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东林八君子之一安希范简介 安希范是怎么死

东林八君子之一安希范简介 安希范是怎么死

收录日期:2025-11-21 16:24:35  热度:10℃

安希范是安如山的次子庶出,母亲吴氏生下安希范的时候,其父安如山已经到花甲之年。本来对于这个孩子安如山是十分疼惜,但是原配妻子郭氏却对这个孩子视如眼中钉肉中刺。后来借口避免庶孽之争,想将这个孩子抛弃。吴氏拼死抢过孩子不放,加之安如山给出过继给叔父安如陵的办法,这才保住了安希范。

安如陵早早就去世了安希范五十天的时候过继过去,实际上是由安如陵寡妻邹氏抚养。安希范对于自己的养母十分孝顺,是个好孩子。

隆庆四年,安如山去世。不久之后,安希范的嗣母去世,而那个时候安希范年仅七岁,独居在周泾已无依无靠。幸而得谈修照拂,等到第二年郭氏去世之后,安希范终于回到生母吴氏身边。

母子两人后来相依为命,他自己说败屋颓垣,母子相依,购闵受侮,不可禅述。日子十分惨淡。

安希范的岳父谈修是一位有学问的人,因此对于安希范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帮助。谈修家中藏书颇丰,有一专门的藏书楼名延恩楼,给安希范提供很好的学习环境。安希范在接受谈修教育的同时,也在这里博览群书,学识得到很高的增长。

十七岁安希范与谈修的女儿成亲,婚后夫妻两人和和美美,谈氏相夫教子,实为良妇典范。可惜的是,红颜早逝,成亲三年之后谈氏因病去世。十九岁,安希范中秀才。万历十二年,安希范就学于顾宪成,坚持程朱理学的正统立场,提倡尊经重道。

万历十三年,安希范中举,十四年中进士。进士及第之后,为行人司行人,掌管传旨和册封事项。万历十六年,二十五岁的安希范放弃了为官,为了能够更好地奉养母亲,回到了西堠村故居,建造新的住所,取志不待于人,而完于天也。之意,号为天全堂。

万历十九年,应翰林院庶吉士的考试,成绩优秀。按照规定,是应该选为庶吉士的,此后担任重要官职。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当时因为有年资的限制,安希范因为不够资格,所以不能中选。当时也有人让安希范加报几年,但是安希范却不愿意这么做,于是失去了这个机会。后来被授以札部精膳司主事的职位,第二年分管会试事务。

后来生母吴氏因为生活比较困难,所以就想回乡奉养生母。万历帝考虑到他的孝顺,恩准了他的请求,于是就改授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让他能就近奉养。

安希范为官正直,不畏权贵,在朝为官期间,曾经多次直言上谏,因此得罪了不少的权贵高官。吏部右侍郎赵用贤为内阁首辅王锡爵,上疏罢官。高攀龙、赵南星、顾宪成等人相救不成,也遭到贬责。而这个时候,安希范却根本不惧会得罪王锡爵,直言上谏,而得罪王锡爵。后来王锡爵考虑到与安希范的师徒名分,最终改逮问为削籍,安希范从此退出政治舞台。

顾宪成顾允成兄弟两人重建东林书院,在东林书院讲学。万历三十年,安希范也来到东林书院讲学,培养了一大批清正官员。

在东林书院读书的学生入仕之后,自发的结成党派,这才有了东林党。东林党与阉党针锋相对,努力维护朝纲,不畏生死,是安希范这批老师做了好典范。

天启元年,安希范一病不起,最终因病去世。在邹元标和地方官员的努力下,朝廷追赠他为奉政大夫光禄寺少卿。崇祯七年为安希范建祀,崇祯十四年列入先贤祠。

猜你喜欢

  • 我生命中的三个故事

    今天,我想告诉你们我生命中的三个故事(1),并非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件,只是三件小故事而已。第一个故事关于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我在里德大学呆了6个月就退学了,但之后仍作为旁听生混了18个月后才最终离开。我为什么要退学呢? 故事

  • 绿茵场上的非主流

    他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富豪家庭,父亲是钢铁大亨,家族企业涉足50多个国家。在很多人眼里。他这辈子只要守住家业即可,根本不需要什么奋斗。然而,当他接触到足球以后,突然觉得,跟绿茵场相比,钢铁经营之类的事情简直索然无味。从此,他的梦想是成为职业球

  • “蹑景追飞”,让生命飞跃

    風驰电掣,蹑景追飞”,这样的场景该是多么壮观,多么富有诗意!你想身临其境吗?有一个人能为你操办这件事。他叫马丁·莱西乌斯,1988年出生于美国的得克萨斯州。由于父亲常年卧病在床,家中特别困难,高中毕业后他就到一家企

  • 疯狂然后成功

    对于一个年仅25岁的德国乡村医生沃纳·福斯曼来说,这绝对是一次不可理喻的疯狂之举。这天下午,坐在安静的工作间里,这个刚刚成为助理医师的年轻人准备在自己的身体上做实验,去实现心中那个梦寐以求的理想。实验开始了。福斯曼闭上眼睛,深

  • 像便利店一样的人

    有一个韩国男孩,两次参加高考,两次落榜。万念俱灰之际,想起有人说他长了一张明星脸,觉得可以去演艺圈试试。通过自己的努力,他进入了一家电影公司,他对老板说:我想当个电影演员。”老板说:你要先弄清电影行业是个怎样的世界才行,先从幕后

  • 总有一个梦想能在现实中开花

    他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每天冒险骑马登上高高的雪山,采下大块冰,运到城里卖给富家大户,挣得几个小钱,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在他上小学,甚至是中学时,他常被同学恶意嘲谑为窝囊废”,这些中伤的话,严重地刺伤了一颗少年的心,所以

  • 忍一忍就过去了

    他于1934年出生在广东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人的生活一直很艰苦。他小的时候,冬天连鞋都穿不上。新中国成立后,他依靠助学金念完了中学和大学。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1963年,他经香港到泰国,侨居了5年。1968年,又从泰国回到

  • 我要去巴黎

    3岁时,他随父母离开意大利的乡村,迁徙到法国。父亲不懂法语,在法国找不到工作,所以,这个家庭陷入了贫困的危机,并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13岁时,他勉强小学毕业,为了生计,不得不辍学到一个小裁缝店当学徒。正是这份工作,让他对服装设计产生了浓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