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张轩松:用创业“八字经”打造出零售帝国

张轩松:用创业“八字经”打造出零售帝国

收录日期:2025-11-20 20:50:03  热度:9℃

勤劳,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最基本的品质

1971年10月,张轩松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10岁的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他周围的成年人纷纷下海或外出闯荡。他亲眼目睹或听说了他认识的那些人创业成功的传奇。还在校园里的张轩松感到自己的每一根神经都受到了刺激,他那颗火热的心开始蠢蠢欲动。

于是,在课堂的一个角落里,个头不高,长得眉清目秀的张轩松思想开始开小差。他反复思量:按照父母的意愿,读高中念大学,大学毕业后去找一份体面的工作真的那么重要吗?这是我要走的人生路吗?为什么不尝试着走出课堂早点融入社会呢?

1990年,没等到高中毕业,张轩松下海创业了。

他做的第一个生意是啤酒代理批发。他本钱少,生意规模小,价格做不到最低,又没钱进行宣传,想跟别家竞争太难。怎么办?

经过一番思考后,张轩松率先提出了“送货上门、服务到家”的口号。“送货上门”,在现在看来是非常普通的一种服务,但在当时是极其罕见的。特别是在整个福州的啤酒批发行业,张轩松是第一个送货上门的,绝对算得上一种创新。送货上门的服务一推出,张轩松的啤酒批发点果然生意兴隆。但问题是,送货上门是非常辛苦的。张轩松资金少,雇不起太多人,很多时候,他都要亲自承担起送货上门的任务,搬着重重的啤酒上上下下,进进出出,那种辛苦是可以想象的。

好在,出生农民家庭的张轩松自小就养成了勤劳的习惯,他不怕苦,送货上门的服务也就坚持了下来,而他也在啤酒批发市场中站稳了脚跟。经过五年勤劳经营,张轩松的啤酒批发业务越做越大,他也就此积累了一定的资本。

张轩松后来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成功的前提是勤奋,对于任何一个创业者来说,勤劳都是最根本的一条。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没有勤劳,是不可能白手起家创业成功的!”

总结,是纠正错误不断提升的根本方法

开超市告捷,使张轩松信心爆棚,他决定加快扩张和发展的步伐。他觉得,自己是成功的啤酒开发商,现在又有了超市,那就介入啤酒的生产,由产到销通吃。想法是好的,但冒进和急于求成却让张轩松几乎血本无归,体验到了刻骨铭心的失利。

1996年,张轩松入股榕城啤酒有限公司,并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他还与人合伙创办了福州榕泉啤酒有限公司。而在超市零售方面,张轩松更是加快了推进步伐:1997年3月,福州市鼓楼区榕达自选商店开业;1998年8月,福州市火车站地区永辉超市开业,这是张轩松首个以“永辉”命名的超市。

但就在张轩松的步子越来越快时,亚洲金融危机来了。张轩松的啤酒公司受到了影响,开始走下坡路,市场份额日益萎缩。“本来想由产到销通吃,但由于很多东西没有考虑周全,结果投入的资金一下子就被套住,损失了好几百万,几乎是血本无归。要不是海外亲戚鼎力相助的话,那时已粗具规模的永辉超市也要拱手让人了。”张轩松在回忆那段经历时如是说。

投资啤酒生产是一次惨痛失利,痛定思痛,张轩松进行了深入总结。这次极其深刻的教训,让后来的张轩松变得沉稳和理智。“分析得失,认真总结”,成了张轩松创业过程的坚守之道,也是他最大的心得。张轩松在接受采访时说:“对我这种没受过专门商业教育的草根创业者来说,商场奋斗,每走一步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一招出错有可能全盘皆输。因此,在创业的过程中,对于好坏、得失应该不断地总结,并改正错误,否则只有被淘汰的份。”

1998年底,张轩松退出啤酒行业,开始一心一意经营超市。这时他有了新的目标,就是打造一个零售王国。但就在张轩松重新振作起来,准备大干一场时,市场形势却发生了巨变,更大的“不利状况”出现了。1999年,福建省首家大卖场——新华都购物广场亮相,福州整个零售业格局也因此拉开了剧变的序幕。紧接着,台湾零售业连锁巨头好又多和世界500强企业麦德龙、沃尔玛相继进入福州,大卖场成了福州零售业的主流业态。而这一业态在福州布点之快,创下了福州商业记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福州大卖场就突破了10家。这种情况下,张轩松的几家超市显得势单力薄,甚至可以说是夹缝中求生存,步步维艰。

