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头发

头发

收录日期:2025-11-20 17:15:53  热度:10℃

头发渐渐长了,其实自己还不是那么习惯。

比方说,偶尔总觉得有人在搔挠我的后颈啊、脖根什么的。但是当自己真的伸手往后一摸探,却又发现不过是发丝在作怪。

“习惯就好。”我这么跟自己说。

骑车的时候也是。从帽子底下总是会露出几缕发丝,风次的时候飘啊飘的,头皮也在轻轻地拉呀拉的。

“习惯就好。”我这么告诉自己。

长长的刘海也会遮住我的视线。在晃动的间隔里望出去的视野,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跟着摆动,又好像,总有什么东西躲藏在视线的死角里,窥视着。

“习惯就好。”

头发,越来越长……

穿高领衣服的时候,即使隔着一片布料,脖子跟后背还是会觉得有什么东西搔痒着。

伸手摸摸,头发却还没长到那里。

“习惯就好……”我自言自语。

骑车的时候,总觉得头发好像轻轻地随风飘荡着。

虽然,我明明是在等红绿灯。天气闷热得一点儿风也没有。

望了望后视镜,总觉得好像看得到我的头发自己在那里上下飘动着。

“习惯……就好……”我这么安慰自己。

照镜子的时候,我的眼透过刘海,看到了另一只眼。它从远远的角落里,透过刘海看着我。

我闭上眼不敢看,背后却传来一阵凉意——我的头发被轻轻地拨了开来。

“……”

那你告诉我,我现在该不该还……习惯就好?

猜你喜欢

  • 利用小偷灭偷盗

    汉宣帝时,京都长安的偷盗现象十分频繁,社会秩序比较混乱,自打赵广汉被杀以后,京兆尹就换了好多人,后来汉宣帝就调政绩突出的颍川太守黄霸为京兆尹。但是黄霸上任不久,就因为不能胜任这项工作,被免去京兆尹,仍回颍川任颍川太守。如此一来,京都社会秩序

  • 董偃的保身之策

    馆陶公主是汉武帝的姑姑,她号称窦太主,嫁给了堂邑侯陈午。等到陈午死后,窦太主寡居,已经有五十多岁了,却和董偃私通。原来董偃和母亲相依为命,靠卖珠维持生计,十三岁时便跟随母亲出入窦太主家。身边的侍从经常在窦太主面前说董偃容貌俊俏,窦太主便召见

  • 度尚烧财鼓士气

    东汉桓帝延熹七年(164),荆州刺史度尚击败了以潘鸿、卜阳为首的一股巨寇,在败逃的过程中,匪寇从桂阳郡逃窜到了南海郡。度尚并没有就此罢休,也率兵追到了南海。这时,度尚指挥的部队因打了几次胜仗,每个士兵都缴获了不少财物。由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财

  • 杨彪离间除奸邪

    东汉末年,董卓扰乱朝政,后来大臣王允采用美人计将其诛杀。董卓死后,其部将李催、郭汜继续作乱,再次攻进长安,将王允杀死,并纵兵大肆掠夺,其罪行超过了董卓。太尉杨彪等大臣迫于无奈,只好装作顺从的样子,暗地里却在思索着怎样除去这两个祸害。经过多打

  • 貂蝉巧设美人计

    董卓自从废少帝、立献帝后,变得更加残暴了,经常滥杀无辜。一日又给司空张温定了一个谋反罪,命养子吕布砍去其头颅,百官大惊失色。晚上,司徒王允独自在家中后园叹气,一位名叫貂蝉的绝色歌伎听了,忙上前询问其叹气的原因,并表示:如果有用得到的地方,万

  • 三国时代张辽善以静制扰

    张辽见此情景,对左右的人说:不要妄动,最好按兵不动,等待情势稳定。一定不会全营的人都造反,必然只有少数要作乱的人想借此扰乱人心罢了。”于是下令说:不造反的人安静地坐下。”张辽就带领亲信兵士数十人,站在营阵当中。过了一

  • 张举焚猪巧断案

    三国时吴国人张举在句章(今浙江余姚东南)当县令时,遇到一件人命案。死者之弟向官府据报自己的嫂子杀了哥哥又放火烧房,反而诈称丈夫死于火灾。由于证据不全,一时间难以给案件下结论。张举经过思索决定做一个实验。他命人找来两头猪,一只杀死,一只还活着

  • 庞统察虚巧断案

    一天,当地一大户人家的弟兄俩,因为家事打起架来,两人越想越生气,都认为错在对方,就跑到县府告状。在公堂上,吵吵嚷嚷,争论不休。庞统听了有点不耐烦,大声斥责道:你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顾在这里扰乱公堂。本官要亲自察访,现在你们都回去,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