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三纹松鼠的美丽传说

三纹松鼠的美丽传说

收录日期:2025-11-21 08:52:04  热度:9℃

古老的印度,一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那是个有关一只小松鼠的深刻寓言。

森林中所有的小动物,一直都快乐地生活着。在这片茂密的森林里,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变故,即使间或有几只猛兽经过,小动物们也懂得将自己妥善地藏匿起来,不至于成为猛兽口中的食物,所以这些小动物们,大都能够在森林中怡然自得地直到终老。

一日,天神心血来潮,想要测试森林中动物们对于危机的应变能力,便从空中挥下了一道闪电,刺眼的电光击中森林中最大的一株树木,立时便燃起熊熊的大火。森林大火一发不可收拾,火舌立刻四处飞蹿,席卷了森林中无数树木的枝叶,同时也威胁到所有小动物的生命安全。

惊慌的动物们拼命向森林的外缘奔逃,希望能逃出这场大火造成的劫难。但它们却不知道,当闪电击中那棵大树,大火燃起的同时,在森林四周,早已被大火引来了无数贪婪的肉食猛兽,它们也正张开大口,流着馋涎,等候这些小动物们自己送上门来。在这片森林的所有动物当中,只有一只小松鼠和别的动物不同。它非但不选择逃难,反倒奋不顾身地向着大火冲了过去。小松鼠在森林中一个即将被烈火烤干的水塘中,将自己瘦小的身子完全沾湿,然后再冲进火场,拼命抖洒着身上沾附的水珠,希望能缓解正在毁灭森林的火势。

这时,天神化身成为一位老人,站在小松鼠的身前,问道:“孩子,你难道不知道像你这样的做法,对这场大火而言,是根本无法造成任何影响的?”

小松鼠那条蓬松而美丽的大尾巴,已经被炙热的树枝烙出三条黑色的焦痕,但它仍在卖力地用身体沾水,试图灭火,百忙中还对天神化身的老者说道:“也许我的力量不足以灭火,但我相信凭着我的努力,至少可以减少森林中几只小动物的丧生啊!而且,或许因为我的执著,还有可能感动天神,让它降下甘霖,灭了这场要命的大火也说不定。”

只听得老者一声大笑,小松鼠的周遭突然变得清凉无比,大火在一瞬间消失无踪。天神接着伸出手来,在小松鼠烧伤的尾巴上轻抚了一下,顿时焦痕变成了三道奇幻瑰丽的花纹,这就是印度最美的三纹松鼠神奇而美丽的由来。

智慧点睛

勇气不是以力量的大小来衡量,而是看对信念能否坚持。无论将来是风雨还是彩虹,只要我们心中保持一种伟大的勇气,生命就一定不会因此而气馁,或陷入绝望之中。爱因斯坦说:“勇气是上天的羽翼,怯懦却引人下地狱。”让我们心中永远激荡着腾飞的勇气,绝不选择生命重心的堕落!

猜你喜欢

  • 海明威的一行字

    一次,一个从远方来的朋友到海明威家里做客,海明威事先说好去接他的。但是,他在车站等了半个小时,海明威也没出现。朋友只好继续等。原来,此时海明威正在创作小说《老人与海》,他从早上6点就开始写了,但是其中有一句话他怎么修改都觉得不好。他赤脚站在

  • 大师的幽默感

    同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在北师大中文系讲传统音韵学,讲到“开口音”与“闭口音”的区别,他举了一个例子。北京有一位京韵大鼓女艺人,形象俊美,特别是一口洁白而又整齐的牙齿,引人注目。女艺人因一次事故,掉了两颗门牙,应邀赴宴陪酒时,坐在宾客中很不

  • 王德林闻错即改

    有一次,袁世凯吩咐手下人给自己准备了一份简单的早餐:两条小鲫鱼、一小碟胡椒面和几个馒头。然后,他特意召见当时主管宣传的官员王德林。吃饱后,袁世凯指着剩下的鲫鱼和馒头责备侍者道:“跟你们说过多少遍,要节约……明天没有必要准备这么多啦!”说完这

  • 乔布斯的“时间胶囊”

    最近,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挖掘者》栏目的一次挖掘行动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因为挖掘的对象是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埋下的“时间胶囊”,人们好奇地想知道这位天才的发明家,在30年前究竟埋藏了什么。好在人们没有忘记这件事,而人类从不缺乏执着的探索

  • 在迷路中找到出路

    一个不满30岁的年轻人创办公司,依靠网游加速器这一软件,在短短几年内就吸引了近3000万的付费用户。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已获得国内四家投资机构的联合注资,总额将达1亿元,而这个年轻人就是袁旭。袁旭是四川雅安人。小学三年级时,袁旭跟随父亲到

  • 短板也有春天

    有一个女孩,初中时,除了语文,啥都不好,每学期的考试,语文接近满分,其余都不及格。因此,她每学期的目标就是要努力做到“少一门不及格”。但是,这个目标从来没有实现过。所以上数理化的课,她总是想入非非。她清楚地记得,一次上数学课,是在一个春天的

  • 胡适借书

    1947年,正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写了一篇关于《红楼梦》研究的文章,发表在了当年的《民国日报》上。胡适在看到这篇文章后,很欣赏周汝昌独到而大胆的观点,于是就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与他的观点做了探讨。周汝昌接到胡适的这封信后,年轻气盛的他很

  • 幽默大师林语堂的故事

    林语堂在东吴大学法学院教授英文课时,开学第一天,上课钟打了好一会儿他还没有来,学生引颈翘首,望眼欲穿。林先生终于来了,夹了一个皮包,包里装得鼓鼓的。学生们满以为林先生带了一包有关讲课的资料,兴许他是为找资料而迟到的。谁知,他登上讲台后,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