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蒲松龄辛酸“高考”路

蒲松龄辛酸“高考”路

收录日期:2025-11-20 16:44:03  热度:8℃

在中国古代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蒲松龄那样,热衷科举却又不满科举,深受其害却又坚忍不拔,才华横溢却又名落孙山,科场失败却在文学上大获成功……

蒲松龄的人生确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他在文学上成绩巨大,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的《聊斋志异》被称作“中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集”;另一方面,他在科举道路上却屡战屡败,落魄一生。他除19岁那年考中秀才外,其后数十年间又参加了十几次相当于高考的“乡试”,皆名落孙山,无缘仕途。他悲愤交加,痛定思痛,在晚年又写成长诗《历下吟》,将考试中的辛酸屈辱、录取中的种种弊端以及考官的骄横贪腐等,一古脑儿暴露出来,读了让人感动,也发人深思……

《历下吟》写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那年蒲松龄已69岁。诗中,他首先揭露了监考官的凶残和考生遭受的凌辱:

试期听唱名,攒弁类堵墙。黑鞭鞭人背,跋扈何飞扬。轻者绝冠缨,重者身夷伤;退后迟嗷应,逐出如群羊。贵倨喜嫚骂,俚媟甚俳倡;视士如草芥,而不齿人行……

考生们辛辛苦苦地来到省城济南应考,一开始就遭到监考官的打骂:考前点名时,那些监考官像堵墙一样站在考场门前。他们飞扬跋扈,凶残异常,稍不如意就鞭打考生。考生轻者被打断帽带,重者被打伤。如果点名时答应迟了,就会像猪羊般被赶出场外。这些傲慢的家伙特别喜欢骂人,骂出的污言秽语不堪入耳。他们视读书人如草芥,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待。

不仅如此,“上头”规定的考试时间也异常苛刻:“内翰出司文,趾高气如云。夕发期朝至,愆期褫服巾。”那颇有来头的学正(教育局长)趾高气扬,武断专横,晚上刚发出通知,就要求考生第二天早晨赶到考场,迟到者就被取消考试资格。这多么不近人情!

考生考完后,仍不准回家,要留在济南等待发榜。在这段时间内,蒲松龄跟许多考生一样,生活发生了困难:

羁留几两月,拆名尚未确。看囊无一钱,萧然剩空橐。盎粟储正供,竭赀悉粜却。缶中蛇不存,皮骨尽剥削。

羁留在济南快两个月了,仍然没有发榜。这时大家带的钱都花光了,只好卖掉口粮维持生计,一个个都成了穷光蛋。即使如此,也不准擅自离开,否则就要遭到严厉惩处。蒲松龄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东海有名士,旋归失发落。远牒追逮至,与立三章约。五日一随场,命题试两作。日久资斧绝,历下犹漂泊。踵决衣带断,乞食在郊郭。友朋哀王孙,减餐进杯勺。自言千里人,寄信道辽阔。丐活何可长?恐将葬沟壑!

家住东海边的一个考生,没等到发榜就擅自回了家乡,“上头”知道后,立即发信追了回来,并向他约法三章:要每隔五天随场参加一次考试,每次考试必须作两个题目。这样时间长了,他的盘缠用尽,只能流落济南街头,以乞讨为生。有时朋友可怜他,给他一点吃的。但他离家千里,有家难归,靠乞讨生活又怎能长久?恐怕不久就会葬身荒野……

考生的境况如此,录取情况又如何呢?蒲松龄进一步写道:

……独自至般阳,妄听怒嘲啁。云此有关节,案名一笔勾。佳文受特知,反颜视若仇。黜卷久束阁,凭取任所抽。颠倒青白眼,事奇真殊尤。贤守为宽譬,拗怒无夷瘳。良士亦何辜?陷此壑谷幽!芹微亦名器,掷握如投骰!翻覆随喜怒,吸呼为弃收。古来仅一见,闻者心骇忧……

这次“高考”,蒲松龄又名落孙山。他心灰意冷地回到家乡淄川,听到乡亲们议论纷纷:有人行贿打通了门子,考官便营私舞弊,把原定录取的人一笔勾销,把原来赏识的文章视若寇仇,再从已被废弃的试卷中抽出“照顾者”的卷子,作为录取对象。他们如此颠倒黑白,委实世所罕见。当知县前来劝慰蒲松龄时,他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他实在想不通,一个贤良的读书人有何罪,受此沉重打击?这些考官把录取看得像掷骰子般轻率随便。他们由自己的好恶,反复无常,随意决定考生的命运,真是骇人听闻,自古少有!

