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孝顺的儿子与出息的儿子

孝顺的儿子与出息的儿子

收录日期:2025-11-20 10:45:31  热度:9℃

孝顺的儿子与出息的儿子

腊月廿七还没到,邻居李叔就兴冲冲地下了邀请:“小四快回来了,到时候,一定过来喝酒。”小四是我的发小,也是我们这群同龄人的“偶像”。他一直成绩拔尖,高中毕业,我拼出吃奶的力气才考上一所不入流的师范学校,他直接去了北京,成为名牌大学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我回乡下中学当了一名老师,小四进了据说是研究核电技术的研究所。

去年春节,李叔拿着一部崭新的苹果手机跑到我家,请教如何使用。小四过年回不来,就给他爹快递了一个可以视频的手机。爹不无羡慕地说:“小四还真是有出息,这个手机,你李叔说能买一头牛呢。”我面上一阵泛红,或许因为年龄差不多,有意无意,爹总是将小四和我比较,惭愧的是,我一直没有给他争气。上学时不如小四,如今结了婚,天天和爹一个院子里进进出出,有什么事情一个眼神就领会了,更是用不上视频电话这样时髦的东西。

腊月廿八,小四回来了,李叔家空前热闹,我和爹被请过去喝酒。席间,尽管小四刻意保持了低调和朴实,可那带着普通话尾音的家乡话、那广博的见闻和学识,还有周到礼貌的谈吐,还是让人忍不住自惭形秽。李叔李婶激动得什么似的,围着儿子转来转去,挑起个话头就小心翼翼地看一眼小四,好像生怕自己说得不到位,让儿子不高兴。

李叔多喝了两三杯,对着我和我爹感慨:“昨天晚上,四儿给我洗脚了。”小四脸上一红,有点儿难为情的样子:“唉,我一年到头都回不来一趟,洗个脚有什么啊。”我爹羡慕得眼珠子又圆了,一个劲儿地嘟囔:“这孩子,可真孝顺。”正说着,李婶抱着一床新被子从堂屋跑过来,对小四说:“这被子只用过一次,你凑合着用,行不?”小四很温和地笑着拍拍李婶的手:“行啊妈,快别忙活了,看我回来,给您添了多大麻烦。”李婶红着眼睛摆手:“不麻烦,不麻烦。”

一餐饭,李叔和李婶忙得像陀螺,一会儿夹菜,一会儿布酒,一会儿请示,一会儿汇报,就跟见了重要领导的部下,拿出十二分的热情来迎接久未谋面的儿子。从李叔家出来,爹说:“看你李叔李婶,待小四怎么像个客啊。”他背着手自言自语,忽而又抬起头瞪我,“人家小四还给他爹洗脚,你看你……”

我嬉皮笑脸:“要不,今天晚上我也给您抠抠脚丫子?”“去你的。”爹笑着用脚尖踢我屁股一下,转身回了自己房间,临关门又想起什么似的回过头,“明天早点儿起,你妈炖肉,你和你媳妇好好打下手。”

我家那锅炖肉还没吃一半,小四又回了北京。得到消息的爹,很是失落:“我还想请小四过来喝酒呢。”李叔坐在我家炕头上,摆摆手解释:“孩子忙,事业重要,能回来这几天就不错了。”话是这样说,可看得出,李叔还是很失落。一顿饭下来,菜没吃多少,酒倒下去了大半瓶,到最后,舌头都有点儿直了:“我现在和小四是朋友了……”我爹的眼珠子又瞪了起来:“朋友?他不是咱小子嘛。”我扯扯爹的衣角。爹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这种时髦的亲子关系,完全不在他的理解范畴之内。

爹明显带了几分酒意,我赶紧去夺爹的酒杯,他血压高,医生说过不让多喝酒。爹不从,和我争来抢去,最后甚至孩子似的围着桌子和我躲起了猫猫。我嚷着让李叔评理,一抬头,却发现他满脸羡慕,眼里还含着泪。

那天晚上,李叔彻底喝大了,扶他回去的路上,他又哭又笑:“孩子混出息了,可是,和我还有他娘都生分了,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把他也留在身边。”爹听着李叔的自言自语,眼睛也跟着湿润了。

