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三颗病树

三颗病树

收录日期:2025-11-20 21:56:11  热度:8℃

“哪个敢放!”

老林的手还没触到那棵碗口粗的杨树,就猛地听到一声断喝。老林冷丁吓了一跳,手中的锯就差点落在地上。身后的陈三正阴着脸,恶煞一般。

“老子不答应,你就动不得一根指头!”陈三瞪凶眼,口气硬。

老林真的把锯斜靠在树干上,选了个干净的土堆坐下,卷燃喇叭烟。很辣很呛人的缕缕青烟便从老林那满是硬胡茬的嘴巴里飘荡出来。当了十几年的“植物医生”,老林初次遇见如此严重的天牛虫害。招染上它的树木已近枯死,成片的灌木果林正面临天牛虫的再次威胁。为了控制虫害的漫延,保护小镇仅有的园林,老林和他的工人们,仔细检查每一片林,每一家的每一棵树木,凡带有大量天牛虫及卵的树必须放掉,集中烧毁,以绝后患。陈三家后院有三棵病树,不放不行,正当老林准备放倒时,不料半路上陈三却杀了出来。老林十分清楚,此项工作不能刚开始就卡壳。对付陈三这种吃喝嫖赌、偷蒙拐骗的地痞无赖,必须软硬兼施,讲究方法策略。于是他按灭烟头,站了起来,耐心地讲了遍虫害的严重性及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又非常委婉地说了小镇政府对这件事的重视及公安部门的密切配合。

陈三却早已不耐烦的摆摆手打断了他:“哼,拿大帽子吓人,别来这套!”

道理讲不通,老林的火直往外窜,他加重了语气:“阻挠放树要罚款,蹲拘留,你掂量着!”

“老子见得多了,公安局的你请来,树偏不放。”陈三抡起粗壮的胳膊,更加肆无忌惮。

老林忍无可忍,陈三的张狂不仅是对他个人也是对国家政府甚至是对国家法规的蔑视。他被激怒了,操起锯使出全身的力气怒吼一声:“放!”

“哪个敢放,老子跟他玩命!”陈三凶狠狠的把拳砸在老林脸上。老林并不还手,抹了一把鲜红的鼻血,仍举锯向前。

工人们看情势怕老林吃亏,好不容易才把他拉了走。

老林再次来到陈三家后院时,已经是一周之后。这期间小镇发生了一起特大抢劫案件,他才知道陈三已踉跄入狱。老林带人放倒了那三颗病树。采集标本时,老林从树干里挖出几条天牛虫——药物难治的一种顽虫。虫子在镊子间伸缩卷曲。恍惚间,老林似乎听见了看到了虫子在咔咔作响的挖空树心,又感到有什么东西也像虫子一样吞噬着陈三之流的脑髓,老林就生发出莫名的惆怅。

一阵春风吹绿了老林他们新栽的龙须柳、穿天杨、松、柏……又一阵小镇刮起了严打严惩之风……终于控制住了病虫害,小镇又出现了宁和的绿。

猜你喜欢

  • 坚持本色的模特

    20世纪80年代,有位名叫安德森的模特公司经纪人,看中了一位身穿廉价产品、不拘小节、不施脂粉的大一女生。这位女生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蓝领家庭,唇边长了一颗触目惊心的大黑痣。她从没看过时装杂志,没化过妆,要与她谈论时尚等话题,好比是牵牛上树

  • 盲人跳伞

    这是哈佛心理学专业一位名叫杰克逊的学生的经历,它对杰克逊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休闲活动走向惊险刺激的潮流之下,许多人选择了跳伞训练来挑战自己的胆识。就在一次例行的业余跳伞训练中,学员们由教练引导,鱼贯地背着降落伞登上运输机,准备进行高空

  • 甩掉怯懦的库柏法官

    伊尔文本库柏是美国最受尊敬的法官之一,但这个形象与库柏年轻时怯懦的形象大相径庭。库柏在密苏里州圣约瑟夫城一个准贫民窟里长大。他的父亲是一个移民,以裁缝为生,收入微薄。为了家里取暖,库柏常常拿着一个煤桶,到附近的铁路去拾煤块。库柏为必须这样做

  • 三纹松鼠的美丽传说

    古老的印度,一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那是个有关一只小松鼠的深刻寓言。森林中所有的小动物,一直都快乐地生活着。在这片茂密的森林里,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变故,即使间或有几只猛兽经过,小动物们也懂得将自己妥善地藏匿起来,不至于成为猛兽口中的食

  • 什么是真正的勇气

    三名海军上将谈论起什么是真正的勇气。德国将军说:“我告诉你们什么是勇气。”说完他召来一名水手。“你看见那根100米高的旗杆了吗?我希望你爬到顶端,举手敬礼,然后跳下来!”德国水手立即跑到旗杆前,迅速爬到顶上,漂亮地敬了个礼,然后跳下来。“啊

  • 真正的男子汉

    劳伦斯教授的家在坎布里奇小镇上,他有一个名叫莫奈的邻居。这个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中国武馆的武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武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这里。3个月以后,我一定可

  • 蜘蛛人的惊人之举

    1983年,布森哈姆徒手攀壁,登上纽约的帝国大厦,在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的同时,也赢得了“蜘蛛人”的称号。美国恐高症康复联席会得知这一消息,致电“蜘蛛人”哈姆,打算聘请他做康复协会的顾问。约翰逊对此大为惊讶。一个站在一楼阳台上都心跳加快的人,竟

  • 站起来,你也可以成为伟人

    哈佛心理学教授曾给他的学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座寺院中,一位和尚跪在一尊高大的佛像前,一边敲着木鱼,一边读着经文。然而长期的修炼并未使他成佛,他为此而苦闷、彷徨,渴望有人能够指点迷津。正好,一位闻名四海的智者路过此地,来到了这座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