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血泪肾脏

血泪肾脏

收录日期:2025-11-20 17:30:24  热度:12℃

警戒带内,辖区派出所的民警已经在粪坑的四个角用竹竿支起了四个拳头大小的节能灯。虽然我穿着密不透风的勘查服,但臭气熏天的味道还是难以掩盖,这种发酵出来的臭味比起尸臭更容易让人干呕。

“冷主任!”徐大队挤出人群,“报案的是罗岗村的村民罗瑞,晚上听见有人往他们家的粪池里扔了一个东西,他出于好奇就用粪叉给挑了出来,打开一看,是一具男尸。我们也找人辨认过,死者不是村里的村民,根据罗瑞的回忆,嫌疑人好像是骑着摩托车进行抛尸的。”

粪池周围已经被多人踩踏过,失去了勘查的价值。在探明情况之后,我们五个人直接站在了尸体旁。

在打开装尸的包裹之前,老贤把袋子的一角捏在手里使劲搓了搓,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确定包裹的材质。多次用力之后,老贤的手指间传来刺耳的声响,然后声响戛然而止,他转头对我们说道:“氯纶,以聚氯乙烯为基本原料的纤维,嫌疑人装尸的东西应该是非常廉价的防水睡袋。我在揉搓的过程中,发现声音清脆,摩擦有力,这应该是新购买的睡袋。”

“也就是说,嫌疑人为了杀人特意准备了工具。”为杀人准备工具,说明嫌疑人在作案时曾有过计划,而非临时起意。

老贤在睡袋的旁边早早地铺上了一大块塑料薄膜,接着我和明哥小心翼翼地把尸体从睡袋中慢慢地取出。当尸体被抬起时,只听哗的一声,死者的内脏顺着腹部两侧的伤口流了出来。

“大腰子!”胖磊干呕着说了一句。这时我们才注意到,这一堆内脏中,并没有肾脏。

“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嫌疑人的杀人现场,另外还要找到死者两颗肾的下落。”正当明哥开始研究下一步的勘查计划时,报案人罗瑞开了口:“警、警、警官,死、死、死者的肾我知道在哪里。”

“在哪儿?”“可、可、可能被我家的狗黑贝给吃掉了。”罗瑞想想就要反胃,“当时我听到动静出来的时候,正好看到我家的狗在吃一块血淋淋的肉,我当时还以为是它不知从哪弄来的猪腰子。”

“小龙,根据报案人的描述,嫌疑人是骑着摩托车前来抛尸,你看看能不能把他的来去路线给摸清楚?”

“明白!”说着我拿起强光勘查灯,带着叶茜走出了人群。

好在昨天下了一阵小雨,虽然经过一天的晾晒,但泥巴路的路面还是有些潮湿。摩托车在这种路面上行驶,会留下十分清晰的轮胎痕迹,“向南走!”我低头看了一眼很像枝丫图形的轮胎印记,指了一下南边。

叶茜跟在我后面快速地移动脚步,约十分钟后,我们走到了一个四岔路口。这段路的两边没有树木遮挡,水分蒸发较快,路面比刚才的要坚硬许多,这就导致轮胎印记并不是很清晰,在这样的路面上判断摩托车行驶的方向,难度增加得不是一点两点。

我把强光灯对准十字路口的中心位置,在排除干扰之后,我的心里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往右手边走。”

又是一路急行,我们七拐八拐地穿过稀泥地后,最后站在了一个丁字路口旁,叶茜有些迷茫地看了一眼脚下的矸石路:“这下怎么办?往左,还是往右?”

