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千钧一发

千钧一发

收录日期:2025-11-21 03:54:38  热度:7℃

公元前154年,即汉景帝刘启即位的第三年,吴王刘濞因不满朝廷逐步削弱诸侯王封地,纠集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等6个诸侯王,打着“清君侧,诛晁错”(因为晁错力主削藩)的旗号,起兵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

据东汉班固的《汉书·枚乘传》记载,西汉初年着名的辞赋家枚乘,最初在吴王刘濞的宫廷里任郎中(当时的一种官职)。在刘濞一开始图谋反叛时,枚乘就坚决反对,他写了《谏吴王书》来劝阻吴王叛乱。他写道:“现在形势非常危急,好像一根细线悬于高空,挂着千钧重的东西,而且下临深潭,细线随时都有断裂的危险。”但是,吴王刘濞根本不听他的劝告,执意起兵叛乱。枚乘无奈之下,只好跑到梁孝王那里避险。

景帝为了求得一时苟安,不顾多年对晁错的宠信,昧着良心,诛杀了晁错。景帝杀了晁错以后,就派袁盎以太常官职出使吴国,告知已杀晁错,并恢复被削封地,要求吴王刘濞退兵。这时刘濞已打了几个胜仗,夺得了不少地盘。和袁盎同去的宗正先见刘濞,要他拜受诏书。刘濞狂妄地大笑说:“我已为东帝,还拜什么诏书?”于是不肯见袁盎,却把他留在军中,想让袁盎参加叛军,任命他为将领,袁盎不肯。吴王刘濞就派一名都尉带五百兵把袁盎围守在军中,还想把他杀了。袁盎得到消息后,连夜逃出吴军营地,最后回到长安。这样,吴王刘濞就自己揭穿了所谓“清君侧”是一个骗局。

这时,从前线回长安来汇报军情的校尉邓公来见景帝。景帝问他:“你从前线回来,听说晁错已死,吴楚退兵了吗?”邓公说:“吴王谋反,已经准备几十年了,为削他的封地而发怒,要求诛晁错,不过是个借口,本意并不在反对晁错一个人。现在杀了晁错,我恐怕天下之士从此闭口,再也不敢说话了。”景帝问:“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担心诸侯王国越来越强大,朝廷不能控制,所以建议削夺他们的封地,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政府的地位,这是对万世都有利的打算啊。计划刚刚开始施行,竟全家被杀,这样对内堵塞了忠臣之口,对外却为诸侯王报了仇,我认为陛下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听了邓公的一番精辟的分析,杀了晁错吴楚仍不退兵的事实后,景帝长叹一口气,说:“你说得很对,我也悔恨了。”但后悔已经晚了。于是,晁错得以平反。不过,这对晁错来说己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景帝看到用牺牲晁错和恢复被削封地的妥协办法不能使吴楚七国退兵,就只有坚决使用军事手段,来平定叛乱。在周亚夫等路军队的攻击下,吴王刘濞兵败被杀,其他六个叛王有的畏罪自杀,有的被处死。刘濞经过长期准备发动的叛乱,不到三个月就被彻底粉碎了。枚乘的话应验了。后来,人们将枚乘《谏吴王书》中的“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缩成“一发千钧”,又作“千钧一发”,来比喻形势非常危急或极其危险。

猜你喜欢

  • 老鼠吃猫

    一只猫正在午睡,小老鼠提心吊胆地从洞里爬出来,向四周瞧瞧,发现猫正在睡觉。它急忙跑去餐桌上偷吃的,吃饱喝足还不忘了在每一样食物上面留下足迹。主人回来后,发现餐桌上的食物被老鼠弄得一塌糊涂非常生气,把猫狠狠地打了一顿。猫觉得很冤枉,于是每天都

  • 傻丫的故事

    傻丫很怕太太,发生了什么大事,从不敢直接告诉太太。那天,傻丫去买家具,傻丫太太叫他回来时顺便带一瓶酱油回来。傻丫拿着钱便开着车哼着歌,兴高采烈地出发了。一直到晚上十点多,傻丫回来了,一副疲惫不堪、愁眉不展的样子。傻丫太太见他两手空空,便问:

  • 拉布海骑马

    春节期间,我们一家三人旅游来到云南丽江的拉布海湿地公园景区。此时,北方还是寒冷的严冬,在这里苍莽的山林,绿色的田野,路边稀疏的野花,俨然已经是初春的景色。这里供大家游玩的活动主要有两项,一项是乘坐由船工划动的铁皮平底小船,一次可坐七八人在水

  • 癞蛤蟆整容

    自从癞蛤蟆和白天鹅分手以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笑话便传遍了整个森林。大伙一致认为癞蛤蟆满身疙瘩,又丑又老;而白天鹅年轻貌美,应该找金钱豹那样的高富帅。这门不当户不对,它们在一起是不会有结果的!从此,癞蛤蟆变得抑郁寡欢起来,人生陷入了无穷

  • 今天是个好日子

    这两天,碧野山庄小区里格外热闹。51楼开铁矿的孙富贵老娘升天,54号楼搞建筑的李有财老爹归西,两家在小路两旁各搭灵棚,给老娘老爹办后事。别看这孙富贵和李有财见面称兄道弟,亲热的不得了,实际上谁看谁都不顺眼。两人买车比谁的贵,买房比谁的大,就

  • 我的连队我的兵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从戎于福建边陲的我,在师部通信连任连长。百来号人的连队,主要任务是保证师机关通讯枢纽联络畅通,尤其是战时。时任指导员的老丁,长相大头大脸,人挺精神;又加他剃了个光头,更加显得有风度、有气质,更加潇洒、干练、有魄力。大抵因了

  • 为什么在这吃饭

    为什么在这吃饭阿齐 译教授沿着乡间小路散步,看见农夫坐在家门前的马路边吃饭。教授走上前问:“你为什么在这吃饭?”农夫想了想说:“我家烟囱有点倒烟。”教授说:“真是太糟糕了。但修理一下也不太难,让我看一看。”没等农夫开口,教授已来到房门前。一

  • 辞岁

    猫儿洼村不大,总共才十来户人家,却出了两大奇人,一个是老张头,一生讲究忌讳,啥事都要讨个好兆头,尤其在说话上面,更是字斟句酌,不容有任何不吉利的话语从他或别人嘴里说出来;一个是老李头,生性不信鬼神,天不怕地不怕,每逢看到老张头那副毕恭毕敬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