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寇准是如何当上宰相的?

寇准是如何当上宰相的?

收录日期:2025-11-21 01:00:01  热度:12℃

寇准一生两次担任宰相之职,最后却遭贬谪雷州,在雷州病死。虽然登上了宰相的高位,最后却被贬为雷州司户参军的时候去世,天上地下,差别不可谓不大。一般而言,登上宰相高位之人不会被贬低至此,除非改朝换代,除非奸臣陷害,除非真的没有才能。那么寇准真的无宰相之才吗?他是如何登上宰相之位的呢?

寇准出生于名门望族,家里是官宦世家,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幼时的寇准天资聪颖而又勤奋好学,所以颇有成就,十四岁的时候便能作出不少的好诗,十五岁的时候已经能精习《春秋》,后来更是在十九岁的时候高中进士。

古代有一句话,叫作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句话的意思大致为,三十岁的时候考中明经已经算晚了,五十岁的时候进士及第却算是早的。只从这一句话来看,便可以知道进士科是多么难考的。而寇准年仅十九岁便能高中,其学识之丰富,天资之好无需多谈。所以说寇准没有才能,是不成立的。

寇准一生当了两次宰相,我们先来说说他第一次当宰相是因何。

咸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003年,辽军再次入侵中原。宋朝一直以来都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我们都是知道的,而这又和寇准当宰相有何关系呢?

辽朝再次大举入侵高阳关,宋军副都部署王继忠又被俘降辽。随后辽军再次增大兵力,准备继续南侵。外族侵扰,内政混乱,外有内乱之下,急需一个人出来主持大局。当时比之寇准更有能力,且有资历任宰相的,要么已经年老,要么已经去世,寇准于是便成了最好的人选。《长编》记:李沆死,中书无宰相,上意欲擢任三司使寇准,乃先置宿德以镇之。庚寅,迁翰林学士、兵部侍郎毕士安为吏部侍郎、参知政事。士安入谢。上曰:未也,行且相卿。真宗接着问毕士安:谁可与卿同进者?毕士安便顺势推荐了寇准:准天资忠义,能断大事,臣所不如。

真宗如何不知道寇准此时是最好的人选,但是他却有另一层担忧,他认为寇准此人过于刚直,害怕他任宰相会引出其他的麻烦。但是毕士安却劝解道:准忘身徇国,秉道嫉邪,故不为流俗所喜。今天下之民,虽蒙休德,涵养安佚,而北敌跳梁未服。若准者,正宜用也。如此,宋真宗才决定任用寇准为相。

后来宋辽大战,宋朝求和,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寇准一直都是主战派,因此此事过后被主和派竞相攻讦,最后被贬官。

寇准第二次任宰相,是丁谓推荐的,丁谓推荐寇准实际上是一件很玄幻的事情。因为丁谓属于那种善于奉承上位者,见风使舵的小人,素来与寇准不对付,他如何会推荐寇准呢?他自己难道不想当宰相吗?

丁谓自然想要当宰相,不过当时他的资历远没有到能当宰相的资格。而他之所以推举寇准,主要还是为了借此事或者是借寇准,增加自己的权势与声名。后来丁谓自己的资历够了,很快就将寇准拉下马,自己走马上任,并且还将寇准一贬再贬,以至于最后客死雷州。

寇准一生两次为相,尽管第二次知道自己当宰相并不安宁,但是却仍然赴任,为的就是能为这个国家做一些贡献,可敬可赞。

寇准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能作出优美诗篇,此后更是为后世留下名篇无数。

猜你喜欢

  • 父母在,福满怀

    美国女作家萨拉·奥恩·朱厄特曾说:“只要你的母亲健在,你就会感到自己永远是个孩子。”如果我们能一直当一个孩子,那就是莫大的幸福。去年国庆长假期间,央视曾以“你幸福吗”为主题在全国各地街头进行采访,可结果显示,仅有13。33%的人感觉很幸福。

  • 父亲的骄傲

    不知从哪天起,我发现父亲似乎是越来越爱炫耀了。而围绕的中心,总是我。父亲会和人说,我儿子,现在在哪里上班,那单位好,收入高,福利也好,上班又轻松自由,不用考勤,想什么时候上班就什么时候,想什么时候下班就什么时候下班……如此种种。每每如此,我

  • 母亲的钱藏在哪里

    那时家里的钱都由母亲保管和支配,虽然钱不多,可钱越少就藏得越仔细。上小学时,我和姐姐们一样,爱上了读书。虽然家里也有一些书,可是多已翻遍,我们常常为争抢一本借来的书而吵闹。这个时候,我们就想到了偷家里的钱买书。想偷钱,就得知道钱在何处。大姐

  • 两个包子的内疚

    我小的时候,父亲在离家三十多里的大山里做石匠,早上他骑一辆破自行车走,晚上骑着破自行车回。两个包子是他的午餐,那是母亲每天天不亮就起来为父亲包的。说是包子,其实就是往里面加了些白菜帮子末而已。记得那时,家里偶尔才能吃上一顿白面,年幼的我和哥

  • 有继父的地方就有家

    他是一个苦命的孩子。4岁那年,母亲带着他从湖南嫁到天津市宝坻区,15岁的时候,母亲又因车祸去世。母亲的离世令他再次面临着生存危机,因为,倘若继父把他抛弃,他将无处安身。他的担心是多余的,继父是一个善良的男人。母亲去世后,继父刘文志对他视如己

  • 45年的爱情

    父亲是母亲的老师,换句话说,母亲是父亲的学生。这好像是专属于他们的秘密,因为他们从来不肯说。我是听叔叔和姑姑们偶尔开玩笑时说起的。那会儿我还小,似懂非懂地一边跟着笑,一边渴望了解更多细节,可忌惮于父母的威严,并不敢多问。父亲上学时成绩好,家

  • 母亲最好的东西

    周日早晨,还没起床,他便接到敬老院打来的电话,护工告诉他,昨天一整天,他的母亲不吃不喝,晚上睡觉时,还拿茶杯打破了卧室的窗玻璃。他一愣,这才想起,昨天是探视母亲的日子。这些天,他忙着加班,竟把这事忘了。母亲这次闹脾气,一定和她没能在探视的时

  • 母爱的温度

    别人都说我们母女情深,可我知道,她是我的后妈,也不曾忘记她以前对我的不好。她嫁给爸爸时带来四个孩子。跟我的年龄不上不下,她懒得叫我的大名,一口一个三丫头,叫得我真跟个丫头似的低眉顺眼,忍气吞声。我为哥哥姐姐们洗衣做饭,为弟弟妹妹们梳头叠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