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咱是直行

咱是直行

收录日期:2025-11-20 17:12:39  热度:9℃

阿智住处附近的一号路口,由于信号灯设置不合理,时常造成交通拥堵、并给过路口的行人造成不便。因此,阿智对交管部门在此路口的不作为态度十分不满,但又颇为无奈。

那一天,他骑车出了小区大门向西一拐,要过一号路口,正巧是红灯,他便停在线内等待绿灯。恰在此时,邻居老何也骑车过来,停在阿智旁边。老何对阿智说:“等会儿绿灯亮了,你就跟着我走,别怕汽车。”

以前,阿智曾不止一次地跟老何讲过向西过一号路口很难,所以,才有老何的这句话,他这次显然是要给阿智做一个过路口的示范。

绿灯亮了,老何一声“走”,便开动了他那辆“双轮大卡”,这是他对自己的那辆山地车的昵称。

阿智紧随老何,也蹬起了自行车。眼看着由东向北的右转车辆、由西向北的左转车辆纷纷前来拦路,老何的车把左拧一下、右拧一下,愣是从前后两辆汽车之间的缝隙里通过去了,阿智自然效仿无遗,也过去了。

等到过了路口,阿智问老何:“你就不怕汽车撞上你呀?”

“唉!你得看火候。”老何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卖了一个关子。

“看火候?”阿智有些不明白地重复了一句。

“对!汽车越多的时候,咱们越要抢着过路口。”老何接着来了一句。

“为何?”阿智又问。

“汽车越多的时候,它开得越慢,而且还有交警在场,咱们过路口更气势,因为咱是直行!”老何终于说出了答案。

对呀,交规里“有转弯车辆礼让直行车辆”那一说,阿智想起来了。

看来过路口也要像老何那样讲点儿智慧,其实,抢道的并不是咱们直行者,而是那些转弯车辆,咱们占理儿,没必要给他们让道!

猜你喜欢

  • 项英小故事:斯诺送的派克钢笔

    军事博物馆珍藏着一支埃德加·斯诺赠给项英的"派克"钢笔。这是一支老式的"派克"钢笔,长12.5厘米,暗红色的塑料质笔身镀有金色的圈纹,已经有些变黑的金黄色笔头上依稀可以看出"PARKERJ

  • 邓小平的三次婚姻

    1939年8月邓小平与卓琳在延安结婚对于邓小平个人生活方面讲,第三次回延安的收获是最大的,因为他结识了终身伴侣卓琳,此后共同走过了风风雨雨的58年,共同经受了政治上的第二次、第三次“落”与“起”的惊涛骇浪。邓小平不愿谈往事,不愿谈自己的过去

  • 苏东坡与王安石是一对仇敌

    说到苏东坡的敌人,最难措辞的莫过于王安石了,然而事实上又绝对无法回避王安石,因为两人不但分属两个政治营垒,而且彼此之间还有纠缠不清的私人恩怨。 苏东坡一入仕途就陷入了新旧党争,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他敬爱的朝中元老、他的亲朋好友,几乎无

  • 蒲松龄宴请宰相

    蒲松龄屡考不中,回至家乡蒲家庄除了教书之外,便是将满腔的忧愤都倾注在《聊斋志异》上,从不与官场来往。一日,忽然接到宰相一份请帖,上面写着:“请吃半鲁。”蒲松龄对此类请帖,深恶痛绝,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当官的还只顾吃喝玩乐。于是,对送请帖的来

  • 毛泽东“心软”的两个小故事

    一九四八年五月,毛泽东乘吉普车由城南庄去西柏坡时,在平山县境内发现有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躺在路边茅草上。身边坐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农村妇女,一圈人正围着她们在着急。女孩子双眼紧闭,脸色蜡黄,鼻子里不时地往外流血,已经奄奄一息了。“停车!”毛泽东突然

  • 蒲松龄辛酸“高考”路

    在中国古代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蒲松龄那样,热衷科举却又不满科举,深受其害却又坚忍不拔,才华横溢却又名落孙山,科场失败却在文学上大获成功……蒲松龄的人生确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他在文学上成绩巨大,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的《聊斋志异》被称

  • 左宗棠智对曾国藩

    小编为大家带来:左宗棠智对曾国藩左宗棠自幼饱读诗书,腹藏经纶,聪明绝顶。在他十岁时,有天傍晚随老师郊外散步,时见夕阳落山,晚霞成扇形射向天空,老师即景生情,出一上联道:夕阳光倒生。”左宗棠略一思忖,对道:朝日霞先出。&rdquo

  • 王充书铺读书立志

    小编为大家带来:王充书铺读书立志王充是我国东汉初年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和批判精神的杰出的思想家。王充少年时代,父亲就去世了。王充竭尽全力奉养母亲,后来到了京城,进太学学习,拜当时着名的学者班彪做老师。他喜欢广泛地阅读,善于抓关键问题,因而进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