创新,是跨越发展做大做强的不二法门

2001年,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大力治理餐桌污染,号召民众“杜绝餐桌污染,建设放心市场”。目光敏锐的张轩松认为这就是走出困境的一根稻草,更是让自己的超市走向强大的一个机会。如果说此前他批发啤酒时提出的“送货上门,服务到家”的经营策略是一种创新的话,这次他更要喝头啖汤,要做吃螃蟹的第一人,他要再次创新!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张轩松确定以“把生鲜农产品搬进现代超市”作为永辉超市的主营方向,率先将“生鲜区”的经营面积扩大到整个超市的50%—70%,并投入资金营造干净、有序、舒适的购物环境,再配备果蔬农药残留检测设备,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告别传统农贸市场的脏、乱、差……这种模式被称为“农改超”。

简单说,就是张轩松创造性地摒弃了一般超市主营服装、日用品、家电的模式,实施“农改超”,建立起了以经营海鲜、农副产品、餐桌食品为特色的超市和连锁店。这种超市的目标客户定位是家庭主妇、上班族,其地址也不像一般超市那样选择在闹市区、商业中心,而是选址在居民区、次干道及城乡接合部。

猜你喜欢

  • 真灯芯将残

    有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不但热心救人,并且收费低廉,远近的居民都喜欢找他医病。一天,来了一位半身不遂的白发老翁,坐在轮椅上,由儿子推着走。“无论如何,拜托你救救我父亲……”四十多岁的大男人,哭得像婴儿一般,“看了好几位医生都没有起色,我只想让

  • 慢些

    我每与友人滕恩昌兄道别,他必嘱我:“慢些。”天长日久,习以为常,并不放在心上。偶尔也想:“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快些还来不及,岂能慢些?越想越有理,由不得要加大脚力,骑了飞车,奋起直追,把路上丽人都甩到身后去。不想一日正得意忘形,横空出世

  • 大路的尽头没有宝

    传说在浩瀚无际的沙漠深处,有一座埋藏着许多宝藏的古城。要想获取宝藏,必须穿越沙漠,战胜沿途数不清的机关和陷阱。很多人对沙漠古城里这样一批价值连城的财宝心向神往,却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去征服沙漠以及杀机四布的陷阱。这批珍贵的财宝,就这样在沙

  • 善念的回响

    父亲总是讲到一个叫根有的人。那年,父亲在邻村做木匠活,经常有一个腰背佝偻的人,在父亲忙乎的时候,或在旁边站着静静地看,或有一句无一句地搭话。时间长了,父亲知道这个人叫根有。和主人家结账的那天,根有来了。结完账,根有说:“叔,如果你要是钱不当

  • 藏在岁月背后的心灵

    我们看到的世界,往往是表象。我们无法感知一些真相,直到有一天,当我们真正抵达这些人的心灵,我们才会真正理解一个生命,懂得一颗心灵,才会明白这个世界赋予我们的真实与美好。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离家出走了,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孩子的父母哭着说:“不

  • 好言一句

    一所旅游学校的老师给大家出了这样一道问题:“有一个导游,带着许多客人来到瀑布前,众游客兴致很高,高谈阔论,根本听不清导游的安全提醒,导游该怎么办?”有人说:“用手中的扩音机大声说。”还有的说:“挥舞手中的旗,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自己有话要说…

  • 永远不晚

    日语学习班开学报名时,来了一位老者。“给孩子报名?”登记小姐问。“不,自己。”老人回答。小姐愕然。屋里那些年轻的报名者也愕然,有的嗤笑。老人解释:“儿子在日本找了个媳妇,他们每次回来,说话叽里咕噜,我听着急,我想听懂他们的话。”“你今年高寿

  • 忍住一份甜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歇尔曾经在一群幼儿身上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给每个孩子发一块软糖,然后告诉他们说他有事要离开一会儿,他希望孩子们都不要吃掉那块软糖,他允诺说:“假如你们能将这块软糖留到我办完事情回来,我会奖励给你们两块糖。”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