半夜起夜,爹的房间还亮着灯,从窗下经过,我听到他正和娘感慨:“看老李省吃俭用将儿子培养成一个客,倒不如咱,儿子虽然没有大出息,可踏实贴心,当老子的心不孤独。”我的心一下子也暖了。那个瞬间,想起了周立波曾说过的一句话:孝顺的儿子没出息,有出息的儿子难孝顺,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和小四相比,我无疑是没出息的,但对于我们的父亲而言,我爹的幸福指数无疑要比李叔高。

第二天晚上,当我第一次将爹挣扎的双脚摁进洗脚盆时,他的手迟疑片刻,然后轻轻落在了我的头上。那一刻,我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被宠溺的童年。不同的是,当年是爹给我泡脚,现在我给爹按摩。无论角色如何置换,我们之间那份亲情,从未在岁月中减损。这一点,爹比我的感受应该更深。从此,爹再也没有将我和小四做过比较。

猜你喜欢

  • 爱要大声说出来

    她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很微妙,说不上十分亲密,但也没有社会上流行的那种代沟——就好像是,少了一层其他母女通常会有的那种心贴着心的温暖。她是被外婆一手带大的。母亲18岁结婚,19岁生下了她。当外婆从舅舅家赶了来,在看到她第一眼时,心里放不下,决定

  • 睡在噪音里的母亲

    母亲是一个特别爱静的人,尤其是在睡觉时,不能受到一点声响的打搅,否则就易失眠。以前,母亲一直住在乡下老家,村子里的白天夜晚都特别安宁,因此她习惯了在这样的环境里入睡。我很小时便知道母亲喜欢清净,所以,不敢在她睡觉时发出喧哗声,更不敢轻易去打

  • 理想与成功

    在很久以前,有两个年轻人去远方追寻自己的理想。不幸的是他们中途遇到强盗,不仅身上的钱粮被打劫一空,在逃亡的过程中还迷失了方向。他们走了两天两夜也没有走出去。那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荒无一人,他们饿得奄奄一息。就在这时,一位慈善的长者将一根钓

  • 法师削皮

    有个妒妇满脸怨气地找到弘光法师,诉说自己的苦恼。她说:“我一直怀疑丈夫有外遇,可就是找不到证据,心里一直很苦。”法师问:“你为什么怀疑他?”妒妇说:“刚结婚时,他还是个穷光蛋。现在他功成名就,我人老珠黄,总感觉他会抛弃我。”法师沉思片刻,顺

  • 有多少人在人云亦云

    别人怎么说,也就跟着怎么说,这就是人云亦云。随着QQ、微信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云亦云的更是不在少数了。从正向看,人云亦云是人们有着共享心理;从反向看,说明缺乏主见、爱跟风的人大有人在。这种跟风,表现为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孰真孰假从不探究,毫不负

  • 和尚皇帝宋恭帝是如何成为和尚,又是怎么死

    公元1274年,宋度宗因酒色过度而死,年仅四岁的赵顕因此在奸臣贾似道的扶持下登基,次年改年号德佑,是为宋恭帝。宋恭帝继位之时,年纪幼小,因此由祖母谢太皇太后、母亲全太后垂帘听政,但实际上国家的军政大权仍然被贾似道握在手中。南宋当时已经处于风

  • 北宋名臣寇准是怎么死的?

    公元961年,寇准出生于华州下邽。寇家是名门望族,远祖苏岔生曾在西周武王时任司寇,因为屡建大功,所以准许他以官职为姓,苏家人从此以后便改姓寇。寇准的父亲后晋开运年间考中进士甲科,后应诏任魏王记室参军,后来以国公爵位封之,去世之后还被追赠为太

  • 寇准是如何当上宰相的?

    寇准一生两次担任宰相之职,最后却遭贬谪雷州,在雷州病死。虽然登上了宰相的高位,最后却被贬为雷州司户参军的时候去世,天上地下,差别不可谓不大。一般而言,登上宰相高位之人不会被贬低至此,除非改朝换代,除非奸臣陷害,除非真的没有才能。那么寇准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