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南宋宰相洪适简介 洪适是怎么死的?

南宋宰相洪适简介 洪适是怎么死的?

收录日期:2025-11-20 21:01:06  热度:9℃

洪适是南宋朝著名宰相,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洪适是饶州鄱阳人,原名洪造,后改名洪适,字景伯、温伯、景温,因为晚年的时候居住在老家鄱阳盘州,于是又自号盘州老人。

洪适生于 公元1117年,去世于公元1184年,父亲洪皓曾任礼部尚书、大金通问使、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他是洪皓的长子。

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洪适自幼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教育,忠君爱国思想深扎于心。而他本人聪颖好学,因此学业优异,深得师长的称赞。

在他十三岁的时候,洪适的父亲洪皓奉命出使北方。年幼的他成为家中的顶梁柱,奉养年迈的祖母和多病的母亲,照顾幼小的弟妹,家中大小事务都由他主持处理。

建炎三年,金军渡过长江进犯吴地,南下入侵宋境。在这危难时刻,洪适毅然决定带领全家回到故乡乐平。他指挥青壮家仆,护送祖母、母亲和五个弟弟、三个妹妹登程回乡。一路上跋山涉水,终于到达故乡乐平。洪适等人离开秀州没有多久,秀州就被金兵侵略。若不是小小年纪的洪适抓住时机,可能洪家也会遭难。

洪造回到秀州的时候,因为音讯不通,根本没想到家人被自己的儿子护理妥当,去了故乡乐平。因为没有消息,洪造心忧至极,乃至最后竟大病了一场。金军退后,洪适又带领家人回到秀州,一家人这才团聚。

绍兴八年,洪皓困居北方,音讯难通,吉凶难定。洪适的母亲沈氏担忧成疾,最后一病不起。洪适悲痛难当,却仍能井然有序的为自己的母亲料理丧事,按诰命夫人的葬礼安排祭仪,因此深得亲朋长辈的赞赏。那个时候,他也才二十一岁。

母亲去世后。洪适一边料理家务,一边与自己的弟弟们勤奋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文名渐渐响亮,周边的书生士子都愿意前来与他论文说道。

绍兴十二年,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同时赴京应考,他与洪遵双双高中博学宏词科,成为进士。宋高宗亲自接见两兄弟,赞扬他们:父在远方 子能自立 此忠义报,授予其敇令所删定官的职位,不久提为秘书省正字。

绍兴十三年洪皓南归,洪适任台州通判。当时秦桧为相,执掌国家大政。秦桧与其党羽贪污成性,十分腐败,主持审理案件拿钱说话,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洪适走访各地,将这些案件全部整理成册,上奏为民请冤,最终却累得自己丢了乌纱帽,此后九年都没有任用。

绍兴二十五年,洪适被任命为荆门军知军。这个时候秦桧已经去世,国家呈现百废待兴之势。洪适上任之后,即着手修复农政、安抚因灾荒和战祸而流离失所的农民,整治社会秩序,兴办地方公益。在他的施政下,百姓逐渐恢复生产,安心耕作,社会秩序得以安定下来。

在担任地方官之时,洪适发现了朝中许多错误的政策和弊端。同时通过多年的实践,也总结出了不少的建议。他曾经多次上书朝廷,表达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但是腐败的朝廷,昏暗的吏治,让他的建议根本得不到重用。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率金各部越过淮河攻打南宋。南宋军民抗金情绪高涨,就连宋高宗都亲往督战,最终获得了采石矶大捷。在这场战役中,洪适带领属官,运输物资,做足了后勤保障。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率金各部越过淮河攻打南宋。当时已经是孝宗继位,洪适成为皇帝亲信和幕僚,受到重用,掌管军政大事。战争结束后,洪适奉孝宗之命出使金国,得到了很多的情报。

乾道元年升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不久为参知政事,拜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枢密院使,即任宰相。

洪适担任宰相之后,勤于政事,厉兵秣马,想要收复中原,挽回倾颓的宋室江山。然而腐败的吏治,黑暗的官场,耽于享乐的官员和统治者,让洪适最终心灰意冷,选择了辞去宰相一职。1184年去世,在盘州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猜你喜欢

  • 杯弓蛇影

    杯弓蛇影,古汉语中的一个成语,也是一个典故,出自应劭《风俗通义·怪神》,应郴请杜宣饮酒,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杜宣以为杯中有蛇,疑心喝下了蛇心忧而病,应劭听说杜宣生病后来看望杜宣,杜宣看到墙上的弓后病就好了,后用杯弓蛇影&r

  • 大公无私

    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春秋时,有一天,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县官缺额,你看派谁去最合适?”祁黄羊想了想,说:派解狐去最合适!”晋平公觉得很奇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

  • 白面书生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叫沈庆之的宋朝人。他字弘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是当时着名的军事将领。沈庆之从小就非常会打仗,常常打胜仗回来,后来他被封为建武将军”,专门负责防守边疆。有一天,文帝想要向北边扩展领土,沈庆之知道文帝

  • 白头如新

    邹阳,西汉初时齐人,最初在吴王刘濞手下任职,以文辞着称。吴王谋反,邹阳谏而不听,于是改投梁孝王刘武门下。邹阳为人有智谋才略,慷慨不苟合,因此遭到羊胜、公孙诡等人的妒嫉。他们在梁孝王面前说邹阳的坏话。梁孝王听信谗言,生气地把邹阳交给掌管法律的

  • 为虎作伥

    唐穆宗长庆年间,传说有个处士马拯,听说衡山祝融峰上住着一个伏虎长老。他带了一个童仆,上山去拜访那位长老。他登上祝融峰,来到一座佛寺,看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和尚。老和尚非常热情,坚决要马拯留下来吃饭,可是厨房里的油和盐刚巧用完了。马拯就叫童仆下

  • 中饱私囊

    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他执掌晋国朝政大权后,勤政爱民,体谅百姓疾苦,希望能把国家治理得更好,但是他却不善于约束手下官员。有一年,国家财政吃紧,赵简子派税官去征收赋税,这可是个大捞一把的好机会。临行前,税官还是假惺惺地问赵简子:请您指示一

  •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文学家,也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和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

  • 不名一钱的故事

    西汉时期,汉文帝有个宠臣名叫邓通。其实,他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才能,受宠是因为他只要能让汉文帝高兴,什么事都愿意干。有一天,皇宫里来了一位算命先生,汉文帝就让他给邓通算上一命。那位算命先生仔细观察了邓通一会儿,就说:以后他会穷得饿死。&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