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邹忌借琴说治国

邹忌借琴说治国

收录日期:2025-11-20 17:13:15  热度:9℃

战国时期,齐威王听说邹忌是一个善于弹琴的人,就把他安排在右厢房住下.

这天,齐威王公务之余弹起了琴,只见邹忌推门而入说:“大王的琴弹得好呀!”齐威王对邹忌的闯入有点不悦,说:“你还没有仔细观察,怎么就能武断地说我弹得好呢?”邹忌说:“我略懂乐理,大弦宽和温柔,是做国君的气势;小弦清廉不乱,是做臣子的行为;乐调时而深沉,时而舒缓,互不妨碍,就像大王你治理国家一样,松弛有度,乐音高低曲折婉转有度,和谐地统一在一首曲子里,似一年四季的变化一样,所以知道大王弹得好。”

齐威王说:“看来你很精通乐理呀!”

邹忌说:“不止是乐理,就是治理国家,管理百姓的道理,我一样知晓。”

齐威王对邹忌的莽撞不恭甚为不满,有点愠怒地说:“讲乐理,你讲得头头是道,治理国家,管理百姓,你恐怕未必在行。”

邹忌慢慢道来:“治理国家,管理百姓,和弹琴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政令细致周全,下达及时而不混乱,国家就会繁荣昌盛,条条大道相连而畅通无阻,国家就会繁荣昌富强,就像你弹的协调的琴音一样,互不相扰,老百姓自然安居乐业。”

一番话,说的齐威王不住地点头称是,后来邹忌当了齐国的宰相,辅助齐威王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成为当时的一个强国,称雄于诸侯。

猜你喜欢

  • 一意孤行

    【释义】孤行:独自行事。顽固地按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赵禹、张汤都是汉景帝时期的名臣。先后被景帝任命为太中大夫,负责制定各项条令法规,深受景帝的器重。赵禹为人耿直,严于自律,为官清正廉洁

  • 出类拔萃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他继承了孔子的儒家学说,他非常崇拜孔子,在他的心目中,孔子是个超人的天才,是个圣人。有一天,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老师,你已经是一位

  • 出奇制胜

    战国时期,有两个着名的将领,分别叫乐毅和田单。两个人各侍其主,都很会布阵打仗。有一次,两人碰巧在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这个地方打仗。田单带领的是齐国的军队,乐毅带领的是燕国的军队。乐毅将田单牢牢地困在城中,为了减少伤亡,所以没有攻打。田单也

  • 三阳开泰

    【出处】:《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三阳开泰,汉族传统吉祥语和吉祥图案。《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夏;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中

  • 必恭必敬

    西周的最后一个国君是周幽王姬官涅。此人昏庸暴虐,政治腐败。公元前779年,褒国进献了一个姓姒(sì)的美女,叫褒姒。周幽王对她万般宠爱。褒姒一向不爱笑,幽王用音乐歌舞、美味佳肴都不能让她笑。有人献计点燃报警的烽火台,招来各路诸侯兵马,使他们

  • 当务之急

    有次,孟子的弟子问,现在要知道和要去干的事情很多,究竟应该先知道和先干些什么。孟子回答说:“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孟子的意思是,有智慧的人无所不知,但要知道当前应该做的事中急需要干的事,而不要面面俱到。比如

  • 百闻不如一见

    汉朝的时候,西边湟水一带,聚居着羌族人,称为西羌。自从汉武帝打败匈奴以后,西羌比较安定。汉宣帝时,朝廷派了官员渠安国去西羌视察。那里的一些部落请求朝廷放宽禁令,但问题没有解决,渠安国就回来了。过了不久,西羌的一些部落联合起来渡过湟水,并派人

  • 行将就木

    重耳是春秋时晋献公的大儿子,因为晋献公宠爱妃子骊姬,骊姬想把自己生的儿子奚齐立为太子,于是她接二连三地设下阴谋,陷害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后来申生被逼死,重耳和夷吾先后逃奔出国。重耳带着许多忠心的臣子一起流亡外国。他们先逃到晋国北方的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