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明代崇仁学派创始人吴与弼简介 吴与弼怎么

明代崇仁学派创始人吴与弼简介 吴与弼怎么

收录日期:2025-11-20 17:43:08  热度:9℃

吴与弼为明朝著名学者、理学家、教育家、诗人明同时也是崇仁学派的创始人,在明代学术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

吴与弼最开始不叫吴与弼,叫吴梦祥、吴长弼,字子傅,号康斋,生于公元1391年,去世于公元1469年。吴家是官宦世家,先祖在唐朝之时就已经是朝议大夫。吴家后辈此后在各朝都有官位,亦或是在学术方面有所造诣,学识出众。到了吴与弼父亲吴溥的时候,官至国子监司业,同时还有《古崖集》存世。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对吴与弼的成长和教育可以提供很好的环境,使他能够长大成才。吴与弼又不傻,相反还很聪慧,加之受到很好的教育,成就自然不可能低。

吴与弼六岁的时候正式入学,七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对句了,八九岁乡学读书,已经是崭露头角,傲立群雄了。吴与弼读书很杂,文学、天文、律历、医卜均有所学。

十六岁吴与弼学习赋诗,十八岁的时候开始系统的学习科举之业。十九岁前往北京,侍奉当时已经为国子监司业的父亲。由此得以拜三杨之一的杨溥为师。

吴与弼偶然间在父亲任所,发现了朱熹的《伊洛渊源录》,开始对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有一段时间,完全抛弃科举文字,学习圣人之学,想要有所得。后来更是独居小楼,谢绝与人交往,专心攻读《四书》、《五经》和洛学、闽学等。

这个时候的吴与弼,已经彻底的绝了入仕为官的心思。理学完全的吸引了他的全副心神,他不仅自己专研,同时还有了讲授理学,传播程朱思想。

永乐九年,父母给吴与弼定下一门亲事。吴与弼奉命回乡成亲,一切行动都遵守儒家的礼仪规范。

吴与弼不慕名利,追求的是思想上的满足和成功。粗茶淡饭,布衣草鞋吴与弼都毫不在意。据说当时他上京探望父亲,穿的就是布衣旧鞋。人到中年,家道中落之后,他自己下田耕种,自食其力。

吴与弼学识出众,行动符合一切礼仪,品德高尚,因此四方前往求学的人络绎不绝。面对这些前来求学的人,吴与弼没有丝毫不耐烦,对他们敦敦教诲。尽管自己日子过的都十分艰难,但是却经常招待学生食宿,因此远近闻名,受到学生的爱戴。吴与弼的学生胡九韶说:惟先生遇患难仍能学习、进益,别的人则不免意志颓唐而懒怠下去。

吴与弼一生不愿入仕,并不是他本人没有那个才能,而是他自己对仕途毫无兴趣。在他一生中,曾经多次受到举荐,希望他能入朝为官。但是都遭到吴与弼的拒绝,一生居不出仕。

天顺元年,当时已经是大学士的石亨和李贤向皇帝举荐吴与弼,给予左春坊左谕德,然而吴与弼却委婉拒绝。后来明英宗亲自下诏相见,他以浅陋之学,衰病之躯,有负期待之重,岂敢窃禄为官之由仍然拒绝。

皇帝硬要他出仕,他也多次上书辞职。最后还是让自己的儿子说自己病重吗,才得到皇帝的准允。

回到家乡的吴与弼,再次将自己的全副心神放到理学之中,著书立说,讲学授课,开创崇仁学派,最终在儒家占有重要地位。成化五年,吴与弼病故于家。

猜你喜欢

  • 母亲的遥望

    朋友带我到她乡下老家玩。临走时,朋友的母亲追在我们身后,让朋友带这带那。东西都很普通,家里刚烙的饼、新摘的南瓜、尚未完全蜕皮的核桃……大兜小包,朋友掂上就往院门外跑,还示意我走快点。朋友的母亲则仍在我们后面紧追。我有点不忍。毕竟,朋友的母亲

  • 灯,夜的灯

    刚刚转过身,我便忘记了灯原来是我点亮的。灯光越来越亮,温暖的奇迹,我竟然以为是一个长着翅膀的小精灵拿魔棒点亮的—这样孩子气的想象,有人会好意地笑话我。在很久以前,我学会了瞅着灯光出神,灯光照不到的地方,我的幻想会蹿去擦亮那么一小会儿。夜的黑

  • 一个母亲的爱

    每当我想起克莱拉·哈登一家,快乐便会溢满心房。你不知道你下次去哈登家时会做些什么,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和无穷无尽的爱!因此,那天当哈登家的孩子都红肿着眼睛走下校车时,我知道一定有什么事情发生了。我把克莱拉拉到一边,要她告诉我出什么事了。她哽

  • 生命最后的请求

    山林里,一个猎人的母亲突然得了一种怪病,整天疯疯傻傻地说胡话,各种药物都无济于事。他去请教一位长者,长者告诉他说,怕是中了邪了,只能用猩猩的血镇一镇。尽管猎人并不相信这种方法真能治病,但为了他的白发娘亲,他任何法子都要试一试。于是,猎人二话

  • 凶狠的母爱

    我清楚地记得,在我9岁以前,爸爸妈妈把我视若掌上明珠,我的生活无忧无虑充满了欢乐。但自从母亲和父亲去了一趟武汉的医院后,我的生活就大不如从前了。父母回来的时候在晚上。说实在的,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我最喜欢的是妈妈。直到八九岁了,每次妈妈从外地

  • 风筝

    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母亲。在她眼里,我们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小时候,姐姐上小学时最惧怕的是毛毛虫和图画课。她画出的人全有着一副极可怕的嘴脸,图画老师只能摇头。有一次,她有点不舒服,可是有一项作业却没有完成。

  • 母亲的盛宴

    我刚要去一趟县城,隔壁沈阿姨便一路追来,在沙石路上走得颤颤巍巍。她站在我跟前,满脸歉疚地说:“我想叫你从县城带点菜。”她掏出一把零钱,边想边说:“一块豆腐,我儿子最喜欢吃豆腐;再带一些碎精肉,我儿子不喜欢吃油腻的;再带点海带吧,我儿子从小喜

  • 刻出来的亲情

    前阵子,小区的有线电视线路升级,要暂停几天的电视信号传送。这下,一向在家都没事做的母亲,便更觉时间难以打发了。母亲有早起的习惯,给我做好早餐,收拾好家务,便没什么事可做了。往常这时间,母亲都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电视信号中断后,母亲便只能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