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请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请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收录日期:2025-11-20 20:11:47  热度:11℃

请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每个父亲,在女儿18岁的时候,都有为她写一本书的冲动。现在,轮到我做这件事了。

你应该还记得,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问你一个问题:

你长大后喜欢干什么?

第一次问,是在去日本游玩的歌诗达邮轮上,你小学一年级。你的回答是,游戏机房的收银员。那些天,你在邮轮的游戏机房里玩疯了,隔三岔五,就跑来向我要零钱,然后奔去收银小姐那里换游戏币。在你看来,如果自己当上了收银员,那该有多爽呀。

后来,我一次又一次地问这个问题,你长大后喜欢干什么?

你一次又一次地更换自己的“理想”。有一次是海豚训练师,是看了戴军的节目,觉得那一定特别酷。还有一次是宠物医生,大概是送圈圈去宠物店洗澡后萌生出来的。我记得的还有文化创意、词曲作家、花艺师、家庭主妇……

16岁的秋天,你初中毕业后就去了温哥华读书,因为我和你妈签证出了点状态,你一个人拖着两个大箱子就奔去了机场,妈妈在你身后泪流满面,我对她说,这个孩子从此独立,她将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学、工作和城市,当然,还有喜欢的男朋友。

在温哥华,你过得还不错,会照顾自己,有了闺蜜圈,第一次独自旅行,还亲手给你妈做了件带帽子的运动衫。你的成绩也不错,期末得了全年级数学一等奖。我们全家一直在讨论以后读哪所大学,UBC、多伦多大学还是QUEEN。

又过了一年,我带你去台北旅行,在台湾大学的校园里,夕阳西下中漫步长长的椰林大道,我又问你,你以后喜欢干什么?

你突然说,我想当歌手。

这回你貌似是认真的,好像一直、一直在等我问你这个问了好多年的问题。

然后,你滔滔不绝地谈起自己对流行音乐的看法,谈了对中国当前造星模式的不满,谈了日韩公司的一些创新,谈了你自认为的歌手定位和市场空间。你还掏出手机给我看MV,我第一次知道Bigbang,知道权志龙,我看了他们的MV,觉得与我当年喜欢过的Beyond和黄家驹那么的神似,一样的亚洲元素,一样的都市背街,一样的蓝色反叛,一样的如烟花般的理想主义。

在你的眼睛里,我看见了光。

作为一个常年与数据打交道、靠理性分析吃饭的父亲,我提醒你说,如果按现在的成绩,你两年后考进排名全球前一百位的大学,大概有超过七成把握,但是,流行歌手是一个与天赋和运气关系太大的不确定行业,你日后成为一名二流歌手的概率大概也只有百分之十,你得想清楚了。

你的目光好像没有游离,你说,我不想成名,我就是喜欢。

我转身对一直在旁边默默无语的妈妈说,这次是真的。

其实,我打心眼里认同你的回答。

在我小时候,没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从一年级开始,老师布置写作文“我的理想”,保卫祖国的解放军战士、像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家,或者是遨游宇宙的宇航员,现在想来,这都是大人希望我们成为的那种人,其实大人自己也成不了。

这样的后果是很可怕的。记得有一年,我去四川大学讲课,一位女生站起来问我:“吴老师,我应该如何选择职业?”她是一位物理系在读博士生。我问她:“你为什么要读物理,而且还读到了博士?”她说:“是我爸爸妈妈让我读的。”“那么,你喜欢什么?”她说:“我不知道。”

还有一次,在江苏江阴,我遇到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商人,赚了很多钱,却说自己很不快乐。我问她:“那么,你自己喜欢什么呢?”她听到这个问题,突然怔住了,然后落下了眼泪。她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从很小的时候,她就跟随亲戚做生意,从贩运、办厂到炒房产,什么赚钱干什么,但她一直没有想过,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今日中国的90后们,是这个国家近百年来,第一批和平年代的中产阶级家庭子弟,你们第一次有权也有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它们甚至可以只与兴趣和美好有关,而无关乎物质与报酬,更甚至,它们还与前途、成就、名利没有太大的干系,只要它是正当的,只要你喜欢。

喜欢,是一切付出的前提。只有真心地喜欢了,你才会去投入,才不会抱怨这些投入,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感情。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家庭的年轻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所喜欢的未来。所以,如果你侥幸可以,请千万不要错过。

