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只要心中有爱

只要心中有爱

收录日期:2025-11-20 20:49:16  热度:12℃

这是一个没有太阳的冬日早晨,刺骨的寒气悄悄地渗进候车人的骨髓,他们都是黑人。他们时而翘首远方,时而抬头望着哭丧着脸的天空。
突然,人群骚动起来,是的,车来了,一辆中巴正不紧不慢地开了过来。奇怪的是,人们仍站在原地,仍在翘首更远的地方,他们似乎并不急于上车,且似乎还在企盼着什么。他们在等谁?难道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伙伴没来?
真的,远方隐隐约约地出现了一个身影后.人群又一次骚动起来。身影走得很急,有时还小跑一阵,终于走近了,是个女人,白种女人。这时,人群几乎要欢呼了。无疑,她就是黑人们共同等候的伙伴。
怎么回事?要知道,在这个国家,白人与黑人一向是互相敌视的。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亲近?
原来,这是个偏僻小站,公交车每2小时才来一趟,且这些公交车司机们都有着一种默契:有白人才停车,而偏偏这附近住的几乎都是黑人。据说,这个白种女人是个作家,她住在前面3英里处,那儿也有一个站台,可为了让这里的黑人顺利地坐上公交车,她每天坚持走3英里来这里上车,风雨无阻。
黑人们几乎是拥抱着将女作家送上了车。
“苏珊,你好。”女作家脚还没站稳,就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抬头一看。是朋友杰。
“你怎么在这儿上车?”杰疑惑地问。
“这个站,”女作家指了指上车的地方,“没有白人就不停车,所以我就赶到这儿来啦。”女作家说着理了理怀里的物品。
杰惊讶地瞪着女作家,说:“就因为这些黑人?!”
女作家也瞪大了眼:“怎么,这很重要吗?”
我们也惊讶了.继而又明白了:只要心中有爱,一切都会纯如天然。女作家正是因为没有种族等级观念,正是将“黑人”与“白人”都单纯地看作“人”,才会如此自然地做着让他人觉得不可思议的“难”事。


猜你喜欢

  • 叫一声“妈”好难

    饭桌上,女儿说:“帮我递张纸巾过来。”雪冬没动。“帮我递张纸巾呀。”女儿又说。雪冬依然没动。女儿探身抽了一张,嘟哝着:“递抽纸都不肯帮忙。”雪冬搭腔了:“没法帮,我不知道你在叫谁。”女儿已近两月没喊自己一声妈了,雪冬很生气:“我天天供你吃供

  • 生活中的心理学定律

    太阳东升西落,四季不断更替,大自然的一切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其实,人类复杂的心理也存在着许多规律,只是很少有人了解它们。破窗效应一间房子的窗户破了,如果没有人修补,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不好意思丢垃

  • 还知道自己要什么,那就永远都不迟

    毕业前知道的最震惊的一个消息,是某个学霸学弟退学了。据说是一直不喜欢大学的专业。大吵过几次之后,家人拗不过他,只能让他退学。幸好家境不错,学弟的英语成绩也挺好,于是决定重新申请国外的学校。学弟比我小一届,曾与我一起共事过,是非常靠谱的一个人

  • 给清晨四点的人三声欢呼

    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在一首诗里说:“清晨4点没有人感觉舒畅。”是的,比如我很少在这个时候起床,我要么是酣然入睡,要么是熬了夜,刚刚入睡;只有特殊事情的人才会在清晨4点醒来,但那种感受一定不够舒畅。我平时很少看网上的体育频道,最近却在这种频道上

  • “积累”成功

    他生在英国长在美国,父母都是教师,整个童年和少年时期他都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中度过。高中毕业后,他成绩优异,顺利进入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思想保守的父母,对他期待甚高,一直希望他日后可以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律师或政府官员。1995年,大学毕业

  • “贴娘家”,让爱情靠边站

    为了“贴娘家”,她做了爱情的逃兵小玉是我的一位访谈对象,谈话时总爱反反复复地问我:“是找个年纪大的男人嫁掉呢,还是找个同龄人?我跟哪种男人结婚比较好?”乍听之下,我以为她遇到了选择困难的问题。现代人普遍有选择困难,比如拖延症,就是在选A还是

  • 亲爱的,谢谢你的夸奖

    因为要办理买房的一些手续,需要用结婚证,早上给先生翻找结婚证,竟发现今天是结婚纪念日。算算时间,已然12年了。随口跟先生说起,问了一句:“要不要纪念一下?”两人还没再细说讨论,就各自上班去了。中午的时候,正忙了一上午头晕脑胀,先生打电话说在

  • 陪老娘吃顿饭

    有一种缘分,叫重逢;有一种友情,叫默契;有一种反哺,叫陪伴。高中同学伟,有大半年时间没在一起了,虽是这样,但彼此心中有你我。一日,喜鹊在叫个不停,我心里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有朋友想我了。这不,电话响了,是伟,他打电话来,说在我住的春风小区门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