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三句半的故事

三句半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3:11:15  热度:10℃

话说从前有一姓潘的公子,在进京赶考的路上,遇到了一件艳事,也因此而闹出了一宗绝世佳话。

这一天,潘公子骑一头高大骏马,威风凛凛地行进在进京的路上。潘公子一想到自己寒窗苦读十余载,终于快有出头之日了,心中感觉一阵阵地惬意。

书童挑着潘公子的书和行李,紧随潘公子而行。虽感担儿不轻,但一想到公子就快有金榜题名之时,步子也显得十分轻松,真是挑儿颤颤,旗儿(插在书担子上,写着公子姓氏,以示公子身份的小旗)飘飘。

主仆两人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姓竹(元外的门前挂有一灯笼,上书一个竹字)的元外的庭园之旁。

此时,竹元外的小姐,正好身倚窗沿,手推窗扇,举目观天,只见天空蓝蓝,白云悠悠,又是一个好天气,小姐心中十分高兴。当小姐低头看地时,更高兴的事儿出现了。只见一姓潘相公打马从窗下经过,而且是进京赶考的,不自觉地随口说出了一个三句半来:

相公本姓潘,

打马上长安,

黄榜一定中,

高官。

潘公子正闭目养神,突听一个娇滴滴、美滋滋的声音从头顶上飘来。他仰头一看,不觉眼前突然一亮,好一个骄娃。他也应着小姐的三句半说出了自己的三句半来:

小姐贵姓竹,

一身白嫩肉,

今晚你和我,

同宿。

小姐一听,十分气恼。下得楼来,拦住潘相公说道:潘相公,你好生无理。我看你进京赶考,送上几句吉言,祝你金榜题名,不曾想到你寒窗十载,只会调戏良家女儿,哪是国家栋梁之才,有负父母重望。

潘公子也是高兴,本想开个玩笑,不曾想到一时失言,惹得小姐生气。潘公子一个公子哥们,说话无局无触,虽然在道歉,还是喜喜哈哈。小姐说潘相公没有诚意。正在两人相持不下时,来了一位大叔。小姐急忙迎上前去,见礼毕,就请大叔为她主持公道。大叔听完二人叙述,也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就说:

潘兄与竹嫂,

两个人莫吵,

小事情闹大,

不好。

小姐一听,认为大叔与潘相公都是男的,俩人一个鼻孔出气。一定要拉他们到县衙去找县官评理。没法,两人只能陪同前往县衙。来到县衙,小姐击鼓鸣冤。县官惊堂木一拍,大声问到:是谁喊冤,带上堂来。

三人齐刷刷跪在堂前,小姐哭着请县官为她一个小女子作主。

县官不等三人呈述完,惊堂木一拍,大声说吆喝道:

人老气氛短,

闲事我少管,

三人滚下去,

夹卵!

注:夹卵。湘西北方言。泛指①好,②就这样,③无所谓,④完了,等等。根据语气不同和副词的添加,还有诸多种解释,这里不一一说明。

猜你喜欢

  • 后悔的漂亮女孩

    有个漂亮的女孩,总觉得现在的男朋友不太理想,没房子、没车、没现款,唯一的优点就是把她当宝般捧在手心里。一次偶然,她认识了一位有钱又帅,而且样样都出色的男孩。只是男孩的身边围绕的太多的美女,她不敢像对待以前男朋友那样去对待他,她甚至感觉自己在

  • 内幕

    这一日,山清县县委书记王大伟,县长耿有为,纪委书记刘本让聚在一起研究反腐败问题。县委书记首先发言:“现在我们党内的腐败问题已经是关系到我们党,关系到我们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了,是到了非反不可的时候了,今天约你们二位过来,就是要研究研究这个问

  • 岳父的门道

    在我退休之前,也就是前妻病故后我重组家庭的档口,我随现在的妻子姚余洲专程到浙江去拜访聚居在那里的姚家亲属,也算是我该履行的一次面试吧。大弟海洲说:“退休后跟我到这儿来钓鱼吧!”我说:“我已经在姚家钓了一条大鱼,妻子名字中就有一个鱼字的谐音,

  • 我的皮衣变成布衣

    我到学校工作与在企业不一样,我在学校不穿西装了。在企业西装笔挺那是为了做生意需要,因此那时我的领带每天换一根,一个月都不带重复的。可到了学校以后我虽然担任书记,不过我还是尽量争取进课堂授课的,由于板书方便,我就特意买了一件皮衣穿上。那件皮装

  • 五日游第二天

    “各位叔叔阿姨你们好!”王导开腔解说:“我们现在将径直奔向厦门的鼓浪屿。鼓浪屿上的特产么,我以为也就是海鲜及其制成品,其中有一种叫做红娘鱼的,虽然说不上有多么特别的味道,但它只是在这闽台海峡出产、别处没有的。另外,鼓浪屿小吃比较出名的是XX

  • 妻子变了

    阿祥性情忠厚,寡言少语。娶个妻子却性情暴躁,不懂温柔,动不动就在朋友面前对他破口大骂。常使阿祥颜面尽失,朋友们都嘲笑他“妻管严。”阿祥为此非常苦恼,朋友们劝说他应该好好“管教”一下妻子,让她尝到拳头的滋味就老实了。可阿祥觉得男人打老婆是一种

  • 那年风雨那年人

    外边,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我望着窗外沉思着,我和哥哥的一件往事又涌上了心头。我的大哥,已经离开我们十多年了,他的影子时刻在我眼前晃动。有一件小事,却时常萦绕的我的心头。那是五十多年前,我和哥哥都在小学二年级读书,并且在一个班级。哥哥比我大三

  • 我是一个兵

    18岁的儿子非要去当兵,母亲死活不同意,可是儿子还是偷偷的报了名,不久随着部队走了。到了部队,儿子带着愧疚给家里打电话。母亲拿起电话,听见儿子的声音,激动的几乎昏过去,儿子握着电话不知道母亲那边为什么没有声音,他不敢挂上电话,拿着电话泪流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