在泥土路面上分析车辆的行驶方向还难不倒我,但是这矸石路简直是要了我的命,因为这上面全是一些小石子,根本留不下任何痕迹。

“奶奶的!”不知所措的我,爆了一句粗口。就在我感到焦躁的时候,我的目光被路中间的一大泡牛粪吸引了过去。

这泡牛粪的造型,就像是被一刀切开的草绿色奶油蛋糕。紧接着我趴在地上仔细观察牛粪中间这一道长方形的痕迹,然后又仔细瞅了瞅旁边零星散落的几块小一点的牛粪团:“嫌疑人就是骑着摩托车从光华村的附村出来的。嫌疑人抛尸是在夜里,天色黑暗,他可能也没有注意到丁字路口中间的这泡牛粪。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碾压牛粪,被车轮甩起的牛粪由于惯性的作用会直接抛甩出去,再次落在地面上的小块牛粪上端会因为力的作用,朝车辆行驶的方向倾斜,而倾斜的方向就是车辆行驶的方向。”

说着我把灯光打在了小块牛粪上:“你看,这顶端倾斜的方向正好是光华村主村落的方向,也就是说,嫌疑人抛尸时驾驶的摩托车是从反方向行驶出来的,而这个地方,就是光华村的附村,所以,嫌疑人杀人的现场很有可能就在那十几户人家中的一家。”

猜你喜欢

  • 抢县令

    故事发生在隋初年间。当时,宣城县有位名叫蒲静之的县令,为官清正,在任期间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十分体恤下民,使得当地很是富裕,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被人们称为蒲青天。这一年,蒲县令接到上面传下来的旨意,将他调到芜湖任县令;而芜湖的县令到宣城

  • “结拜”之后

    清光绪年间,山东济南府有个欣欣”银号,主人姓赵,人称赵百万”。这一日,赵母仙逝,赵家为母治丧,亲朋好友来往络绎不绝。账房中,来了一位吊唁上礼的人,自称张金龙”。此人30上下,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小帽,英

  • 蛇神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驻缅部队派出一个小分队,从瑞丽进入云南境内。这支小分队有十几个人,他们此行的目的是穿越莽莽群山到达昆明,为后续部队探明道路。小分队出发七天后,突然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无线电话务员喊破了嗓子也不见回音。日军便又派出一支分队,由

  • 知县夫人除野僧

    话说早先,漳州城五里八乡的人,逢年过节便到云洞岩上朝拜十八罗汉殿,同时游览岩顶风光。可是到了明朝时,却出现了一件怪事:每每年节一过,龙溪县大堂便响起击鼓鸣冤的声音,原来是不少少妇少女到云洞岩上烧香时失踪了。有几任知县马上率领衙役上山踏勘、搜

  • 屯爷“破案”

    屯爷六十来岁,慈眉善目,德高望重。屯里出了什么事儿,谁也不去找村长,都去找屯爷。屯民打架械斗,找屯爷;儿子不孝敬老人,找屯爷;夫妻吵嘴也找屯爷,屯爷是屯里的老宝贝。屯爷还是破案的能手,一些偷鸡摸狗的案子,尽管曲里拐弯儿,在屯爷那里都能给弄个

  • 蒲松龄救贫妇

    一日,蒲松龄见一位面黄肌瘦,衣服破烂的妇女在一座新坟前痛哭,诉说自己死了丈夫后生活的艰难。蒲松龄觉得该妇女十分可怜,就走上前说:别哭了,人死不能复生,你的困难我知道了,这样吧,我写张状子到县衙大堂上去告吧。”那妇女感到莫名其妙,

  • 神秘少年

    清朝道光年间,四川有个叫郭顶的商人,经常到湖南湖北做生意。郭顶心地善良,经常济困救贫,长江沿岸没有不知道他的。这年夏天,郭顶做成一桩大买卖,挣了5千两银子。他怕路上有闪失,就雇了一条船,薄暮时分悄悄启程了。上船不久,天上下起了小雨,郭顶坐在

  • 恶狼三请奸狈

    日本人谋炸张大帅那年的年关,在辽宁一座临海小城打工的王金城奉老妈之命,回去办喜事。他匆匆置办物品后,将它们连同那把练功用的青锋剑打在一个包裹里,穿在一根做锄把用的蜡木杆上,朝肩上一搭,只身孤影行走在空旷的野地里。王金城始料不及的是,这年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