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掘地见母

掘地见母

收录日期:2025-11-20 19:28:31  热度:10℃

据《左传·隐公元年》记载:郑庄公弟兄二人,母亲武姜因生庄公时难产,因此对他心生厌恶,取名“寤生”,相反对其弟弟叔段却百般宠爱。按照古制,寤生是老大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成为郑国君主。母亲武姜更加心怀不满,千方百计培养叔段的势力,以便强大后取代庄公。于是她就替叔段请求封地想要制邑(今郑州上街),庄公不同意,武姜又请庄公把叔段封到京襄城(今荥阳),庄公同意了。叔段到京后,称京城太叔,招兵买马,修筑城墙,准备谋反。卿士祭仲发现后告诉了庄公,庄公说:“只要我母亲武姜愿意,有什么关系。”祭仲说:“武姜没有满足的时候,不如早点把他们安置个合适的地方,不然就难对付了。”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等着瞧吧!”郑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年),叔段认为时机成熟,就和母亲商量谋反日期,武姜作出决定后就回信给叔段,让他立即起兵,自己做为内应。此时,郑庄公早已发现他俩的阴谋,截获了密信。拿到证据后,郑庄公即派公孙吕率二百辆兵车包围了京襄城,叔段措手不及仓皇逃至鄢陵,又被庄公追杀而被迫逃到共城(今河南辉县)后自杀。

这样以来,庄公对姜武更加不满,扬言"我俩不到黄泉不再见面"。庄公就把武姜送到颍地(今登封颍阳)居住。

过了一段时间,庄公有些后悔,在设宴招待管颍地的官员颍考叔时,颍考叔想和解他们母子的关系,于是在用餐时把一些好吃的东西藏在了袖子里。庄公感到非常奇怪,就问:“这是何意?”颍考叔说:“我母亲常年在乡下没吃过君主赐的饭食,我想给她带一些回去,以表示我的一片孝心。”郑庄公就讲了与自己母亲关系破裂的经过。颍考叔说:“这好办,我们可以掘地道至黄泉,筑成甬道和庭室,在那里,你们不就可以见面了吗?”庄公深感此法妥当,就委托颍考叔办理此事。于是颍考叔迅速行动,在京襄城很快挖成了一个地道,请庄公和母亲在那里见面。母子二人见面后抱头痛哭,从此言归于好。这即是着名“掘地见母”故事的由来。

猜你喜欢

  • 马和驴子

    一个人赶着驴子和马,运送货物到集市上去。本来一开始驴子和马驮负的东西是一般轻重的,它们齐头并进,但是一段时间过后,驴子开始体力不支,慢慢地落后了一大截。“马儿,你能帮我背负一点儿东西吗?我实在是不行了!”驴子在后面着请求马。“谁让你这么没有

  • 青蛙和朱庇特

    原本居住在山下池塘的青蛙,到了春天,忽然心血来潮,把家搬到山上,在那儿的洼地里找到一个满是水藻的角落,为自己盖了一座新房。新房建在背阴处的灌木丛里,就像是剧院里的楼座包厢。它在树阴下,在草丛中,自由自在地生活着。怎奈好景不常。没过多久,春去

  • 骄傲的马

    从前,森林里有一匹马,它非常骄傲自大。小动物们都不喜欢和它玩。有一天,马去散步,在狭窄的小路上,一只小狗挡住了它的去路。马生气地说:小狗,快走开!我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一匹马,不管是什么马,都不可以和我比。而你呢?你算哪根葱!你是世界上最难看的

  • 大雁和鸭子

    很古的时候,大雁和鸭子是两姐妹,住在南方的一个湖边上。后来,南方的气候发生了变化,很多湖泊都干涸了,包括它们生活的那一个。于是,大雁提议飞去北方的海边。这是姐妹俩第一次出远门,鸭子看到一群正在低空盘旋的鸽子,便好奇地问道:姐姐呀!我们为什么

  • 骡子和强盗

    两头驮着重载的骡子费力地往前走。一头骡子的驮篮里装着钱,一头骡子的驮包里装着麦子。驮着钱的骡子好像知道背上东西的价值,抬起头走路,系在脖子上的铃铛丁零当啷地摇来摇去。它的伙伴踏着轻松的步子默默跟在后面。忽然,有几个强盗冲出来!强盗们贪婪地抓

  • 小蜗牛看海

    有一只小蜗牛想去海边看看,一只乌龟对它说:我说小蜗牛,你和我都爬得很慢,你的身体要比我小很多很多,你比我爬起来还要慢很多。大海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你永远也爬不到大海。我看你还是老老实实呆在这里好了。小蜗牛微微笑了笑说:没关系,试试看吧。小兔子

  • 大象和蚂蚁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大象他非常凶猛,所有的动物都怕它。可是蚂蚁却不怕大象。大象听到这消息说:蚂蚁这小东西,这么小还想跟我斗,看我不一脚踩死你。话传到蚂蚁那里去,于是,蚂蚁勇敢地走到大象的面前。说:死大象我来了。大象闻声就抬起脚了,准备踩蚂蚁

  • 乌龟反驳鸵鸟

    一只乌龟从水中爬上岸,被岸上的鸵鸟看见了。鸵鸟走过去对乌龟说:我不明白,你的脖子长得那么短,而且总是缩在里面,人们为什么偏偏喜欢你?乌龟听了这话,伸了伸脖子,然后慢腾腾地反驳道:人们都说你是鸟中之王,跑得快脖子也够长,可谁也不明白,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