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对面阳台

对面阳台

收录日期:2025-11-21 09:40:22  热度:10℃

这个故事很简单,就如街头巷尾阿伯阿婆嘴里的家常。它非臆造瞎编,也不曲折离奇。先说明,也许就因为其普通平凡,读了会使人觉得无味,可我好想讲一讲它。故事人物不多,只有他与她。
他与她,有着几个异同点,先来个交代:

同点:他们都是W城的暂住居民,都租在怡苑小区,都是未婚青年。

异点:他老家在Q市,跨越了三个省来的。她住境外,可以称为华侨;他是技术员,城市雕塑艺术院首席设计师。她是大学生,到W城师大艺术系攻读,专修音乐;他住小区D栋六楼。她也住六楼,可是在C 栋。两座楼房中间隔着一个小公园,距离约一百米。

闲话休题,言归正传

他搬来D六楼的第一天,她住进C五楼刚满一星期。当他把房间扫得灰尘漫天而跑到阳台透气的时候,她在阳台晾刚换洗的衣服。也许两人的视线在无意中碰撞过那么几次,可是谁也没去留心过谁。世界这么大,留心得了吗?

半个月之后的一个深夜,他为图纸上遇到的一个难题伤着脑筋,停下笔来,信步踱到小阳台去,企望静美的夜色能提供他一点灵感。夜风习习,顿时觉得大脑清醒了许多。

伸一伸酸痛的懒腰,不经意中一抬眼,C六楼的灯也亮着,有个人影俯靠在阳台栏杆上。距离太远的关系,加上对面房间背景光亮的反衬,只能依稀分辨出对方是个女性,还有,长发飘飘。

她,就是那天晾衣服的女孩,他记起来了,不由得朝那边注目着。然而,夜色迷蒙,再怎样努力,进入视线的也只能仅此而已。 “这丫头还没睡觉,在思考什么难题吗?”他觉得有点奇怪。

当然,D栋的这一切,同样也都进入C栋女孩无意的观察中。“这家伙三更半夜还亮着灯,难道也在练习莫扎特?”女孩不无自嘲的嘀咕着。

又是半个月,除了撕下十几张日历,日子依然很平淡地过去着。唯一不同的是,两个六楼的房客都发现对方天天熬夜 ,好奇心使他们开始关注起了对方。12点过后,神差鬼使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各倚楼栏,举目凭眺着,这似乎成了各自的必修课。可是,到底凭眺的是什么,难道是寂静夜空那朦胧的魅力,还是萧瑟清风的清爽撩人,不然就是黛色天幕下的阳台上有着一股难于抗拒的引力?他们都没找出答案,只是,两人在阳台逗留的时间渐渐长了起来。
那个深夜,女孩从阳台回到卧室,关上了电灯,可就总是难于进入梦乡,莫名其妙的思绪使她辗转反侧,干脆爬起床,想喝杯牛奶帮助入眠。走到放在窗前的冰柜,眼睛不由自主的透过窗纱朝对面瞅了一眼,D六楼的灯还没熄灭---他还在阳台上。
又一天晚上,他在单位加班,之后同事们又相约上街吃夜宵,弄到将近两点才归家。“咚咚咚”的跑上六楼,进了房间的首个目标就是阳台----对面的灯依然亮着,C栋的她,依然伫立于阳台,长发飘飘。

这一夜,两人都失眠了,可心里,却觉得多了点什么。

……

白天里,两人的思维系统里都增加了同样的内容。同样的常在突然之间,忍俊不禁地笑起了自己,骂着自己傻蛋;同样的对自己说,今晚无论如何我要主动了,可要主什么动,都说不出个所以然,可又都同样的盼着太阳早点偏西。

每当夜幕降临时,两人的工作与学习都同样的分外有劲,同样的感到某种神奇的力量在提供着身体上的能源。精神抖擞之下,平时不好摆平的任何难题都能迎刃而解。而阳台之约的时间一到,几乎同时出现在老地方,相互眺望着,让某种无法说明白的情愫在空中交会、碰撞,无声地向着对方倾诉工作的压力与生活的无奈……
又是一个夜晚,阳台上,他喝着茶,她啜着咖啡。好久好久之后,一种无法按捺的冲动使他突然鼓起了勇气,几乎是肆无忌惮地朝着她的方向举起了茶杯,定神一看,对面的女孩也正做着同样的动作,顿时,一股暖流悄悄、轻轻地注入了两人心田。就这样,两只举着杯子的手,似真似假,似有意似无意地举了起来又放下,放了下去又举起……

突然,她跑回了房间,灯很快灭了,留下了他,正为自己的冒昧而懊悔得几乎去撞墙。可又是很突然的,对面阳台闪烁起了一个亮光。“是手电筒!”他惊讶地注视着,心里升腾着疑团。

