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最好的老师就是阅读

最好的老师就是阅读

收录日期:2025-11-20 12:15:47  热度:10℃

我童年最大的痛苦就是没书读,而现在最大的痛苦就是书太多读不过来。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当书越多时,实际上人读书的热情就越淡薄;当书越少或者找不到书读时,人渴望读书的热情就会越高。

我是1955年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农村,十几岁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辍学回家。当时能够找到可读的书籍屈指可数。为了读到一本书,我常常要付出沉重的劳动来进行交换。

记得邻村同学家里有一本绘图版的《封神演义》,为了读到这本书,我常要去那个同学家中替他推磨。后来我认识了一个小学老师,他收藏了十几本革命小说,比如《苦菜花》《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这些书被我借到后,都是用最快的时间读完。现在回忆起来,它们的主要情节仍记忆犹新。那个时期记忆力特别强,读书的热情特别高,读过了也能够记得住。

后来我到了部队。当时我们一个战友的未婚妻在县城当图书管理员,每个星期我都会从她那里借古今中外的小说,比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约翰·克里斯朵夫》等。1984年考到解放军艺术学院,这时我开始写小说,这都归于在保定几年打下的基础。

简单回顾了一下我这几十年读书的过程,发现阅读对我人生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我每天都会收到一大堆的刊物。虽然我从事的是小说创作,但我的阅读范围反而更广,有一些小说之外的好读物也能给我带来极大的阅读快感,让我燃烧起当年有过的阅读激情。

假如让我重新走一遍我的人生道路,我宁愿不要作家这个头衔,因为通过自学成为作家的过程太艰苦,而且这种作家的知识结构是不完整、不系统的,尤其在外语方面,几乎等于空白。假如我们能够打开另一种语言的窗口,用外文去阅读,我相信我们的写作会有很大的改观。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外国文学作品被翻译到中国,我们的作家眼界大开,看到了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法国的新小说派等。很多人都认为我的创作受了拉丁美洲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影响,对此我也坦然承认。不过直到去年10月份,我才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读完。当时读不完是因为刚翻开书看了几行,就有了创作的冲动。小说里的人拿着磁铁在大街上行走,把每家每户的铁盘、铁钉子都吸出来跟磁铁走。这么夸张的细节,我们生活中太多了。这种魔幻主义创作把我在农村这些年的积累给激活了,因此我没等把这本书读完就放下来写小说。

对于年轻人而言,最好的老师就是阅读。年轻人的阅读应该分为几种类型。一是精读;二是泛读。有了精读和泛读的基础,要想进行小说创作的话就从模仿开始。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模仿不是耻辱,而是捷径。模仿是培养我们语感的最重要的方法。一个人的语言风格是跟个人对语言的感受相关的。初中阶段对培养语感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人在初中阶段没有培养起对语言的感受,那么后来的努力可能会事倍功半。掌握了一种很好的语感,就好像一个从事音乐的人很好地掌握了一种乐感一样。当时在农村有一些二胡演奏者,他们并不懂乐谱,但他们照样可以拉起琴来演奏一曲委婉动听的乐曲。这种感觉我是亲身经历过的。我十几岁时,我爹说你什么本事都没有,家里有二胡,你练练二胡吧。刚开始拉时,只有“吱吱”的声音,这种声音一直持续了两三个月,后来发现我已能够演奏出《东方红》了,我的手、耳朵和《东方红》的旋律建立起一种联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民间艺术家虽然不识乐谱却仍然可以拉出自己心中的旋律的原因。

猜你喜欢

  • 割鼻

    战国末时,楚怀王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名叫郑袖,性情淫荡而妒忌。后来,魏王又送给楚怀王一名美人,怀王立即被她迷住了。郑袖受到冷落,恼恨在心,决定设计陷害。有一天,郑袖对新来的那位美人说:“君王是特别喜爱你的,但不太喜欢你的鼻子。你见君王的时候

  • 截舌

    相传在西晋永嘉年间,有一位天竺(今印度)的和尚来到中国,他会表演断舌的把戏。表演之前先张开嘴伸出舌头让客人们看,然后用一把刀割断舌头,鲜血流淌,淋到地上,他把半截舌头放在盘子里,传示众人,大家惊叹不止。过了一会,他把舌头含在口中,梢停片刻又

  • 断手

    战国末期,燕太子丹为了实现到秦国行刺秦王嬴政的计划,用各种手段笼络武艺高强的刺客荆轲,金钱美女,饱其所欲。荆轲无意中说了句千里马的肝好吃,太子丹就立即杀了自己心爱的坐骑。有一天,太子丹在华阳之台设宴,让一名美女弹琴助饮,那女子弹得婉转悠扬、

  • 甘露之变

    唐宪宗平定淮西以后,变得骄傲自得起来。他开始信奉神道,下诏求能炼长生金丹的方士。公元820年,他服了金丹以后,脾气变得暴躁不定,宦官因而常常被认为有罪而处死。不多久,他就暴死于宫中。宪宗虽然平定了藩镇之乱,但对宦官一直是信任并依靠的,所以宦

  • 先天下之忧而忧

    宋仁宗曾经派范仲淹去西北抗击西夏。范仲淹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他不但是一个军事家,也是着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是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他两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跟着改嫁的母亲背井离乡,生活十分贫困。他从小很有志气,爱好读书。十多岁的时

  • 姽婳将军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中,贾政讲述了“姽婳将军”林四娘的故事。当年一位恒王出镇青州,他“好武兼好色”,令一班美女习战斗攻拔之事,其中林四娘“姿色既冠,武艺更精”,恒王让林四娘统辖诸位美女,称为“姽婳将军”。当然了,这位恒王是一个真正的“须眉浊

  • 一字断案

    这是清朝乾隆十七年的事。一天清早,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闯入广西苍梧县衙正堂,双膝跪下,举状鸣冤。县令李文正,见堂下有人告状,把惊堂木一拍,道:“你告何人?慢慢道来。”原告抬起头,呈上状子,声泪俱下:“小人余阿吕,家住西门枥木桥,告前街米店店主

  • 掘地见母

    据《左传·隐公元年》记载:郑庄公弟兄二人,母亲武姜因生庄公时难产,因此对他心生厌恶,取名“寤生”,相反对其弟弟叔段却百般宠爱。按照古制,寤生是老大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成为郑国君主。母亲武姜更加心怀不满,千方百计培养叔段的势力,以便强大后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