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我们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我们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收录日期:2025-11-21 08:12:34  热度:11℃

当我们踌躇满志地踏入社会时,忽然我们感觉到生活环境是如此不完美、不理想、不和谐。我们认为,这些地方之所以不完美、不理想、不和谐,是因为缺少我们的关注,我们的存在;如今自以为长大的我们,感觉我们有能力、有责任去改变、拯救这些生活的缺憾。在我们目所能及的地方皆是问题,四周均是需要我们改变和拯救的。

处世中,我们会遇上一些与我们意见相左的人或事,开始时我们善良且又单纯地告诉对方,但其结果却事与愿违;后来我们试图用武力手段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可得到的却是两败俱伤,身心疲惫。四处碰壁后,我们明白了,世间万象,每个人的处世哲学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怎么可能按照某一人的标准处事、生活?慢慢地,我们学会了在不完美中感觉漂亮,学会了尊重每一个人和每件事,学会了尊重每一种生活和习惯,也学会了宽容和理解。

恋爱了,我们希望能把自己喜欢的恋人改变成一个心目中完美的人。虽然改变是艰难的,但我们还是坚持着,因为我们相信这是为了他(她)好。婚后,我们依然坚持改变对方的计划。慢慢地,我们发现,每一次的试图改变,必是一场战争爆发前的序曲。后来,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明白,原来成功婚姻的背后,定是两个独立且相爱的人,谁都不可能是另一个人的附属品,更不可能为了让别人改变而选择相爱、结婚。慢慢地,我们学会了包容,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知不觉中我们之间有了默契,有了心照不宣,有了婚姻的最高境界——习惯。此刻,我们懂得了“相濡以沫”。


似水流年,我们步履蹒跚地长大了。我们明白了,我们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猜你喜欢

  • 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登船“我是踩着尸体上船的。”高秉涵说。十多万人在金门的海滩上等船,来了两艘,每艘最多能装一万人。那一年他13岁,拄着一根棍子,瘸着腿站在人群里。他不知道这是哪儿,也不知道要去哪儿。他离开山东老家逃难6个月了,他妈妈说在:“跟着人流走,要活下

  • 如果别人不喜欢你

    夜深人静,透过玻璃窗看见你在病床上难以入眠的样子,我的心像饺子馅一样,各种味道杂糅在一起。白天医生说你的眼睛几乎失去了视力,你坐在落日的黄昏里一言不发,温顺得像只小绵羊。想想,其实我更愿意看见你张牙舞爪飞扬跋扈的霸道样子,那至少证明你还很健

  • 北堂种萱草,花开不见还

    1那个男生瘦小内向,很容易被大家无视,有天他突然对一个高壮的男生又抓又咬,脚踢头撞。他一直重复一句话“谁让你骂我妈”,当时很不可思议。多年以后的一个母亲节,偶然看他在网上写了一句:妈妈,你离开我14年了。那一瞬间,不知道该有一种什么表情。他

  • 赌气做继母,大气显母爱

    “娅娅,今天是你30岁生日,你妈妈来看你了,给你买了大蛋糕。”邱玉妹对躺在床上娅娅说。娅娅是个脑瘫女孩,她的身体从腰部开始像麻花一样拧转着,她张开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只能发出一些叫喊声,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娅娅的妈妈眼睛红了,喃喃道:“娅娅要是

  • 娘你猜“我是谁”

    壹我一出生,就被嫌弃。家里不是养不起,而是父亲认为连生三个丫头很丢人,但父亲仍然找了一个保姆照管我,于是我刚断了奶就被送到她家,一个月给50块钱。那年我病了,高烧不退。她把我用毛毯一裹,就去找我的父母。因为他们已经很久都想不起来看我了。恰逢

  • 继母为迷途的女儿扬起人生风帆

    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晓虹哭着说:“妈妈,如果没有您,就不会有我的今天。谢谢您!”说完,“扑通”一声跪在了任玉萍的面前。任玉萍将晓虹扶起来,母女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她们不是一对亲母女。此中有一个曲折而令人叹惋的动人故事……继女不学好,丈夫

  • 说NO的妈妈

    她要在哪个台阶前止步才能避免最终的痛,还是从一开始就是错?口语课上,外教让学生随机做口头小作文,她抽中的题目是“母亲”。英语能力只相当于稚龄,故而可以童言无忌,她说她的母亲是“NO MOTHER”:考试低于90%?NO;冬天不穿秋裤?NO?

  • 解开亲情的密码

    亲情成为永远的水接到母亲病重的电话时,我人在纽约,正在和3岁的儿子玩游戏。电话是家里的阿姨打来的,她说母亲本不让她给我打电话,但她知道,母亲是想让我回去看她的。阿姨最后说:“贺贺,阿姨也不希望你有什么遗憾。”高中毕业后,我就出国留学了。同为