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宋仁宗的菩萨心肠

宋仁宗的菩萨心肠

收录日期:2025-11-20 15:07:32  热度:10℃

提起宋仁宗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狸猫换太子”的民间故事出自宋仁宗的母亲,被包拯的唾沫星子飞到脸上的是宋仁宗;苏东坡、苏洵、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范仲淹等一个个重量级的牛人,都是宋仁宗一朝的名臣,或在这一时期登上历史舞台;中国的几大发明中,能把整个世界推向近代化的两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罗盘(指南针),也都出现于仁宗时代。

皇帝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习惯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能为他人着想的少之又少,但宋仁宗算是其中难得的一个。《东轩笔录》记载,有一次,宋仁宗在散步,时不时地回头看,随从们都不知道皇帝要干什么。宋仁宗回宫后,对嫔妃说道:“朕渴坏了,快倒热水来。”嫔妃觉得奇怪,问宋仁宗:“为什么在外面的时候不让随从伺候饮水,而要忍着口渴呢?”宋仁宗说:“朕屡屡回头,但没有看见他们准备镣子(水壶),如果朕问的话,肯定有人要被处罚了,所以就忍着口渴回来再喝水了。”如此“贴心”的皇帝,历史上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宋仁宗思想开明,能容人。苏轼的弟弟苏辙参加进士考试,居然胆大包天地在试卷里写道:“我在路上听人说,在宫中,美女数以千计,终日里歌舞饮酒,纸醉金迷。皇上既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商量治国安邦大计。”其实苏辙这些话纯属道听途说,完全与事实不符。考官们打算给苏辙治罪,但宋仁宗听说此事后,却说:“朕设立科举考试,本来就是要欢迎敢言之士。苏辙一个学生,敢于如此直言,应该特予功名。”于是苏辙反倒考上了进士。这如果赶上“康乾盛世”,灭三族是必然的。

为了钳制思想,不少皇帝热衷于搞文字狱,许多文人莫名其妙遭到冤杀,甚至被灭门灭族,但宋仁宗从来不搞任何文字狱,他治下的大宋王朝非常开明,言论也相当自由。比如当朝理学家程颐曾放话说“要和皇上同治天下”,这在清朝是会灭三族的,而在宋仁宗时却啥事没有。朱弁《曲洧旧闻》记载,成都一个秀才写道:“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有人以“谋反”之罪将这秀才上报到朝廷。可没想到,宋仁宗轻描淡写地说了句:“这个老东西,他不过是想做官,做官做不成写反诗泄愤,想做官就给他吧。”于是,这个秀才竟成了万户参军。

宋仁宗对子民仁慈,对他国之民也常怀仁爱之心。有一次,出使北方的使者报告说高丽的贡物越来越少了,提议出兵。宋仁宗说:“这只是高丽国君的罪过。现在出兵,国君不一定会被杀,反而要杀死无数百姓。”所以最终没有发兵。

魏泰《东轩笔录》记载了一个小故事:一天早晨,宋仁宗对近臣说:“昨夜朕饿了,夜不能寐,想吃烤羊肉。”近臣说:“陛下为何不降旨要烤羊肉?”宋仁宗:“朕听说皇宫每次有索取,外面就会以为这是一种制度,朕害怕因此而导致外面每天夜里杀羊,来给朕准备,这样会杀生很多。”于是左右高呼万岁,相信这一声万岁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呼喊。

施德操在《北窗炙录》中记载,一夜宋仁宗在宫中听到很热闹的丝竹歌笑之声,觉得奇怪,问宫人:“此何处作乐?”宫人回答:“此民间酒楼作乐处。皇上您听,外面民间是如此快活,哪似我们宫中如此冷冷落落也。”宋仁宗回答说:“你知道吗?正因我宫中如此冷落,外面人民才会如此快乐,如果我宫中像外面如此快乐,那么民间就会冷冷落落也。”民间的快乐胜过皇宫,这就是宋仁宗。所谓“以民为本”、“爱民如子”,宋仁宗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了。

1063年,在位41年的宋仁宗去世。这一消息传出后,市民们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一个叫周长孺的官员来到今四川一带,看见山沟里打水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驾崩。

在中国历史上,能像宋仁宗这样,拥有最高权力还能谨慎行使权力的少之又少。虽然宋仁宗不够铁血,不够强权,但他治下的大宋王朝,人民安乐,经济繁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就出现在此时。正如有人说的,“仁宗虽百事不会,却会做官家(皇帝)”。

猜你喜欢

  • 轮椅上的铁人

    新加坡先驱初级学院脑神经学家陈建民医生,两岁时,因患上小儿麻痹症而终生不良于行。母亲千辛万苦地为他觅得一所肯接收残疾人士的普通幼稚园,但他的残障却成了同学们作弄的对象。他们为他取各种难听的绰号、拉他的耳朵、拍他的头颅;终于,他决定反击了。凡

  • 我能否相信自己

    我曾经被两句话所深深吸引。第一句话来自美国作家艾萨克·辛格的哥哥,他说:“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而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第二句话出自一位古老的希腊人之口:“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我有一位朋友,年轻时学习西方哲学,现在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

  • 卡夫卡的爱人

    他们就这样相识了。她就是多拉·迪阿曼特。当时多拉是这家度假村里的一个厨房佣工。其实,她出身于一个有名望的犹太人家庭,只是因为年轻和对父母保守意志的不满,才离家出走,浪迹四方。而同时卡夫卡却因日益严重的结核病,四处就医、疗养。就这样,两个人像

  • 殉梦书香

    2008年3月初,在香港三联书店,人们集聚一堂,为罗志华举行追思会。会上,一位嘉宾说:在这个时代里,被阅读的书和阅读书的人,究竟是谁在为谁坚守?姐姐罗清华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弟弟从小都是认真努力的好学生。可是,16岁那年,他突然决定辍学。辍学

  • 向南林:我是一个兵

    1981年,向南林出生在四川广元一个贫困山区。五岁半时,他上了村小学,唯一的校舍就是一间四处漏风的平房,挤了好几个年级的孩子。每天,他都要翻山越岭、手脚并用往返三个多小时。当时,向南林有两个心愿,一是别被大点儿的同学落下,一是离开这个苦地方

  • 戴高乐与智障女儿

    1927年,夏尔·戴高乐和妻子伊冯娜即将迎来第三个孩子的诞生。然而,在临近生产的时候,伊冯娜不幸遭遇了车祸,当即昏死过去,被送进了医院进行抢救。经过救治,伊冯娜转危为安,不久,女儿安娜降生了。可是,由于车祸的惊吓以及治疗期间大量的用药,导致

  • 幸福和痛苦的领悟

    有一年夏天,我沿着黄河旅行,无数次站在黄河岸边,看滔滔河水像黄龙翻滚,自天际流下,把我的心都流成了无边无际的壮阔;无数次注视着落日像血一样融入河水,好像生命被一次次重新染色,每一次都有奔腾到海的冲动。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在黄河边上,用瓶子灌一

  • 雅训

    张之洞生于官宦世家,从小饱读诗书,颇有学识,是清末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由于张之洞仕途上顺风顺水,加之满腹经纶,故自命清高,待人难免有些倨傲之色,常常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官架子,根本不把手下的人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