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爹娘树

爹娘树

收录日期:2025-11-21 08:21:58  热度:8℃

我的老家在一个山坳里,树林连绵遍野。那些树与那村人一样,绵延了不知几代,一如我的乡亲,令我永远牵念。其中一些贴上了“老张家”的标签,是属于父母的,我亲切地唤做“爹娘树”。

“爹娘树”品类不一,凡土生土长的树种都有些。有分田地时带的,有老家院儿祖传的,更有父母亲手培植的;有在山谷沟岔的,有在田间地头的,有在房前屋后的。大大小小百余棵树,父母视若儿女,精心呵护并时常念叨:说不定哪天就能沾上它们的光。

父亲个头不高,小巧灵活。每年冬季,他都会腰别镰刀,噌噌爬上树干,“修理”那些疯长的枝丫。一阵疾风骤雨过后,钻天杨开始钻天,洋槐树不再乖张,一棵棵如理过发的小伙儿,精神、帅气,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去生长。父亲一边砍枝一边逗趣我:“小子呀,你也像这树一样,不修理就成不了材。”我叉腰向树上喊:“你下来修理我呀!”说完,我俩都笑了,但心里真害怕哪天闯了祸,再遭一顿揍。

哥哥结婚那年,父亲伐了几棵高大的杨、槐,请了村里盖房的把式、最好的木匠,在山脚下盖起了五间土木新房,风风光光将嫂子娶进了家。那些父亲一手培育成材的树木,不再撒下荫凉,却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帮着老张家遮风挡雨,开枝散叶。侄子出生的那天,父亲又在新院里栽了几棵杨树,说是要让孙子在树下玩耍、学习、长大,等到娶媳妇时,树也就成材了。

我考上师范那年,父亲伐掉了老房山墙外的兩棵老洋槐。拿着卖树的一千多元,以及卖花椒、卖槐米、卖柿子和借来的三千多元,送我出山,上路,进城求学。一个树桩,父亲掘出后,切了两块案板,用到现在,那道道年轮记下了我当年的年纪。另一个树桩留在地里,父亲常坐在上面抽烟纳凉,晒太阳,不觉新树苗已长成在树桩周围,俯看着矮小的父亲。而我也记下了这恩情。

母亲虽高过父亲一头,可毕竟柔弱,只能费尽心思地侍弄些果木树。正是这些结果儿的小树深得我心,每年鼓动并满足着我肚里的馋虫。老房墙角处,有一棵李子树,可心的是竟然还有两枝大黄杏,那是母亲当年从很远的亲戚家嫁接来的。母亲说:“小时候带你走亲戚,你吃了人家一瓢大黄杏,怕你嘴馋再要就嫁接了两枝,好几次才成活呢。”每年盛夏,黄杏先熟,紫李接续,我便能吃个够。如今,那树还在,一年年牵动着我回家的脚步。

那日,父亲电话里说,村里修路要占地,并要砍掉一片杨树林。他虽不舍,却识得大体。几日后,他招呼我回家,将占地伐树得的四万元补偿款给我,说:“这些钱你帮我收着,等哪天我和你娘有个大事小情或者突然走了,用得着;菜园地里还有两棵老香椿树,到时候砍了给我俩做寿材,够用,挺好……”

一个月后,母亲招呼我回家,领我去老家院儿,看了看村里危房改造正在盖的六十平米新房,那几棵老洋槐、老椿树围着新房,我们都很喜欢。与父母在树下荒弃的老石碾上小坐,抬头仰望秋后的老树,枝丫张扬,父亲再也无法攀上“修理”它们,母亲也无力再在新房周围种果树了……

秋风吹过,黄叶飘零。“爹娘树”又长一岁,明年将继续新叶荣发,可爹娘却要一直老下去,终将滑向生命的冬季,不再回春。恍惚间,我已然站成了一棵树,与妻女、哥嫂、侄子一起成了“爹娘的树”,融在了山坳的密林之中……

猜你喜欢

  • 说出你的身份来

    说出你的身份来向阳县是有名的革命老区,当地政府为了让后人铭记先烈的事迹,特地在烈士陵园后面修建了一个纪念馆,对参观者免费开放。这天下午两点,纪念馆门外来了一位六十岁上下的老人,要求参观。门卫室的几个人正在聊天说笑,见有参观者,不得不停止了嬉

  • 卖水果

    卖水果刘霞是一家书店的老板,住在县城西北的一个胡同里,这条长长的大胡同里住着好几百户人家,平日里总有一些乡下人拿着些瓜果蔬菜来卖。这天下午,下了场大雷雨,雨一停,刘霞就连忙出门去附近办事。走到巷子口,刘霞碰到了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浑身湿漉漉的

  • 现在时兴搞“仪式”

    现在时兴搞“仪式”天富县举行“资助贫困学生一日捐”活动,每个领工资的干部、职工捐出一天的工资,企业和个体户捐出一天的收入,用来资助当地的贫困学生。县城里设立了好几个捐款点,其中一处设在县政府大门口。在《爱的奉献》歌声中,县里各级领导带领着大

  • 心脏病人要维权

    心脏病人要维权刘小珍到了中年便下岗了,好在她身体健康,对工作也不挑剔,很快就被一家家政公司聘用了。活不太重,收入也有一千多元,刘小珍感到很满足。刘小珍服务的那户人家,女主人姓李,刘小珍叫她李姐。李姐很热情,她在单位已经内退,平时太闲,就到市

  • 王八上岸

    王八上岸太阳毒得喷火,大地干得裂纹,庄稼晒得冒烟,白川县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上级拨了平价柴油,发了补助款,可王家屯的村民却分文未见,大家只好借钱买高价柴油抽水抗旱,不到一个月,五龙河就被抽了个底朝天。一天中午,村里几个学生正放暑假,在

  • 我是一名牙医

    我是一名牙医根据美国作家乔伊·斯特里特的小说改编。马文·盖勒是位医术高超的牙医。这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去诊所上班,可刚到门口,望着门上金光闪闪的招牌,就深深地叹了口气。要说盖勒,平时可一直是以自己的职业为骄傲的,可就在昨天,他新认识了一些朋

  • 眼耳口鼻的阴暗面

    眼耳口鼻的阴暗面眼生下来就只盯着别人,从来不看看自己。染上了岁月的风尘,看什么都要分成三六九等,见到功名利禄就发红。耳动听的话一个字也不放过,还专爱探听隐私,一碰到流言和绯闻就格外兴奋。曲曲折折的耳道里,小道消息走起来特别畅通。口看上去很小

  • 火车上的城管

    火车上的城管由南京开往广州的长途列车上,售货员推着餐车,一路高声叫卖:“盒饭、盒饭,二十元一份、二十元一份……”就在这时,一个醉醺醺的声音吼了起来:“是谁在那儿卖盒饭?交摊位费了吗?”众人循声望去,在车厢过道边的座位上,坐着一个中年男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