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高怀德巧语释前嫌

高怀德巧语释前嫌

收录日期:2025-11-20 16:37:45  热度:12℃

高怀德的一句话,让众文武齐刷刷跪倒在赵匡胤面前,山呼万岁。赵匡胤夺了后周的天下,名不正言不顺,正担心很多人心里不服呢,这下龙心大悦,当即封赏高怀德拥立之功。

北宋名将高怀德,在后周初年虽20出头,却早已谙熟兵法,练就一身好武艺。高怀德一心报国,于是便挺枪跨马,日夜兼程来到随州,投奔姐夫董宗本。

董宗本是随州刺史,50来岁,平日里就很看重各样人才,这会儿见小舅哥出落得如此英武,心里非常高兴,二话没说,就让他做了个骑兵都尉。董宗本的儿子叫董遵诲,年龄与高怀德一般大,自小喜欢舞枪弄棒,再加上父母的宠爱,他更是养成了一样坏脾气,傲气十足,目中无人。

如今,高怀德寸功未立,便当上骑兵都尉这么一个高官,董遵诲自然不服,但毕竟那是舅舅,当着父亲的面他还没敢发作。可是下来后,他就忍不住了,眯眼看看高怀德,一笑道:“外甥虽然不才,却有把大刀经常痒痒,舅舅可否赐教?”高怀德推托一下,见他缠得更紧,便只好取出银枪,与董遵诲斗在一处。

这二位都是当世英雄,刀来枪往打了数十个回合,竟未分出胜负来!正不可开交时,董宗本走了过来,他朝他们赞许地点点头,然后喝住他们,笑道:“武艺倒是都不错,但当今这世道,最需要的是‘万人敌’,兵法懂不懂?那才能安邦定国。”这话很有道理,二人听了都没啥说的。

这次领教之后,董遵诲渐渐喜欢上了舅舅,他知道这个舅舅除了武艺高,还熟读兵书,所以一没事,便缠上高怀德,要么在一块练武,要么讨论用兵之道。

一天,二人谈到兵法,正争吵得激烈,忽然一个老家院跑过来,说是刺史请他们去一趟。问有什么事,老家院说:“来了个小伙子,刺史跟他谈了一会儿话,很是器重他,看那样子,好像是要他当骑兵都尉的。”什么?他当骑兵都尉,舅舅往哪儿搁?听了这些,高怀德没说什么,董遵诲倒是气得火冒三丈。

刚到刺史大帐,只见董宗本指着面前一个小伙,对二人说:“这位是赵贤侄,我跟他父亲是故交。赵贤侄,难得你来随州,我这儿没有再大的官了,你就委屈一下,暂领骑兵都尉吧。怀德,你当好他的副手,好好跟人家学学,遵诲也是一样。”

这小伙不是别人,正是赵匡胤,当时虽说没什么成就,但“千里送京娘”一事却早已使他的侠义之名传遍一方了。高怀德见他相貌堂堂,顿时大有好感,所以姐夫降了他的官儿,也没往心里去。董遵诲却沉不住气,大声叫道:“父亲,舅舅无过,他人无功,骑兵都尉是要职,岂可如此儿戏!”董宗本瞪他一眼,忙朝赵匡胤笑道:“小儿无礼,贤侄不必在意。”赵匡胤赶紧站起身,不住地谦让推辞,但董宗本根本不听他的,赵匡胤没办法,只好勉强就任。

事后,见儿子还是不服,董宗本便把他和高怀德一起叫过来,开导说:“论武功,你们三人应该不相上下;论兵法,怀德与赵贤侄可能也差不多,遵诲稍次;但论定国大才,你们二人远不及赵贤侄。我看这个小伙子前途实在难测啊!”高怀德于是也不再多说。

董遵诲本来是打算找茬的,但见赵匡胤对他礼数有加,也就暂时作罢。这天下午,三人在一块喝酒,听高怀德一口一个都尉地叫着,那恭敬的样儿,让董遵诲实在看不下去,他突然呵呵一笑道:“父亲老了,不识人也就罢了,怎么舅舅你年纪轻轻,也不识人吗?”高怀德一听,觉得不好,忙大声呵斥他。

但董遵诲根本不听他的,只见他回转身提起大刀,倏地跳到院子当间,朝赵匡胤叫道:“赵兄固然了得,可敢在兵刃上分个输赢?”高怀德拦不住他,一时很气火,便鼓动赵匡胤千万别客气,狠狠教训一下这个外甥。

赵匡胤谦让一番,料想躲不过,就掣出熟铜大棍,跟董遵诲比试起来。结果是他二人旗鼓相当,百十回合过后,仍未分出胜负。最后,董遵诲显得不耐烦了,把大刀往地上一撂,大声道:“这个不行,可再比比兵法!”就这样,二人又来到屋里,争论起用兵方略。

董遵诲说不过赵匡胤,理屈词穷时,不仅不服,居然恼羞成怒:“有什么呀,早看你不顺眼了!”说完,拂袖而去,弄得赵匡胤好不尴尬。

呆了半晌,赵匡胤苦笑一声,对高怀德道:“高兄,看来此处非我久留之地,我应该避一避遵诲。”高怀德左劝右劝,并说实在不行的话,就到刺史那儿告董遵诲的状。赵匡胤摇头笑道:“别那样,你可知疏不间亲?”高怀德无语。

