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九点五十分的爱情末班车

九点五十分的爱情末班车

收录日期:2025-11-20 21:45:17  热度:9℃

在一个闷热的夏天的晚上,城市的繁华与喧嚣被夜晚吞噬。人们匆忙地穿梭在拥挤的街头,忙于工作或回家的路上。在这个节骨眼上,九点五十分的爱情末班车即将驶离。

站在拥挤的公交车站,我观察着周围的人群。他们中间有努力奋斗的上班族,有匆忙赶会面的恋人,还有一些孤独的灵魂。大家都在等待着同一个目标,那就是九点五十分的爱情末班车。

这趟班车对我而言意义非凡。我踏上这趟每天穿梭于城市之间的末班车,也意味着一天的劳累即将结束。但在那个炎热的夏夜,这趟班车给我带来了一份特别的期待。

车门打开的一瞬间,空气中弥漫着微妙的甜香,我转头看到了她。她穿着一袭清凉的白裙子,长发随风飘动,笑容如花。这一刻,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

我试探性地望向她,她也回望着我。我们的目光交汇,仿佛整个世界都停止了旋转。她微微一笑,让我心动不已。

我慌忙走上了九点五十分的爱情末班车,却突然意识到自己没有空位可坐。于是,我转身向她询问是否可以与她共享一个座位。她友善地点了点头,我顺利地坐了下来。

在短短的几站路程中,我和她聊天,互相了解。她是一名自由职业者,平时热爱旅行和摄影。我是一名平凡的办公室职员,每天奔波于城市的喧嚣和拥挤之中。

时间在这个夜晚过得格外快,转眼间我们已经到达了她的下车站。她站起身来,准备下车的一刻,我突然感到一丝失落。我不知道下一次是否还能与她再次相遇。

她转过身看着我,笑着说:“下次见面吧。”她的声音轻柔而温暖,让我感到无比的宽慰。

她下了车,我留在了座位上,目送着她远去的背影。这一夜,九点五十分的爱情末班车成为了我与她之间特别的纽带。

从那一天起,每天的九点五十分,我都会在同一个车站等待乘坐九点五十分的爱情末班车。我是那种平凡的人,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浪漫的举动,只是默默地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等待着。

而直到有一天,九点五十分的公交车缓缓停下,我看到了她。她笑着走向我,静静地等待着我上车。那一刻,我知道,这趟末班车上有着旅行的温度和爱情的港湾。

猜你喜欢

  • 穿土

    河北临西县一带,原是黄河古道。自从黄河改道,留下了一望无际的黄沙土,用来种粮食算不上好土质,这里的老百姓一直过得很苦。话说早年间,这里有个沙土堆村,村子旁有一個很大的沙土堆。村里住着一个叫冯才的年轻人,靠给地主焦有良做工养活家人。焦有良占了

  • 厨斗

    1清朝乾隆年间,黄淮府古砀县有两家饭店特别有名,一个是城东汪家“醉仙楼”,一个是城西刘家“会客居”。两家饭店生意十分兴隆,掌柜都是大厨出身,所做的菜各有特色,因此名气不相上下。为了争得“第一”,两家虽然表面上和和气气,可暗地里却不停争斗,怎

  • 聚宝缸

       从前有一位农民伯伯,他在山坡上挖地,挖呀挖,挖出一只小水缸来。小水缸在这儿地下,不知道埋了多少年了,现在还好好的,一点也没有破。老伯伯想:我家里穷,连个放米的东西也没有,我就把这小水缸背回去放米吧。太阳下山了,老伯伯干完了活儿,把小水

  • 大掌柜的鱼

    年三十到了,大日升茶行东家的大宅院内,满眼帘的灯笼红光、满鼻子的酒菜飘香。按惯例,除夕之夜东家要犒劳大伙一顿丰盛的酒席。但是,满院子的节日喜气并不能冲淡掌柜们脸上隐隐的担忧。大日升茶行东家是个厚道和气的长者,一直以来他并不过问具体事务,每天

  • 给县太爷当爹

    1。祸从天降清朝道光年间,余姚县北门有家刘记包子铺。这刘记包子铺的掌柜刘长庚已年过六旬,大伙儿都管他叫老刘头。老刘头做包子的手艺那是没得说。他做出来的包子皮薄馅足,外观和口味都是一流。刘记包子铺的生意虽然很红火,可老刘头挣得却不多。这主要是

  • 小善和大善

    毛庄西南角,住着个姓毛的商人,毛商人不但聪明勤奋,能走遍天涯海角做买卖,还乐善好施,哪怕是遇上过路人有难,他也会慷慨解囊帮助人家,因此,毛员外家财虽多,却不遭穷乡亲们妒忌,大伙送他个“活菩萨”的美名,活菩萨有俩儿子,老大金梁五官端正,聪明过

  • 信义无价

    清朝末年,江南有个村子爆发了瘟疫,死了好多人。这村子中间有一条马路,马路将村子分成了前村和后村,奇怪的是,染上瘟疫的全都是后村的村民,前村还没发现一例染病的。有个叫李山的村民尽管住在前村,但他的儿子刚刚出生,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决定举家搬迁

  • 为女抢个夫

    大清年間,倭寇侵边。小孤山大寨主吴老七的女儿玉红还没有一个丈夫。其实山寨里数百口人,理应有年轻漂亮的人,可父女俩都想找一个远离江湖的人过一辈子。吴老七想出一个笨点子,他选了四位武艺高强办事稳妥的兄弟,到山下打听,拣好的为女儿抢一个回来。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