手电筒很奇怪的摇晃着,在夜空里上下左右地划动。然后,稍微停顿又重新开始,摇晃得越来越缓慢,越来越沉稳。“她在向我传递什么信号!”他顿悟了,全神贯注地捕捉着那划动着的光束。
“89……0736……94”他一边喃喃的念着,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了小灵通,迅速拨出了这串数字。果然他没猜错,当第一个拨号声还没完全消失时,话筒里就传出了一个清脆得犹如黄莺的声音:喂……

接下来,好多情节可以省略去。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过程任由读者诸君自行去设计与组合,我不好意思详尽描写而去惊动那份甜蜜与静谧。

我想说的是,城东的电影院图书馆,城西的小吃店咖啡厅,出现了他们相依相偎的身影;城北的古刹佛寺,城南的泽国水乡,留下了他们缱绻缠绵的足迹。对了,这里该补充重要的一句,两人每个月缴纳的电话费,从此比往日多了很多很多。

就这样过去了大半年,冬天的溯风把落叶刮打得漫天飞舞。一个太阳将下的黄昏,天气极冷,他的小灵通响了,她在里头说:“家里来电了,要我马上回去……”

世间的一切都凝固、静止了。他似乎没听到什么,更似乎突然失去了语言表达功能,电话里的声音继续响着,极慢,极沉:“……家里为我下学期的就读安排好了,我不可能再回到这里……半小时以后的飞机。知道你忙,就不当面告辞了……别给我电话,我的手机停用了……不管怎么样……都保重……”

声音哽咽了,之后,电话里头只剩下一大串世界上最难于接受的噪音,在无情地撞击着耳鼓,在残忍地咬噬着他的心。

月儿初上的时候,她在云中。飞机披星戴月隐入夜空深处,身后的W城,渐渐远去。泪水,一滴滴地滚落。

月儿初上的时候,他独上六楼。W城灯红酒绿依旧,车嚣人欢依旧,对面阳台,却没有了灯光……

猜你喜欢

  • 甜甜的味道

    这是一个普通家庭,男人、女人和儿子是这个家庭的所有成员。日子在平淡而琐碎的生活中过着?熏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入托、进入小学、读完初中、升入高中,继而到北京的一所全国知名的大学深造。其间,男人和女人的工作也先后发生了变化,女人单因位效益不好,

  • 老不死的

    丁丁,给那老不死的送去!”小张的妻子,做好了饭,把饭盛在碗里,喊着儿子给奶奶送饭。 丁丁看了看妈妈,什么也没有说,端着碗走了出去。 丁丁来到奶奶的住处,看到奶奶躺在炕上,把饭送到奶奶跟前,拿起小勺,一口一口的喂着奶奶

  • 曾经和爱情如此接

    六年前,她在一家电台主持夜间热线节目,节目有个很好听的名字——《相约到黎明》。那时她只有23岁,年轻漂亮,青春逼人。每天清晨,她从电台的石阶走下来,然后就在28路车的站台上等车。那年,他刚刚来到这个城市,是她的忠实听

  • 爱的理由

    在我的眼里,他像刘德华一样帅。”她本可以离开他,她似乎应当离开他,因为他已经完全成了一个废人”。好心人都这么劝她,放弃这段必然不会结出什么正果的感情。可是,她留在7他的身边。这一留,就是10年。这10年,他们是怎么度

  • 在地铁里的浪漫情事

    那年夏天结束的时候,我和嘉明大学毕业了。就在周围许多学生恋人忙着各奔东西时,我和嘉明却达成了一个协议:他不回哈尔滨,我也不回苏州,我们就留在北京,一起为我们的爱情而奋斗。留在北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嘉明在中关村的一家计算机公司上班,说

  • 牵你的手赴一场风花雪月的盛宴

    翻开昨天的记忆,我依然清晰的看见你在最初的相识的起点对我微笑,我将那份最甜美最温情的感动载入我生命的史册,等你若干年后,与你一起携手夕阳的时候,我会用我虽然不再生动却依然纯净的声音为你讲述多少年前墨香的故事,当你听着我动情的絮说,你看着我沧

  • 我们的青春岁月

    那年,她第三次换工作,办公室就在他的隔壁。公司集会。其时已是6月天。酒店走廊上盛开的栀子花香气逼人。他说,他们学校也有一棵很大的栀子树:是清朝年间的吧,粗壮得需两双手臂方能合拢。”她接口道:是明末的,国家二级保护文物。&rdqu

  • 三个人的谜

    天还没亮的时候,俊雁花店就已经开门了。于雁站在店门口,等着男朋友赵之俊将今天的花运来。他们俩一直共同经营这个花店,如今两个人就要结婚了,很快就会变成夫妻店。于雁是个传统的女子,她渴望结婚生子,渴望过幸福的生活,但有时候又会隐隐地觉得不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