过了两天,赵匡胤去向董宗本辞行,董宗本不知真实原因,只以为他另图高就,叹道:“也罢,我这小河沟,终究容不下蛟龙啊。”待赵匡胤走后,董宗本听高怀德讲了实情,这才惊道:“遵诲怎敢如此!”沉吟良久,他又说:“怀德啊,在我这儿也没什么前途,估摸赵贤侄尚未走远,你跟他去吧……没有别的,我只有一言相托,日后若是遵诲有难,请务必设法相救。”

高怀德点点头,收拾行李,出城赶上了赵匡胤。此后,两个人就一块打天下了。

说话间,到了后周末年,7岁的周恭帝即位,赵匡胤已官至禁军都点检。这天,朝廷命赵匡胤率兵抗辽,大军走到一个叫陈桥的地方,众将领竟强行把一件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非要拥立他做天子,这些将领里就有高怀德。

赵匡胤做了皇帝,对高怀德高官厚禄,还把心爱的妹妹嫁给了他。

一次早朝,赵匡胤忽然问道:“董刺史现今可好?刺史于我有恩,大丈夫理当恩怨分明啊。”听了这话,高怀德心里就犯嘀咕,他说这个“怨”,难不成还记着董遵诲?

果然,过了没几天,众文武正在金殿上议事,忽听一太监高声道:“宣董遵诲谨见!”高怀德正惊疑,却见董遵诲已进了大殿,倒身便拜。

皇上看了他一会儿,冷笑道:“朕窘迫之时,卿为什么不能相容?这还罢了,怎么还说看朕就不顺眼?”董遵诲脸一白,一时说不出话来。高怀德见皇上要发怒,忽然想起姐夫的话,“日后若是遵诲有难,请务必设法营救”,于是急中生智,道:“臣知内情,只是董遵诲胆怯,不敢明说罢了。”

皇上“哦”了一声,示意高怀德禀奏。高怀德朗声道:“董遵诲跟臣讲过,他虽然胆大,却生性怕蛇,一次他见皇上入睡时,头上盘着一条似蛇非蛇之物,故而心生恐惧,才说出看皇上不顺眼的话……现在想来,皇上头上哪是什么蛇,分明是真龙啊!”

众文武一听,齐刷刷跪倒,山呼万岁。皇上也特高兴,道一声“众卿平身”,见董遵诲仍跪地不起,便亲自下了龙椅,扶起他笑道:“董卿无罪。如果人海中都能识得天子,那世道岂不乱套了?董卿听封,朕封你为边关大将,即日便可赴任。”董遵诲一怔,立马感激涕零,再次拜倒山呼万岁……

此后,董遵诲便开始镇守边关,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高怀德也因为那一句话,皇上在封赏拥立之功时,定他为首功。

猜你喜欢

  • 傻有傻福气

    新中国初期,由于刚经历过战争。中华大地上尸骨成堆,坟墓成群。面对土地减少人民食粮不保的难题,毛主席一声令下平坟。在一个小村子里有一对刘姓兄弟,父母早逝。白天随着村里的人们做着平坟的事情。晚上哥俩一商量重又去了荒凉阴森的墓地。到了墓地对着白天

  • 不会下蛋的母鸡

    不会下蛋的母鸡兰花是村里的计生专干,专门负责全村育龄妇女的计生服务工作。这天,她按照上级的要求,把全村计划内生育二胎的妇女名单写在一张纸上,贴在村中间的公布栏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公平公正公开,以便村民相互监督。因为按照政策规定:凡是生

  • 珍宝的灰烬

    我在子固路上走着时,远远看见两个人,手牵着手过来。那略微走前一步的女人,和我已过花甲之年的母亲年纪应该差不多。身材是松垮了,脸上倒还没有完全皱纹密布,她的五官还是清清爽爽的,年轻时的端庄与美依然有迹可循。但是她的头发已经灰白了,那种白不像高

  • 教体局的“掼蛋王”

    自从县教育体育局甄“书(输)记”、甄局长人称迷上了饭前酒后的“掼蛋”,这“掼蛋”游戏便在本系统很快推广开来,股长、校长们一个个饭前酒后潜心钻研此道,使掼蛋在教体系统了有星火燎原之势。这“掼蛋”也确实真的好玩,各种组合,千变万化,且仁者见仁,

  • 刘欢的仕途

    中国人多,重名也多,他的名字叫刘欢,当当响,可他不是歌星,他是个公务员。俩人的路也不同。唱歌的刘欢一路高歌猛进,一步一层天,成了星,可公务员刘欢却是坦途崎岖,32岁当上副科,39岁了还是个副科,寸步难行。刘欢的副科长已经当了7年,和他一批提

  • 佳佳的酱油

    佳佳是个男孩,7岁,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加上一生气嘟起的胖乎乎的小嘴巴,让每个见过他的大人都觉得可爱无比。自从父母离婚后,佳佳就和妈妈一起回到了沿海小镇的老家和外婆一起住。佳佳的妈妈回到老家后,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佳佳身上,对佳佳的各方面要求

  • 十一月

    馄饨上桌,我寻思到底该不该多嘴问一问,一个馄饨还没咽下,老板倒先开了口“来这也有个几年了,这要走了还真是舍不得。”接着老板的话,我问“在这里不挺好的吗,为啥要走呢?”“听说这的房子都要拆了,摊子也就没法再摆了。”,这事我也有听说,两三个月前

  • 租客

    暮色笼罩天边,西边的群山带特别红,像刚刚从炼铁炉里拿出的赤红铁块。六百背着麻袋,拿着拐杖探路,忽略了街上形形色色的人,在仔细地寻找出租的房屋。他打量贴在电线杆上千奇百态的出租启示,手里捂着手机,想到自己第一次进城没什么钱,还不如先找一间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