鸡吃饱了虫子正在看热闹。小河里,小鹅在游泳,小鸭在捉鱼,小鹈鹕(tí hú)玩水玩得真开心。鹈鹕妈妈飞来了。她捞了满满一嘴巴鱼,来喂小鹈鹕。小鹈鹕一头扎进妈妈的大嘴巴里,“吧唧吧唧”吃起来。小伙伴们都觉得他

  • 一头蓝象经过我窗口

    蓝象经过我窗口的时候,我正在火炉上烤着几个小桔子。“咦?可以给我也尝尝吗?”蓝象好奇地趴在窗台上问我。“当然可以。”我爽快地答应着,剥了一个冒着热气的桔子给它。“烤过之后味道很不错呢!”蓝象“吧唧吧唧”吃完了桔子后称赞道。“嗯,总觉得冬天吃

  • 板粟跳舞

    有一堆板栗,不知道到底是多少颗,他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悠闲地躺在板栗园的草丛里晒太阳。太阳柔和地照在他们身上,暖暖的。一颗板栗打了个呵欠,说:“有草丛真好,像绿色的地毯一样舒服!”“舒服的时刻,好想听板栗爷爷讲讲故事。”一颗小板栗轻轻地说

  • 小鳄鱼买牙刷

    小鳄鱼长着一张宽宽的大嘴,大嘴里长满了尖尖的牙齿。有这样锋利的牙齿真好,瞧,小鳄鱼吃起肉来一点也不费力,他天天“啊呜啊呜”地吃着大块大块的肉,吃得可开心啦,就连有些肉渣塞进了他的牙缝里,他也懒得去管。可是有一天,小鳄鱼的牙疼了起来,嘴巴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