接下来的事情,在别人看来就特别地“乌龙”了。你退掉了早已订好的去温哥华的机票,在网上办理了退学手续,我为你在上海找到了一间日本人办的音乐学校,它只有11个学生,还是第一次招生。

过去的一年多里,你一直在那间学校学声乐、舞蹈、谱曲和乐器,据说挺辛苦的,一早上进琴房,下午才出得来,晚上回到宿舍身子就跟散了架一样,你终于知道把“爱好”转变成“职业”,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实,我到现在还不知道你到底学得怎么样,是否有当明星的潜质,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你确乎是快乐的,你选了自己喜欢走的路。

“生命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这是台湾黑松汽水的一句广告词,大概是12年前,我在一本广告杂志上偶尔读到。在遇见这句话之前,我一直被职业和工作所驱赶,我不知道生活的快乐半径到底有多大,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则是无效的。我想,这种焦虑一定缠绕过所有试图追问生命价值的年轻人。是这句广告词突然间让我明白了什么,原来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否是“美好”的。后来,当我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便问自己,你认为它是美好的吗?如果是,那就去做吧,从这里出发,我们去抵抗命运,享受生活。

现在,我把这句话送给18岁的女儿。

说实在的,我的18岁的女儿,我不知道你的未来会怎样,就好比圣诞树上的那只礼盒,里面到底是空的,还是真的装了一粒巧克力。

猜你喜欢

  • 爱一次就好,带你去看天荒地老

    在电影《夏洛特烦恼》里,“夏洛”经过穿越回到现实后,终于懂得珍惜身边的爱人“马冬梅”。这部“神逆袭”的小成本电影让已经家喻户晓的“郝建”沈腾以“夏洛”的身份又一次红遍大江南北。在现实生活中,沈腾也有一位和他不离不弃的“马冬梅”,她就是和他携

  • 湘西猎女

    1一九四九年农历初冬的一天早晨,太阳破雾而出,雾气还末散尽,湘西雪峰山西北麓的一道山沟里,一个名叫山桃的年轻女人背着一个昏迷不醒当兵模样的男人,沿着一条毛草小路艰难地下山来了。这条毛草小路从一道山垭口延伸过来,在丛林深处的一间小茅棚处到了尽

  • 焦虑的力量

    一天早上,男人碰到正在街上溜达的死神。“你有什么事啊?”“今天我要带走100个人的生命。”“太可怕了!”男人说,“我提醒一下大家!”于是男人到处向别人散播死神的这一计划。夜晚降临的时候,他又一次遇到了死神。“你告诉我说要带走100人,”男人

  • 如果爱情可以买卖

    她的母亲精明能干,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或许是为事业付出的太多,难免顾此失彼,这位女强人没能经营好自己的婚姻,在她8岁那年,父亲选择了离婚,再也没有回来过。从那时开始,母亲就和她相依为命。她到了谈恋爱的年龄,母亲坚持从自己的老朋友的孩子当中物

  • 夫妻莫说过头话

    十年前,小倩嫁给她老公的时候,正是她老公春风得意之际。不但自营的小公司干得顺风顺水,偶尔他还会在当地电视台的一档情感类节目中客串一把导师。有才气、帅气又事业有成,难怪小倩当初那么义无反顾地非他不嫁。而小倩老公之所以从N个追求者中选小倩做老婆

  • 父亲的酒话

    父亲是一个喜欢喝酒的人,尤其喜欢边喝酒边说酒话。我小时候,父亲就爱喝酒,就一碟豌豆可以喝上半天。他总是喜欢让我坐在他旁边,他一边喝他的酒,一边跟我讲话,那就是由父亲主讲的家庭政治课堂。他爱讲他童年的故事,讲爷爷是怎么在战争年代活过来的,讲外

  • 世上那个最爱你的人

    幸福的生活在她8岁那年戛然而止。她的母亲因患乳腺癌不幸去世,同年年底,她的父亲又为她娶回一个后妈。一年后,厄运再一次降临到这个家,她的父亲遭遇车祸死亡。父亲走了,日子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女孩每天吃女人烧的饭,穿女人为她洗的衣服,只是不跟

  • 两个傻子的爱情故事

    两个傻子的爱情故事从前有这样的一个爱情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两个傻瓜。男的傻得只知道说疯话,女的傻得只知道用那双无神的眼睛看着男的,笑,傻笑。两个人本来不认识,他们一个天南,一个地北。家里人嫌他们傻,都抛弃了他们,任他们四处流浪。男的从南往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