那时,对于多数考生来说,考试就意味灾难,“落榜”的打击让他们痛不欲生:“万人被黜落,道路涕纷纷。旋里无颜色,志士死不存。”成千上万的考生名落孙山,他们悲观失望,哭声载道,感到无脸回家见亲人,有些人甚至想以死了之……这是何等的悲惨!

写了这些,蒲松龄意犹未尽。他把考不上的直接原因归之为考官太贪太黑,他对他们恨之入骨:

收录仍弃捐,悲悯怨落拓。乃复被拘留,旅食待敲扑。不得赵孟贵,徒苦赵孟恶。

赵孟设身处,无乃太酷虐!怨毒至终身,安能遽忘却?自谓矢清公,道路为一噱。

本来可被录取的却终遭黜弃,这已让人悲观失望,可是还需羁留异乡,遭受考官的打骂;来应考不但没被考官提拔,反受到他们的凌辱。如果这些考官能设身处地地为考生想一想,就应感到自己太残酷暴虐了。这些人让人恨一辈子,哪能很快忘却呢?他们自谓正直清白,实则又贪又黑,只能被人们唾弃!

蒲松龄科场失败,文学上成功,这之间并非没有联系。正因他在仕途上碰得头破血流,才转而发奋图强,潜心创作,写出了《聊斋志异》这样的不朽巨著。可以想象,假如他在科场上春风得意,飞黄腾达,又焉能在文学上取得如此的辉煌?

猜你喜欢

  • 给宠物一个承诺

    老爸是一个非常热爱打麻将的人,藏匿于小巷中的麻将馆自然就成了老爸长期出没的地方,每次老爸傍晚打麻将回来,凡是赢钱的时候,就会给我和哥哥每人几块钱,那时候我7岁,哥哥9岁,对于我们来说,无比盼望的事情就是老爸回家,告诉我们他今天又赢钱了。然后

  • 冬天一双旧凉鞋

    我兄弟四人,年龄相差不大,小时侯都很调皮,最让母亲伤脑筋的,是我们穿鞋特别废,一双新鞋穿不了几天,便不是给弄个三角口子,就是脏得跟旧鞋差不多,所以母亲经常唠叨:“穿鞋比吃鞋还厉害。”那年月,农村靠工分吃饭,父亲在离家较远的学校工作,不常回来

  • 回味大雁

    大雁从我们的视线消失很久了,不知为什么,我怀念大雁的心情,与日俱增。儿童时代,我站在学校的操场上,仰望蓝天白云的天空。从云层里飞来一群大雁,我们欢呼跳跃,它们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它们是贯彻集体主义的典范。“清音天地迅,塞影月中微

  • 父亲的病根

    这天,李强接到母亲从老家打来的电话,说父亲从树上摔下来,摔断了胳膊。李强连夜驱车往老家赶。父亲年龄大了,时常感到右手臂麻木酸疼。李强带他去镇上的诊所看过,不红不肿,医生查了半天,也没查出什么原因,就建议再去大医院检查。父亲怕花钱,说什么也不

  • 不要累死你的爱

    在出境大厅里看见一对情侣抱着痛哭,男孩子都排到验关了,却又回头,冲了过去,搂着女朋友哭。好不容易,出了关,还看见他隔着玻璃对着女孩子喊:“求求你!别哭了!你再哭,我就不走了。”接着是手提行李检查,见他一个劲儿地擦眼泪,差点把照相机忘在检查站

  • 一元钱的爱情路

    他是一个很节省的人,节省得近乎吝啬,这是周围朋友所共知的。他为了供房子,连烟都戒了,早餐是一个馒头和一包牛奶,从来不和朋友出去吃喝玩乐。他节省的原因是挣得太少,而挣得太少的原因是因为他的脚跛了,只能干点杂务。一年前,在回家的平台上,他错把两

  • 不懂初恋

    提起初恋,很多人都会记忆犹新,这在一个人的心中,是永远会占一席之地的。而我的初恋却是在不知不觉迷迷糊糊中度过的,说是恋爱吧,那时的确没有谈什么恋爱,不要说什么亲热的话,就是连对方的手也没有拉过,而心里也确没有谈恋爱的想法。说不是恋爱吧,又经

  • 爱情就是一杯水

    德明躺在床上,喘着粗气,怕是快不行了。儿女们立即扑上去,呼喊着他的名字。“妹子,我想喝水!”德明吃力地说着,大家都知道,他是想让妻子惠阳倒水给他喝。德明平时爱喝水,有事无事总捧着一杯水喝。德明的儿子小方子曾听爸爸讲过这爱喝水的习惯的来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