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武惠妃生平简介 她是怎么死的?

武惠妃生平简介 她是怎么死的?

收录日期:2025-11-20 16:33:07  热度:10℃

武惠妃,古代唐朝后妃。看到她姓武,又是唐朝人,会不会联想到那一代女皇帝武则天呢?你想的没错,她和武则天的确有关系,武则天是她的姑祖母。

武惠妃的父亲是恒安王武攸止,母亲是郑国夫人杨氏。因为出自武氏家族,为武则天的本家,又因武惠妃的父亲过世较早,所以武惠妃从小就被接进了皇宫生活,可以说是武则天一手带大的后辈。武则天对武惠妃的一生具有很深刻的影响,武惠妃和武则天一样,心机很深。

武则天死后,唐朝李显继位为皇帝,武惠妃失去了庇护她的姑祖母,从娇养在宫里的皇亲贵戚沦落为小小宫女。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继位的时候,也就是大约在公元712年的时间,武惠妃从一个小女孩长大成亭亭玉立的少女,美丽动人。

唐玄宗不喜王皇后,渐渐地就注意到了在身边伺候的宫女武惠妃。武惠妃善于抓住机会,她自小长在宫中,又是武则天亲自抚养的,学会了很多后宫争宠的手段,心计很深。于是,武惠妃借着和唐玄宗有少年之谊的优势,逢迎唐玄宗,很快就获得了唐玄宗的注意,取得专宠,封为婕妤。

十二年后,唐玄宗废掉了原配王皇后,将武婕妤升为惠妃。武惠妃成为了后宫地位最高,权势最大的女人。为什么唐玄宗在如此宠爱武氏的情况下,也过了十二年才封武氏妃号呢?其实,武氏在后宫早就获得专宠,按理说就是封为皇后也是可以的。

那是因为,朝廷受到武则天的影响,对武氏女子都极其敏感,尤其是唐玄宗对武氏还这样宠爱,就更是引起了臣子们深深的忧虑。迫于朝臣的压力,唐玄宗就算再喜爱武氏,也不能将武氏推到风口浪尖上,更不能封她为妃。好在,武则天死后已经有些年头,大家的警惕心也不像从前那样重了,唐玄宗看准时机,他找了个由头废掉了王皇后,将武婕妤提升为惠妃。

为了武惠妃的事,唐玄宗可谓是用心良苦。虽然在历史上,这位唐朝皇帝非常花心,但是他还是为了武惠妃的事忙前忙后的。看得出来,他真的非常喜欢武惠妃。其实,唐玄宗心里唯一的皇后就是武氏,可惜封后这件事没有成功。

当时,唐玄宗委婉的向臣子们透露了自己想册封武惠妃为皇后的想法,但是御史潘好礼立刻就上奏了奏折反对这件事。潘好礼认为,太子李瑛不是武惠妃的儿子,如果将武惠妃封为皇后,万一武惠妃要为自己的儿子争夺储君之位就不好了。更何况,潘好礼还提及了武惠妃的远方亲戚,当年的武三思、武延秀可都是违法乱纪的乱臣贼子,还是要提防着武氏死灰复燃啊!就这样,武惠妃与皇后之位擦肩而过。虽然没有当上皇后,但是唐玄宗为了补偿她,反而对她更加好了。

可惜的是,武惠妃一共有七个孩子,四子三女,多么有福气的人啊,最后还是早早的病死了。武惠妃的去世,让唐玄宗大受打击,他一蹶不振,牵动着文武百官的心。后来,还是高力士想了一个办法,给武惠妃找一个替代品,就是后来的梅妃。

再后来,唐玄宗对儿媳妇杨玉环的容貌惊为天人,强行将其抢入后宫。很不巧的是,杨玉环就是武惠妃的三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玄宗发起疯来,儿子也阻止不了他。

武惠妃怎么也没有想到,唐玄宗居然会跟自己儿子抢女人吧!不过她也不用担心,唐玄宗再怎么宠爱杨贵妃,却也始终未曾封杨贵妃为后。不管是大臣不同意,还是唐玄宗自己不愿意,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是这样。武惠妃是唐玄宗唯一承认的皇后,因为在武惠妃死后,唐玄宗将其追封为皇后。梅妃死于乱军中,玄宗也只是以妃礼葬之,杨贵妃更惨,当着玄宗的面被杀了。

猜你喜欢

  • 兔死狗烹的故事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春秋时期,吴越之间经常起争端。公元前497年,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委曲求全向吴国求降,去吴国给吴王夫差当奴仆。在大夫范蠡的帮助下,越王勾践终于骗得夫差

  • 大笔如椽成语故事

    出处《晋书·王助传》殉(xun)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说议皆淘所草。释义用来赞誉写作才能极高,并用来称颂着名的作家和作品、故事东晋的文士王玖从小才思敏捷,胆量很大,散文和

  • 分庭抗礼的故事

    分庭抗礼”这则成语的抗”原作伉”(kang),是对等、相当的意思,表示宾客与主人分处庭中两旁,相对行礼,以示平等对待。后来比喻地位平等,互相对立。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

  • 分崩离析的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春秋时,鲁国的大夫季康子住在费邑(今山东费县),他虽然名位是卿大夫,但权势极大,甚至超出当时国君鲁哀公。季康子为了进一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

  • 赴汤蹈火的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嵇康,字叔夜,谯国铨(今安徽宿县西)人。他曾与山巨源(山涛)等七人一起游于山林,被称为竹林七贤”,司马氏专权后,嵇康不

  • 蓝田生玉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吴书.诸葛烙传》,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权见而奇之,谓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三国时,东吴大将军诸葛瑾,字子瑜。他有个儿子叫诸葛恪(ke),从小聪明伶俐,口才极好,善于言辞,孙权对

  • 一决雌雄的故事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王令壮士出挑战。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

  • 以一当十的故事

    秦朝末年,秦国大将章邯打败赵国大将张耳,赵王歇只好向楚怀王求救,怀王派宋义项羽去救赵,宋义故意拖延时间,项羽杀宋义自立为主帅,命令士兵破釜沉舟,轻装上阵的楚军个个奋不顾身,没有一个不是一以当十的,大败秦军。【出处】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