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法拉第和戴维的故事

法拉第和戴维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7:55:22  热度:8℃

一天的劳动,大家都是筋疲力尽,唯有他一声不吭地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在暗淡的烛光下苦读。有时,实在累了,他就用冷水浇头,还用指甲在手上划过,以保持清醒的头脑。渐渐地,他着迷那些奇妙的电的现象,那些化学试验也令他痴迷不已,常常在工作中傻傻呆立,原来他脑中灵光一闪想出改善试验的办法。

他看到一些伟大的科学家都有自己的实验室,他也梦想着有一间实验室,可是对他这个穷孩子又谈何容易?他向来就有一股犟脾气,他向店主要了个小小的空房,布置成实验室,他捡拾着那些别人不要的瓶子等废物,还省吃俭用买一些最便宜的药品,房子慢慢地堆积如山了。他看了理论书上,遇到一些模型试验,都必须实践,他在昏暗的光线下仔细观察并记录着试验的过程以及结果。他很沉迷于实验的直观感,并为自己能印证了前人的定理而欢欣。慢慢地,他下班的所有时间就是读书和做试验。这样的日子,他持续了整整8年!

尽管他有时深情专注得似乎在想着什么,带有几分傻气,但他装订书的手艺丝毫也不含糊,而书店在当时的伦敦享有盛名,不少皇家的会员几乎都定点把他们的科技书籍送来装订,而他的精湛的技艺也为他赢得良好的人缘。一位叫当斯的顾客就很欣赏勤奋好学的法拉第,见他沉迷于化学试验,就把当时一代化学大师戴维在皇家学院的讲座入场券悉数赠给他。

他欣喜若狂,他曾多么希望读大学,也曾多么希望能聆听大师的教诲和指点,而这一切却那样不期而至,让他几乎不敢置信!

他侧耳聆听戴维的每一句话,并飞快地记录,一堂讲座下来,笔记本翻了一页又一页,听完四次讲座,他厚厚的笔记本居然写满了。戴维带他游览了崇高而神圣的科学殿堂,感受到那里的春暖花开,真正的科学仿佛是一首韵律优美的诗篇,也能散发出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由于是现场的记录,字迹难免潦草,他又反复抄过多次,默记于心,出口能诵。他从小就练了一手好字,他想把笔记认真细致整理在一起,并用精致漂亮的封面装订成册。他有时出神地想,要是自己能成为一个和戴维一样令万众瞩目的科学家,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只是,科学在那样的年代是属于贵族的,而对于他这样贫苦的孩子,何异于痴人说梦!

他又来了一贯的犟脾气,鼓足勇气给当时的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班克斯爵士写信,乞求在皇家学院找个工作,即便是打杂也可。

他忐忑不安地等着消息,一周过去,却杳无音信。他豁出去了,干脆跑到皇家学院去打听,得到的答复是:“班克斯爵士说,你的信不必回复!一下子,他就憔悴万分!但是他想,科学的神圣殿堂应该是向所有向往它的人而开的。他的脑海中浮现了戴维和蔼可亲的笑容,似乎在频频鼓励:孩子,坚强一些,科学的殿堂就在前方……对,戴维在皇家学院有很高的声望,我何不向他写信试试呢?

于是,他连夜给戴维写了一封书信,还把装订成册的戴维的4次讲座的笔记一并寄去,信中激情滂湃,写满了一个年轻人对戴维的崇拜,写满了一个年轻人对科学的痴迷……

如火般的热情终于开始融化他前进中的冰山,不久,他便被戴维招到皇家学院化学实验室当了自己的助手!

这一刻,他雀跃欢呼!神圣的科学殿堂终于向这一位学徒招手!

他叫迈克尔·法拉第。他在1831年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预告了发电机的诞生,开创了电气化的新时代。他毕生致力研究的科学理论——场的理论,引起了物理学的革命。据说,戴维瑞士日内瓦养病时,有记者问到他一生中最伟大的发现是什么,他绝口不提自己发现的钠、钾、氯、氟等元素,却说:“我最伟大的发现是一个人,就是法拉第!”

戴维所见的青年才俊何止万千,那么法拉第又是如何为戴维发现的呢?对此,戴维也有自己的答案:

曾一次,他和父亲一起去公园,看见好几只孔雀,其中一只最美,父亲告诉他这就是孔雀开屏,而孔雀因开屏而美丽。随即,一只麻雀飞过,也学孔雀呈开屏状,却无丝毫的美感,他问父亲,为何麻雀开屏不美,父亲笑了:世界从来只有孔雀开屏,首先要做一只孔雀,其次才是开屏。

猜你喜欢

  • 边关有爱,翻山越岭来嫁你

    回首探亲路,这名“95后”军嫂不敢相信,自己能如此坚强——从出家门到进营门,从山城重庆到高原边防,汽车、飞机、越野车、步行,先后换乘3种交通工具,翻越5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山,历经52个小时,总行程2000多公里……与其说是探亲,还不如

  • 财迷夫妻过妙招

    1“叮”,我收到一个银行转账短信。老公贺彦又从家庭账户上转走了20万元,用于投资P2P项目。我不同意,他满脸堆笑,继续试图说服我:“平台这次做大活动,投资满20万就能获得20次抽大奖的机会,还能拿到一个iPhoneX。”我听了就来气:“羊毛

  • 不愿妻子荒睡一晚

    今年秋天的一个深夜,我从长途客车上下来,穿过黑暗寂静的县城,回到自己的家门口。我敲了几下院门,没有人回应。妻子和女儿都已熟睡。我又跑到楼后,对着窗户喊了几声,家里依旧静悄悄的。记忆中我从未这样晚回家。以前我总是还没下班就回来,天一黑便锁上院

  • 做好“一丈之夫”

    俗话说:“丈夫丈夫,一丈之夫。”形容作为丈夫,立身要能顶梁,同时,与家不离一丈之远。当然这是泛指要懂得顾家惜妻,并非实指行动距离。但很多当丈夫的,由于工作实在繁忙,很难做到一丈之夫。某朋友和我聊天,说起他的经历。说经常要加班出差,家务杂事、

  • 大唐公主:愿得一人心,从此长相守

    和往年的四月一样,通往澧州(今属湖南常德)的大道旁,杂花生树,草长莺飞。大唐公主岐阳在驴队的护送下缓缓行走着,此时的她要去和夫君、澧州刺史杜惊(cong)团聚。四月的阳光如瀑布倾泻下来,岐阳仰起脸,享受著无边的春光。这时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

  • 情深何处不相逢

    如影随形,情深似海杨慎出生于四川省新都县,父亲杨廷和是武英殿大学士,官至吏部尚书。杨慎自幼天资聪颖,特别喜欢学习,在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23岁参加殿试的杨慎名列前茅,如愿以偿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正式登上政治舞台。黄娥出

  • 怀孕后,婆婆来了

    发现怀孕的时候,母亲刚过世不久,这场生命的轮回让我百感交集,再加上怀孕初期的反应很大,我的体重从怀孕前的110斤掉到了98斤。婆婆得知我懷孕的状态,没两天就从老家带着杀好的鸽子、土鸡,风尘仆仆地赶来给我补身体。婚后我和婆婆的相处并不多,突然

  • 爹娘树

    我的老家在一个山坳里,树林连绵遍野。那些树与那村人一样,绵延了不知几代,一如我的乡亲,令我永远牵念。其中一些贴上了“老张家”的标签,是属于父母的,我亲切地唤做“爹娘树”。“爹娘树”品类不一,凡土生土长的树种都有些。有分田地时带的,有老家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