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先轸的历史地位如何?他有多厉害呢?

先轸的历史地位如何?他有多厉害呢?

收录日期:2025-11-20 16:21:34  热度:11℃

先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同时拥有元帅头衔和元帅战绩的军事统帅。在兵家历史上,先轸的出现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先轸之前,战争最高也就曹刿论战的水平,而先轸之后,歼灭战、各种兵法战术的运用,使得战争变成了一种艺术。那么,先轸到底有多厉害呢,为什么他会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春秋时代的一天,公子重耳遇到了勃鞮的追杀,他叫上了先轸、赵衰、狐偃、贾陀、魏武子就逃跑去了。就这样,先轸跟着老大重耳开始了长达十九年的逃亡之旅。在这漫长的十九年中,他们的母国晋国发生了几件大事,晋献公死了,骊姬、奚齐、卓子死了,晋惠公夷吾继位了,晋怀公继位了。两位新继位的国君都给晋国带来了不小的伤害,因为他们为了巩固权力,在晋国上下掀起了大兴党狱之风。其实,他们的这种做法也为重耳的回国打下了基础,他们将所有不利于君王的因素都除掉了,弄得自己一身腥臭,最后大家反而期盼重耳回国继位。秦穆公决定帮助重耳,于是重耳带着先轸等人结束了逃亡生活,回到了他们的母国晋国。

回国以后,老大重耳大大赏赐了几个跟着他闯南闯北的兄弟们,先轸也在其中。公元前634年,宋国投奔了晋国,于是宋国以前的老大楚国不乐意了,就纠结了楚军,并且联合了陈、蔡、郑、许四国一起围攻宋国。宋成公的父亲宋襄公曾经和楚国争霸,就因为没有成功,所以很多年来一直被楚国欺压。宋襄公对晋文公有恩,宋成公就投奔了晋国,在危急时刻向晋国求救。

晋文公为了报恩,也为了和楚国争霸,答应了帮助宋国。晋国有上中下三军,晋文公派出了晋国的精锐之师,各军将领也是晋国的将才,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先轸就在其中,原本他只是辅佐中军的下军佐,中军将郤縠去世了,于是晋文公将先轸提拔为中军将。在开战前,先轸就提出了侵曹伐卫来援救宋国的策略,这是发生在春秋时代的一场围魏救赵,先轸能够想出这一招,从侧面营救了宋国。

除了发兵救宋以外,先轸还提出,要营造有利于晋国的国际环境,毕竟晋国现在什么盟国也没有,攻打宋国的有五国,而帮助宋国的只有一个晋国而已。于是,先轸建议宋国去贿赂齐秦两个大国,让齐秦为宋说话。齐秦为了宋国而规劝楚国,楚国不听。先轸早就想好了退路,他料定楚国不会听从齐秦的劝说,定然和齐秦结仇,齐秦是大国,说不定就会站在晋国这一边。就算他们不站在晋国这一边,被楚国惹怒了以后,也不可能站在楚国那边的了。就这样,原本只有晋国一国救宋的,就变成了齐晋联合抗楚的地步。先轸在前线利用了旗帜、虎皮、树枝,反间、佯攻、诈败的战略战术,打赢了前线攻击曹卫的战争,并暗中将曹卫拉到了晋国的阵营中来。就这样,晋国的小伙伴一路增加,而楚国则被小伙伴们抛弃,国际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楚成王决定退兵,子玉不肯,子玉还想出了逼晋国放过曹卫两国。先轸早就和曹卫达成了协议,曹卫背叛了楚国,子玉大怒。当晋楚两军对上的时候,先轸谨记当年楚成王对晋文公的恩惠,按照承诺退避三舍,实则也是为了占据有利地形。在这次作战中,先轸作为指挥者,领导将士们先是佯装不敌而逃,引诱子玉露出阵营的薄弱点来,然后先轸再收网攻打之,最后取得大胜。

这一场战争确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楚国这个老牌的霸主失败了。先轸作为元帅,带领士兵们作战的过程中运用了多种战术不说,各种计策之间连贯性极强。除了军事谋略上,在国际关系这类外交政治上,先轸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是春秋时代难得的成熟的集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于一身的人物。

猜你喜欢

  • 揭秘中国古代宫女的悲惨生活

    在红墙黄瓦的内宫中,最为五彩缤纷的要数嫔妃这个层次,好似十里飘香的荷池,个个丽人如朵朵出水芙蓉,亭亭玉立,迎风招展。在中国,民间一直把皇帝拥有的女性称做“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完全是民间的通俗说法,没有什么严格的依据。当你踏

  • 清朝皇帝临幸妃子全过程如同嫖妓

    据说明代嘉靖皇帝自打被宫女谋杀未遂之后,对被窝里的女人顿起防范之心,再不敢玩通宵了,跟女人一干完那事儿,第一时间会大喊一声:送客。这段不怎么光彩的历史,被清代皇帝的第三只眼看见了,于是,他们时刻牢记,以史为鉴,女人是老虎,小觑不得的。先是顺

  • 祈福之神

    龙骨清顺治十六年,郑成功率大军从福建北上攻打南京,在这个节骨眼上,处在这战火核心地带的松江府却发生了一件怪事,有人在海滩上发现了“龙骨。”松江知府祖永勋得知后,立刻赶往龙骨所在的海滩查看,只见龙骨骨形与龙颇为相似,体型巨大,头部长而有两角,

  • 凤肝龙胆搅惊涛

    一奇光异彩海马龙明永乐五年(1407年)十月十五,郑和第二次下西洋的庞大船队正航行在烟波浩淼的大洋之上,在其中一艘船的船头,一位身披铠甲的威武将军神色严峻地看着初升的海上明月,他就是担任船队军事护航任务的最高指挥官龙武。面对皓月下波光鳞鳞的

  • 刘备:三顾茅庐的隐情

    许多人提到“三顾茅庐”,就会坚信,拥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就一定会等到明主的拜见。但是,真是这样吗?诸葛亮真的纯粹因为其才华横溢远近闻名,而被刘备三顾茅庐的吗?我看,其中恐怕也有隐情!在公元207年,还不是大军阀的刘备率领一帮乌合之众来到了新

  • 唐宣宗是个“高考”狂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出身寒族的读书人获取功名利禄的唯一途径。由于每年科举录取的名额有限,能幸运地冲过科举考试独木桥的举子,实在少之又少,因此,古人对科举中第者推重艳羡至极。《唐摭言》就这样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

  • 好色皇帝宋徽宗与名妓李师师的风流韵事

    正当徽宗为贵妃的去世伤感不已时,内侍杨戬在徽宗面前夸耀另一刘氏有倾国倾城之貌,不亚于王昭君,徽宗将其召入宫中。刘氏本是酒家之女,出身卑贱,但长得光艳风流。徽宗一见,魂不守舍,瞬间便将丧妃之痛遗忘殆尽。徽宗对刘氏大加宠爱,与她形影不离,若离了

  • 海马龙凤坠之乱世情缘

    唐昭宗年间,政治动荡,昭宗李晔继位以来,宦官势力蔓延,藩镇趁着平定农民起义的机会逐渐扩大,唐昭宗根本没有掌握实权。昭宗李晔聪明而又有才,他深知时下唐朝力量和权威受到严重阻碍,并发誓有朝一日定要复兴王朝。时民间有一女子穆青瑜,其父穆乘霄本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