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我为啥一定要成为你们期待的人?

我为啥一定要成为你们期待的人?

收录日期:2025-11-20 17:21:34  热度:10℃

我只是想做我自己,我理想中的自己,做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的人,可是为什么身边所有关心我的人都要我改变自己二十几年来形成的性格,说是我这样的性格在以后的社会上会吃亏,一定要改,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想要辩驳,却没有人认同我。

我生性驽钝,寡言。做起事来一直是属于那种慢悠悠的,但最后我却总也能把事情做好,我从来不求做一件事能够雷厉风行,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我自己的耐心和认真做好,我觉得就是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仔细想来,似乎大家劝我要改变自己的时日已然不短了,仿佛从初中开始就隐约提点和指出。那个时候的我对于人情世故还不甚了解,就像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对于怎么做才能讨人喜欢,怎么说一些好听的话给别人听这样的策略还没有记在心上。但是经历了初中,高中,大学,直到我现在大学毕业,我才发现,我现在已经处在了所有人对我的狂轰滥炸的境地,耳边再也不是要好好学习,不要惹事,而是一遍一遍的:你要做事快一点,嘴甜一点,会说话一点,找对象抓紧一点……

其实我就算再迟钝,也知道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很多欠缺。我心里也对自己很着急,但是我也相信在未来社会这个大熔炉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最终会适应这个社会,即使在这个过程中受了伤,有了教训,我也不会觉得冤枉,因为这就是成长,这就是人生啊。

但是我依然觉得自己这种性格不是一种顽疾。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老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自己是最难的,如果性格都改变了,那还是原来的自己吗?

亲人们说我做事太慢,有什么好事情都会轮不上我,有什么好东西也没我的份。在姨妈家的时候,姨妈让我在厨房帮忙,看到我做事的样子,就恨铁不成钢的说,怎么那么慢!我也就只是傻笑,并不说什么,但是心里总会有点小嘀咕,一来我不知道厨房里各种用具都摆在哪里,而来对于厨房的事情不熟练所以生疏,三来做事情为什么要那么着急,我们只是做饭,不是上前线啊。

一次在一位长辈家里做客,这位长辈是一个非常讲究原则的人,也是一个性格直率的人,所以他每次觉得我做事慢,总要说一句,有什么事情不要想太多,想说就说。还说我太谨慎,凡事都要在脑袋里想一圈才能把话说出口。我承认自己确实是如长辈所讲,因为我一直信奉祸从口出,讲的太多可能会得罪人,而且沉默是金。所以我在说话之前都要思量一番,觉得这样的话是否得体,是否合适,经过大脑细细的加工,才说出来,可能,这样,就耽误了时间。

人生来就不是十项全能,必定有优势有短处,而正是因为大家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分工合作,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大家互相取长补短,这个社会才有意义。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舌吐莲花,那样的人都去说相声了,那些不太表达自己的人难道都没有立足之地了吗,当然不是!我们可以写作,搞科研,创作音乐,写程序,这世上有这么多可以让不太善于言辞的人来做的工作,为什么大家一定要勉强我们变成侃侃而谈的演讲者呢?试想一下,全世界的人都去靠嘴皮子去赚钱了,谁去搞科研呢,谁去搞创作呢,谁去画画呢,我觉得那样的世界是难以想象的单调的。传说中女娲造人的时候每个人也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大家都一样,人类的存在也就不那么伟大了吧。

我当然知道我也有一个致命伤,那就是不会说好听的话,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不会拍马屁。我知道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或者职场上肯定比懂得上司心里的人要坎坷的多,但是我就是不想欺骗自己的心。为什么他明明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换来的成功,我还要去恭维他;为什么我明明知道他在炫耀,我还要违心的说我很羡慕你,很崇拜你;为什么明明知道他在羞辱我,鄙视我,可为了我的所谓的前途,我要踩着自己的尊严去谄媚,去傻笑……

可能,我永远也学不会低头,可能,我真的经受不住这个社会带给我的压力和挫折,到最后,为了钞票,为了房子,我可能会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能那个时候自己的面具就越来越坚固了,甚至已经和自己的原本面目混在一起了,越发的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了。

也许我做人失败,我总是觉得这个世界变了,变得很陌生。黑的变成白的了,不劳而获是大家所向往的了,有便宜不占的都是傻子了,吃了亏的都是缺心眼了,有东西不抢的一定会饿死了,说逆耳忠言的也都将死无葬身之地了。为什么人们总是要拐着弯的做事,为什么说出的建议一定要有糖衣包裹着。不累吗?

我不想变成你们期待的那样,我想做我自己,即使我会遇到白眼,算计和伤害,我也想以我的真心,不包裹外衣的真心来面对这世界。我觉得世界上出现了一个我,肯定是特别的,我要活出我自己的精彩,用老天赐给我的智慧,身体,活出我自己真正的人生,不去学别人的,我想,这世界总有希望,看得懂我的真诚和坚持。

猜你喜欢

  • 但丁的最佳选择

    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具有开拓性的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不过,其幽默锐利的思辨能力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次,但丁出席威尼斯执政官举行的宴会。侍者

  • 孙敬头悬梁

    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

  • 苏秦锥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决心要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想睡觉时,就拿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用锥子

  • 邹忌借琴说治国

    战国时期,齐威王听说邹忌是一个善于弹琴的人,就把他安排在右厢房住下.这天,齐威王公务之余弹起了琴,只见邹忌推门而入说:“大王的琴弹得好呀!”齐威王对邹忌的闯入有点不悦,说:“你还没有仔细观察,怎么就能武断地说我弹得好呢?”邹忌说:“我略懂乐

  • 郭子仪谨慎得善终

    唐朝大将郭子仪,曾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战功赫赫,得到肃宗的赞赏,尊为“尚父”,晋封为汾阳郡王,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可他从不居功自傲,为人很谨慎,做事特别注意细节。郭子仪做了大官之后,家中不仅

  • 开门揖客保全家

    郭子仪身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内平安史之乱,外御吐蕃入侵,被唐肃宗封为汾阳郡王,唐德宗尊为“尚父”,可谓是一等护国功臣,位高权重。唐肃宗曾感慨地对郭子仪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死后作为唯一的功臣陪葬在唐肃宗建陵,德宗痛哭失声

  • 黄侃打趣胡适

    黄侃(1886-1935)字季刚,与章太炎、刘师培齐名,被称为“国学大师”。黄侃对新文学没有好感,对胡适抱有敌意,他曾在中央大学课堂上戏称胡适为“著作监”,学生不解其意,黄侃的回答颇为阴损:“监者,太监也。太监者,下部没有了也。”学生这才恍

  • 岳飞妙喻说人才

    岳飞久经沙场,英勇善战,对坐骑了解的很透彻,什么样的马是好马,什么样的马是劣马,他一看便知。一次,宋高宗和岳飞谈起马来,问道:“你认为什么样的马是良马?良马和劣马的区别是什么呢?”岳飞想了想说:“我以前有两匹坐骑,都是上好的良马。”宋高宗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